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19, Vol. 40 ›› Issue (4): 1561-1568.doi: 10.16285/j.rsm.2017.2486
卢华喜,徐路遥,梁平英,吴必涛
LU Hua-xi, XU Lu-yao, LIANG Ping-ying, WU Bi-tao
摘要: 建立了列车作用下路基-凸起地形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凸起地形宽度、形状、高宽比以及地基土性质对铁路环境振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凸起地形减弱了铁路环境振动的地面加速度,明显放大了水平振动位移,对竖向振动位移的影响不明显;随凸起地形宽度、高宽比的增大,水平振动位移的放大效应更为显著;高宽比越大,竖向、水平两个方向地面加速度减小越明显;半圆形、梯形凸起地形对铁路环境振动的影响较为一致,但三角形凸起地形的水平地面加速度在凸起地形顶部出现明显的局部放大,水平振动位移的放大效应较半圆形、梯形地形要明显;地基愈软弱,凸起地形的影响效应越显著。
中图分类号:
[1] | 禹海涛, 张正伟, 李 攀, .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改进等效反应加速度法[J]. 岩土力学, 2020, 41(7): 2401-2410. |
[2] | 张卢明, 周勇, 范刚, 蔡红雨, 董云. 强震作用下核安全级反倾层状软岩高陡边坡组合支挡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与加固效果评价[J]. 岩土力学, 2020, 41(5): 1740-1749. |
[3] | 冯立, 丁选明, 王成龙, 陈志雄. 考虑接缝影响的地下综合管廊振动台模型试验[J]. 岩土力学, 2020, 41(4): 1295-1304. |
[4] | 王体强, 王永志, 袁晓铭, 汤兆光, 王海, 段雪锋.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加速度积分位移方法可靠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S1): 565-573. |
[5] | 徐 鹏, 蒋关鲁, 邱俊杰, 高泽飞, 王智猛, . 整体刚性面板加筋土挡墙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3): 998-1004. |
[6] | 徐 鹏, 蒋关鲁, 任世杰, 田鸿程, 王智猛, . 红层泥岩及其改良填料路基动力响应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2): 678-683. |
[7] | 吴红刚, 武志信, 谢显龙, 牌立芳, . 土质边坡微型桩组合结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10): 3844-3854. |
[8] | 张晓曦, 何思明, 樊晓一, . L型挡土墙滑裂面确定方法与地震稳定性分析[J]. 岩土力学, 2019, 40(10): 4011-4020. |
[9] | 许成顺, 豆鹏飞, 高畄成, 陈 苏, 杜修力, . 地震动持时压缩比对可液化地基地震反应 影响的振动台试验[J]. 岩土力学, 2019, 40(1): 147-155. |
[10] | 巴振宁, 周 旭, 梁建文, . 横观各向同性凸起地形对平面qP-qSV波的散射[J]. 岩土力学, 2019, 40(1): 379-387. |
[11] | 尹小涛,严 飞,秦雨樵,周 磊,王东英, . 地震作用下华丽高速公路金沙江桥华坪岸顺层边坡动力稳定性评价[J]. , 2018, 39(S1): 387-394. |
[12] | 徐 鹏,蒋关鲁,邱俊杰,林展展,王智猛,. 基于二楔块法的加筋土挡墙屈服加速度及破坏模式极限分析[J]. , 2018, 39(8): 2765-2770. |
[13] | 张泽林, 吴树仁, 王 涛, 唐辉明, 梁昌玉, . 地震波振幅对黄土-泥岩边坡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J]. 岩土力学, 2018, 39(7): 2403-2412. |
[14] | 孙志亮,孔令伟,郭爱国. 不同含水状态堆积体边坡地震响应特性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J]. , 2018, 39(7): 2433-2441. |
[15] | 朱 姣,许汉刚,陈国兴, . 苏州第四纪深厚沉积层一维等效线性和非线性地震反应对比分析[J]. , 2018, 39(4): 1479-14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