›› 2018, Vol. 39 ›› Issue (10): 3830-3840.doi: 10.16285/j.rsm.2017.0253
崔 臻1, 2,盛 谦1, 2
CUI Zhen1, 2, SHENG Qian1, 2
摘要: 为研究裂隙岩体结构效应对其等效力学参数的影响,引入基于离散元的合成岩体技术,通过可控的改变三维岩体结构网络中的结构参数,制作相应的合成岩体试件,开展计算机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岩体中裂隙体积密度增大,裂隙的变形参数和强度参数随裂隙密度增加而减少,其中等效弹性模量对结构面密度变化最为敏感;随岩体中裂隙倾角增加,岩体等效弹性模量随之单调增加,且等效弹性模量的离散程度(标准差)随倾角增加而减小,而各强度参数指标则先减少而后增加,形成一个U形变化规律;岩体等效力学参数均随结构面尺寸增加而减小,同时等效力学参数的离散程度(标准差)随结构面直径增加而增加,其中单轴抗压强度指标变化最为敏感;岩体等效力学参数对裂隙尺寸和产状的离散程度不敏感。该研究结论可为其他结构效应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
[1] | 肖瑶, 邓华锋, 李建林, 支永艳, 熊雨. 长期浸泡作用下灌浆加固裂隙岩体劣化效应[J]. 岩土力学, 2019, 40(S1): 143-151. |
[2] | 支永艳, 邓华锋, 肖瑶, 段玲玲, 蔡佳, 李建林. 微生物灌浆加固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分析[J]. 岩土力学, 2019, 40(S1): 237-244. |
[3] | 李 崴, 王者超, 毕丽平, 刘 杰, . 辐射流条件下裂隙岩体渗透性表征单元体尺寸 与等效渗透系数[J]. 岩土力学, 2019, 40(2): 720-727. |
[4] | 刘艳章, 郭赟林, 黄诗冰, 蔡原田, 李凯兵, 王刘宝, 李 伟, . 冻融作用下裂隙类砂岩断裂特征与强度损失研究[J]. 岩土力学, 2018, 39(S2): 62-71. |
[5] | 李东奇,李宗利,吕从聪. 考虑裂隙附加水压的岩体断裂强度分析[J]. , 2018, 39(9): 3174-3180. |
[6] | 杨 昊,张晋勋,单仁亮,武福美,郭志明,. 冻结饱水单裂隙岩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 , 2018, 39(4): 1245-1255. |
[7] | 黄诗冰,刘泉声,程爱平,刘艳章, . 低温裂隙岩体水-热耦合模型研究及数值分析[J]. , 2018, 39(2): 735-744. |
[8] | 周 喻, 孙 铮, 王 莉, 王 宇, 丁银平, . 单侧限压缩下预制裂隙试样力学特性及板裂化 机制细观研究[J]. 岩土力学, 2018, 39(12): 4385-4394. |
[9] | 陈庆发,牛文静,郑文师,刘俊广,尹庭昌,范秋雁,. 裂隙岩体块体化程度评价方法的若干问题修正[J]. , 2018, 39(10): 3727-3734. |
[10] | 杨 超,黄 达,蔡 睿,黄润秋,. 张开穿透型单裂隙岩体三轴卸荷蠕变特性试验[J]. , 2018, 39(1): 53-62. |
[11] | 黄诗冰,刘泉声,程爱平,刘艳章,. 低温岩体裂隙冻胀力与冻胀扩展试验初探[J]. , 2018, 39(1): 78-84. |
[12] | 郑 卓,刘人太,李术才,王晓晨,张连震,王洪波.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岩体注浆加固机制研究[J]. , 2017, 38(S1): 409-417. |
[13] | 符贵军,张思渊,张玉军. 一种双重孔隙-裂隙岩体流变模型及其在地下洞室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J]. , 2017, 38(2): 601-609. |
[14] | 张晋勋,杨 昊,单仁亮,武福美,郭志明,. 冻结条件下平行双裂隙岩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 , 2017, 38(12): 3573-3580. |
[15] | 赵 航,李新平,罗 忆,董 千,黄俊红,. 裂隙岩体中弹性波传播特性试验及宏细观损伤本构模型研究[J]. , 2017, 38(10): 2939-29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