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19, Vol. 40 ›› Issue (1): 370-378.doi: 10.16285/j.rsm.2018.0486
袁 亮1,刘业娇1, 2, 3, 4,田志超2,唐春安5,薛俊华4,段昌瑞4,张 寒6
YUAN Liang1, LIU Ye-jiao1, 2, 3, 4, TIAN Zhi-chao2, TANG Chun-an5, XUE Jun-hua4, DUAN Chang-rui4, ZHANG Han6
摘要: 为解决塔山煤矿高强度开采条件下瓦斯低含量、高涌出的问题,同时为了弥补大型物理实验和现场试验成本高、操作难的缺点,根据该矿8101工作面所属区域煤层的地质和瓦斯赋存条件,确定了数值试验方案,对地面垂直钻孔预抽特厚煤层瓦斯的效果进行优化分析。基于煤岩(体)的孔隙特征,构建了含瓦斯煤岩(体)破裂过程气-固耦合和渗透率-损伤耦合数学本构模型。采用RFPA2D瓦斯分析版软件建立地面钻孔抽放瓦斯的数值计算模型,设置有关简化条件、边界条件和物性参数,通过数值试验得出:地面垂直钻孔的终孔位置布置在煤层底部比较合理;在综合考虑地面垂直钻孔投入成本和瓦斯抽采效果的基础上,确定地面垂直钻孔间距为50~60 m比较合理。同时,由8101工作面地面垂直钻孔抽采煤层瓦斯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可知,当地面垂直钻孔的终孔位置布置在煤层底部,且钻孔间距布置为50 m时,能够实现良好的瓦斯抽放效果,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验证了数值试验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1] | 许江, 宋肖徵, 彭守建, 张超林, 李奇贤, 张小蕾, . 顺层钻孔布置间距对煤层瓦斯抽采效果影响的 物理模拟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12): 4581-4589. |
[2] | 李清川,李术才,王汉鹏,张红军,张 冰,张玉强,. 上覆流沙层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分析与数值试验研究[J]. , 2018, 39(7): 2681-2690. |
[3] | 薛 龙, 王 睿, 张建民, . 粒状介质三维复杂应力加载离散元数值试验方法[J]. 岩土力学, 2018, 39(12): 4681-4690. |
[4] | 张雅慧,汪丁建,唐辉明,李长冬,易贤龙. 基于PFC2D数值试验的异性结构面剪切强度特性研究[J]. , 2016, 37(4): 1031-1041. |
[5] | 徐令宇,蔡 飞,陈国兴,王国新,. 考虑循环软化的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在FLAC3D中的实现[J]. , 2016, 37(11): 3329-3335. |
[6] | 李 超 ,刘红岩 ,阎锡东,. 动载下节理岩体破坏过程的数值试验研究[J]. , 2015, 36(S2): 655-664. |
[7] | 鲁功达 ,晏鄂川 ,王雪明 ,谢良甫 ,高连通,. 孔隙分布分形维对多孔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J]. , 2014, 35(8): 2261-2268. |
[8] | 左双英,叶明亮,唐晓玲,续建科,史文兵. 层状岩体地下洞室破坏模式数值模型及验证[J]. , 2013, 34(S1): 458-465. |
[9] | 王 琦 ,李术才 ,李为腾 ,王德超 ,黄福昌 ,. 深部厚顶煤巷道让压型锚索箱梁支护系统布置方式对比研究[J]. , 2013, 34(3): 842-848. |
[10] | 曾 锃 ,张泽辉 ,杨宏丽 ,尹小涛 ,党发宁 . 基于边坡渐进破坏特征对传统极限平衡法几点假设的合理分析[J]. , 2012, 33(S1): 146-150. |
[11] | 马 刚 ,周 伟 ,常晓林 ,周创兵 . 颗粒劣化效应的堆石料流变细观数值模拟[J]. , 2012, 33(S1): 257-264. |
[12] | 雷小芹 ,杨果林. 边界面模型在FLAC3D中的开发及验证[J]. , 2012, 33(2): 635-640. |
[13] | 王 琦 ,李术才 ,李为腾 ,李 智 ,江 贝 ,. 让压型锚索箱梁支护系统组合构件耦合性能分析及应用[J]. , 2012, 33(11): 3374-3384. |
[14] | 周 伟 ,谢婷蜓 ,马 刚 ,常晓林 . 基于颗粒流程序的真三轴应力状态下堆石体的变形和强度特性研究[J]. , 2012, 33(10): 3006-3012. |
[15] | 左宇军 ,李术才 ,朱万成 ,张义平. 深部断续节理岩体中渗流对巷道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J]. , 2011, 32(S2): 586-5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