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0, Vol. 41 ›› Issue (1): 141-146.doi: 10.16285/j.rsm.2018.2253
孙红,宋春雨,滕慕薇,葛修润
SUN Hong, SONG Chun-yu, TENG Mu-wei, GE Xiu-run
摘要: 开展上海软黏土的宏微观三轴剪切试验,研究软黏土受荷状态下孔隙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局部变形在加荷初期就开始发生。随着荷载的增加,细碎团聚体增多,孔隙不断地扩展,生成大的贯通孔隙,孔隙定向排列明显,剪切带形成。微观结构参数与剪应力比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最大孔隙面积、孔隙比、孔隙各向异性率及分布分维数在受荷初期缓慢地增大,后期快速增大。应变为8%时,最大各向异性率达到0.68,最大孔隙比为1.96。剪切带附近的微观结构参数都大于带外值。在受荷过程中,土的微观结构发生劣化,软黏土变形过程分为损伤开始、损伤发展剪切带形成和土体破坏3阶段,微观结构的劣化与土的宏观力学特性紧密相联系。
中图分类号:
[1] | 秦爱芳, 胡宏亮. 碱性溶液饱和高庙子钙基膨润土膨胀特性及预测[J]. 岩土力学, 2020, 41(S1): 123-131. |
[2] | 邹先坚, 王益腾, 王川婴. 钻孔图像中岩石结构面三维形貌特征及 优势抗滑方向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S1): 290-298. |
[3] | 张小玲, 朱冬至, 许成顺, 杜修力, . 强度弱化条件下饱和砂土地基中桩−土 相互作用p-y曲线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7): 2252-2260. |
[4] | 毛家骅, 袁大军, 杨将晓, 张兵, . 砂土地层泥水盾构开挖面孔隙变化特征理论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7): 2283-2292. |
[5] | 梁珂, 陈国兴, 杭天柱, 刘抗, 何杨, . 砂类土最大动剪切模量的新预测模型[J]. 岩土力学, 2020, 41(6): 1963-1970. |
[6] | 张升, 高峰, 陈琪磊, 盛岱超, . 砂-粉土混合料在列车荷载作用下 细颗粒迁移机制试验[J]. 岩土力学, 2020, 41(5): 1591-1598. |
[7] | 褚福永, 朱俊高, 翁厚洋, 叶洋帆. 粗粒料级配缩尺后最大干密度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5): 1599-1604. |
[8] | 陈琼, 崔德山, 王菁莪, 刘清秉. 不同固结状态下黄土坡滑坡滑 带土的蠕变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5): 1635-1642. |
[9] | 王钰轲, 万永帅, 方宏远, 曾长女, 石明生, 吴迪, . 圆形应力路径下软黏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5): 1643-1652. |
[10] | 王刚, 秦相杰, 江成浩, 张振宇. 温度作用下CT三维重建煤体微观 结构的渗流和变形模拟[J]. 岩土力学, 2020, 41(5): 1750-1760. |
[11] | 牛庚, 邵龙潭, 孙德安, 韦昌富, 郭晓霞, 徐华. 土−水特征曲线测量过程中孔隙分布的演化规律探讨[J]. 岩土力学, 2020, 41(4): 1195-1202. |
[12] | 刘功勋, 李威, 洪国军, 张坤勇, CHEN Xiu-han, 施绍刚, RUTTEN Tom. 大比尺切削模型试验条件下砂岩破坏特征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4): 1211-1218. |
[13] | 任连伟, 曹辉, 孔纲强. 试剂注入配合比对化学电渗法处治软黏土 加固效应对比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4): 1219-1226. |
[14] | 任宇晓, 闫玥, 付登锋. 浅层地基上管道轴向运动的阻力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4): 1404-1411. |
[15] | 李康, 王威, 杨典森, 陈卫忠, 亓宪寅, 谭彩. 周期振荡法在低渗透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3): 1086-10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