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0, Vol. 41 ›› Issue (8): 2547-2554.doi: 10.16285/j.rsm.2019.2157
房营光1, 2,陈建1, 2,谷任国1, 2,巴凌真1, 2,舒浩恺1
FANG Ying-guang1, 2, CHEN Jian1, 2, GU Ren-guo1, 2, BA Ling-zhen1, 2, SHU Hao-kai1
摘要: 黏土中含有较多的黏土矿物。黏土矿颗粒表面带电使黏土颗粒表现出活泼的水理性质,这种性质会使土体表面形成双电层。因此,黏土颗粒在沉积过程中受各种力的作用而相互堆叠形成孤孔、盲孔之类的非连通孔隙结构。实际上在黏土的渗流过程中,流体不能流过非连通孔,只能流过连通孔隙表面。而Kozeny-Carman方程(K-C方程)计算时将颗粒的比表面积作为渗流的过流比表面积,所以K-C方程在计算黏土渗透系数时会出现偏差。因此,允许流体流过的连通孔隙的比表面积作为渗流有效比表面积,进而对K-C方程中的颗粒比表面积进行修正。相关试验表明,修正后的K-C方程较未修正的K-C方程在描述黏土渗流规律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图分类号:
[1] | 张继文, 穆青翼, 廖红建, 刘芬良, . 考虑土体孔隙比和比表面积影响的未冻 结体积含水率曲线模型[J]. 岩土力学, 2020, 41(9): 2913-2921. |
[2] | 李昆鹏, 赵晓彦, 肖 典, 李 晋. 酸雨水化学损伤加剧粉砂质泥岩崩解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8): 2693-2702. |
[3] | 牛庚, 邵龙潭, 孙德安, 韦昌富, 郭晓霞, 徐华. 土−水特征曲线测量过程中孔隙分布的演化规律探讨[J]. 岩土力学, 2020, 41(4): 1195-1202. |
[4] | 彭家奕, 张家发, 沈振中, 叶加兵, . 颗粒形状对粗粒土孔隙特征和渗透性的影响[J]. 岩土力学, 2020, 41(2): 592-600. |
[5] | 雷华阳, 胡垚, 雷尚华, 祁子洋, 许英刚, . 增压式真空预压加固吹填超软土微观结构特征分析[J]. 岩土力学, 2019, 40(S1): 32-40. |
[6] | 李玲, 刘金泉, 刘造保, 刘桃根, 王伟, 邵建富, . 砂-黏土混合物高压压实性能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9): 3502-3514. |
[7] | 李杰林, 朱龙胤, 周科平, 刘汉文, 曹善鹏, . 冻融作用下砂岩孔隙结构损伤特征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9): 3524-3532. |
[8] | 刘语, 张巍, 梁小龙, 许林, 唐心煜. 南京粉细砂空间孔隙结构表征单元体确定[J]. 岩土力学, 2019, 40(7): 2723-2729. |
[9] | 王士权, 魏明俐, 何星星, 张亭亭, 薛 强, .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淤泥固化水分转化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5): 1778-1786. |
[10] | 靳 潇, 杨 文, 孟宪红, 雷乐乐, . 基于双电层模型冻土中未冻水含量理论推演及应用[J]. 岩土力学, 2019, 40(4): 1449-1456. |
[11] | 梁维云, 韦昌富, 颜荣涛, 杨德欢. NaCl溶液饱和膨胀土的压缩特性及其微观机制[J]. 岩土力学, 2019, 40(12): 4759-4766. |
[12] | 李静, 孔祥超, 宋明水, 汪勇, 王昊, 刘旭亮, . 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对岩石力学特性 及裂缝扩展影响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11): 4149-4156. |
[13] | 牛 庚,孙德安,韦昌富,颜荣涛,. 基于孔径分布的全风化泥岩持水曲线推算[J]. , 2018, 39(4): 1337-1345. |
[14] | 叶加兵, 张家发, 邹维列, . 颗粒形状对碎石料孔隙特性影响研究[J]. 岩土力学, 2018, 39(12): 4457-4467. |
[15] | 黄 伟,项 伟,刘清秉,DAO Minh-huan,王臻华,张云龙,. 离子固化剂改性蒙脱土水合-孔隙关联演化机制[J]. , 2018, 39(10): 3631-36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