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Vol. 38 ›› Issue (5): 1233-1242.doi: 10.16285/j.rsm.2017.05.001
• 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 下一篇
张 玉,何 晖,赵 敏,李宝平,丁 潇
ZHANG Yu, HE Hui, ZHAO Min, LI Bao-ping, DING Xiao
摘要: 基于平面应变改造后的西安理工大学真三轴仪,在不同围压条件下对不同含水率黄土进行了侧向卸载平面应变试验,研究了平面应变条件下原状黄土的卸载强度、变形特性以及原状黄土的破坏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固结围压条件下,各含水率原状黄土的侧向卸载应力-应变曲线均为硬化型,近似呈理想塑性曲线。剪切过程中,黄土的侧向与竖向变形呈非线性变化,侧向应变的发展要快于竖向应变,体积变形均为体胀。侧向卸载条件下土的破坏应变要比平面应变竖向加载和常规三轴试验小得多。黄土的卸载破坏强度与含水率、围压和球应力状态密切相关;随着含水率的增大,黏聚力衰减明显,内摩擦角略有减小。侧向卸载条件下,原状黄土呈剪胀滑移破坏形式。
中图分类号:
TU 473.1
[1] | 方瑾瑾, 冯以鑫, 余永强, 李震, 林志斌, . 真三轴条件下的原状黄土增湿变形特性[J]. 岩土力学, 2020, 41(4): 1235-1246. |
[2] | 陈虎, 叶义成, 王其虎, 胡南燕, 刘冉, 江慧敏. 基于岩梁−块体理论的巷道软弱层直接顶板 破坏形式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4): 1447-1454. |
[3] | 刘华, 何江涛, 赵茜, 王铁行, 郭超翊, . 酸污染原状黄土渗透微观特征演变规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3): 765-772. |
[4] | 樊科伟, 刘斯宏, 廖洁, 方斌昕, 王建磊, . 袋装石土工袋剪切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2): 477-484. |
[5] | 方瑾瑾, 冯以鑫, 王立平, 余永强, . 真三轴条件下非饱和黄土的有效应力屈服特性[J]. 岩土力学, 2020, 41(2): 492-500. |
[6] | 韩钢, 周辉, 陈建林, 张传庆, 高阳, 宋桂红, 洪望兵, . 白鹤滩水电站层间错动带工程地质特性[J]. 岩土力学, 2019, 40(9): 3559-3568. |
[7] | 马秋峰, 秦跃平, 周天白, 杨小彬. 多孔隙岩石加卸载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7): 2673-2685. |
[8] | 李修磊, 李金凤, 施建勇, . 考虑纤维加筋作用的城市生活 垃圾土弹塑性本构模型[J]. 岩土力学, 2019, 40(5): 1916-1924. |
[9] | 张玉伟, 翁效林, 宋战平, 谢永利, . 考虑黄土结构性和各向异性的修正剑桥模型[J]. 岩土力学, 2019, 40(3): 1030-1038. |
[10] | 王丽琴, 邵生俊, 王 帅, 赵 聪, 石鹏鑫, 周 彪, . 原状黄土的压缩曲线特性[J]. 岩土力学, 2019, 40(3): 1076-1084. |
[11] | 姚志华, 陈正汉, 方祥位, 黄雪峰, . 非饱和原状黄土弹塑性损伤流固耦 合模型及其初步应用 [J]. 岩土力学, 2019, 40(1): 216-226. |
[12] | 王丽琴,邵生俊,赵 聪,鹿忠刚,. 黄土初始结构性对其压缩屈服的影响[J]. , 2018, 39(9): 3223-3228. |
[13] | 曾志雄,孔令伟,李晶晶,李聚昭, . 干湿-冻融循环下延吉膨胀岩的力学特性及其应力-应变归一化[J]. , 2018, 39(8): 2895-2904. |
[14] | 方瑾瑾,冯以鑫,朱昌星,. 真三轴条件下Q3原状黄土的力学特性[J]. , 2018, 39(5): 1699-1708. |
[15] | 姜景山,程展林,左永振,丁红顺,. 干密度对粗粒料力学特性的影响[J]. , 2018, 39(2): 507-5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