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19, Vol. 40 ›› Issue (5): 1778-1786.doi: 10.16285/j.rsm.2018.0225
王士权1, 2, 3,魏明俐1, 2,何星星1, 2, 3,张亭亭1, 2, 3,薛 强1, 2
WANG Shi-quan1, 2, 3, WEI Ming-li1, 2, HE Xing-xing1, 2, 3, ZHANG Ting-ting1, 2, 3, XUE Qiang1, 2
摘要: 为了揭示淤泥固化体的微细观水分分布与工程特性的内在联系,针对水泥固化湖泊淤泥,基于柔性壁渗透、无侧限抗压及核磁共振(NMR)试验,探明淤泥固化过程中的水分转化和孔隙结构演化机制,并与固化体的渗透系数k、无侧限抗压强度 和变形模量 建立关联。试验结果表明:7 d龄期内水化反应速率快,淤泥固化体内的大量孔隙水转化成水化物中的化合水,最可几孔径减小,形成孔隙结构骨架主体,导致k值降低、 和 增大;7 d后,只有当孔隙水扩散穿透水化物膜层,水化反应才继续缓慢进行,但 和 仍大幅增长;化合水量 与lgk存在线性关系,而 - 和 - 均呈指数关系。基于微观水分参数与工程特性的量化关系模型,可充分揭示水泥固化淤泥的宏微观演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
[1] | 彭家奕, 张家发, 沈振中, 叶加兵, . 颗粒形状对粗粒土孔隙特征和渗透性的影响[J]. 岩土力学, 2020, 41(2): 592-600. |
[2] | 李玲, 刘金泉, 刘造保, 刘桃根, 王伟, 邵建富, . 砂-黏土混合物高压压实性能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9): 3502-3514. |
[3] | 李杰林, 朱龙胤, 周科平, 刘汉文, 曹善鹏, . 冻融作用下砂岩孔隙结构损伤特征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9): 3524-3532. |
[4] | 刘语, 张巍, 梁小龙, 许林, 唐心煜. 南京粉细砂空间孔隙结构表征单元体确定[J]. 岩土力学, 2019, 40(7): 2723-2729. |
[5] | 谢凯楠, 姜德义, 孙中光, 宋中强, 王静怡, 杨 涛, 蒋 翔, .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干湿循环对泥质砂岩 微观结构劣化特性的影响[J]. 岩土力学, 2019, 40(2): 653-659. |
[6] | 梁维云, 韦昌富, 颜荣涛, 杨德欢. NaCl溶液饱和膨胀土的压缩特性及其微观机制[J]. 岩土力学, 2019, 40(12): 4759-4766. |
[7] | 李静, 孔祥超, 宋明水, 汪勇, 王昊, 刘旭亮, . 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对岩石力学特性 及裂缝扩展影响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11): 4149-4156. |
[8] | 叶加兵, 张家发, 邹维列, . 颗粒形状对碎石料孔隙特性影响研究[J]. 岩土力学, 2018, 39(12): 4457-4467. |
[9] | 黄 伟,项 伟,刘清秉,DAO Minh-huan,王臻华,张云龙,. 离子固化剂改性蒙脱土水合-孔隙关联演化机制[J]. , 2018, 39(10): 3631-3640. |
[10] | 卢海锋,陈 盼,韦昌富,. 脱湿条件下黏性土吸力强度演化规律及其微观机理[J]. , 2017, 38(S2): 145-150. |
[11] | 孙 伟,吴爱祥,侯克鹏,杨 溢,刘 磊,. 基于X-Ray CT试验的塌陷区回填体孔隙结构研究[J]. , 2017, 38(12): 3635-3642. |
[12] | 王新志,王 星,胡明鉴,朱长歧,孟庆山,汪 稔,. 吹填人工岛地基钙质粉土夹层的渗透特性研究[J]. , 2017, 38(11): 3127-3135. |
[13] | 唐巨鹏,田虎楠,于 宁,丁佳会. 瓦斯压力对煤系页岩瓦斯吸附特性影响核磁共振谱试验研究[J]. , 2016, 37(S2): 203-208. |
[14] | 张鹏远,白 冰,蒋思晨. 孔隙结构和水动力对饱和多孔介质中颗粒迁移和沉积特性的耦合影响[J]. , 2016, 37(5): 1307-1316. |
[15] | 赵立业 ,薛 强 ,万 勇 ,刘 磊,. 干湿循环作用下高低液限黏土防渗性能对比研究[J]. , 2016, 37(2): 446-4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