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1, Vol. 42 ›› Issue (9): 2344-2354.doi: 10.16285/j.rsm.2021.0278
张超,杨楚卿,白允
ZHANG Chao, YANG Chu-qing, BAI Yun
摘要: 为了合理解决岩石类脆性材料损伤状态的描述及其演化问题,探讨了基于应变等效假设的弹性模量法各参数物理含义及其模型应用的局限性,进行了灰岩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过程中模量变化研究,讨论了卸荷模量替代法以及统计损伤演化模型在损伤演化分析中存在的缺陷。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弹性模量法仅能够用于反映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损伤演化过程,卸荷模量替代法无法正确描述岩石损伤状态及其演化规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仅可视为统计损伤演化模型数值[0,1]范围下的理论自洽解决办法。根据上述研究,提出了考虑损伤应变阈值影响的岩石损伤表征变量及其演化模型,建立了损伤应变阈值前本构模型以及损伤应变阈值后损伤本构模型,进行了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模型和方法不仅能够合理阐释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损伤破坏机制,也能够准确模拟岩石全应力?应变过程,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1] | 杜崧, 肖明, 陈俊涛, . 洞室块体危险性分析的突变级数评价法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9): 2578-2588. |
[2] | 陈洲泉, 陈湘生, 庞小朝, . 砂土临界状态模型的隐式积分算法 在有限元分析中实现[J]. 岩土力学, 2021, 42(8): 2279-2286. |
[3] | 申浩翰, 张海, 范俊锴, 徐瑞阳, 张小明. 基于多参数拟合的EDEM岩石建模方法[J]. 岩土力学, 2021, 42(8): 2298-2310. |
[4] | 李博, 崔逍峰, 莫洋洋, 邹良超, 伍法权, . 法向应力作用下砂岩错位裂隙变形行为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7): 1850-1860. |
[5] | 蒋浩鹏, 姜谙男, 杨秀荣. 基于Weibull分布的高温岩石统计损伤 本构模型及其验证[J]. 岩土力学, 2021, 42(7): 1894-1902. |
[6] | 黄娜, 蒋宇静, 程远方, 刘日成, .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复杂三维粗糙裂隙网络 渗流特性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6): 1659-1668. |
[7] | 齐飞飞, 张科, 谢建斌, . 基于DIC技术的含不同节理密度类岩石试件 破裂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6): 1669-1680. |
[8] | 武东阳, 蔚立元, 苏海健, 吴疆宇, 刘日成, 周键. 单轴压缩下加锚裂隙类岩石试块裂纹扩展试验 及PFC3D模拟[J]. 岩土力学, 2021, 42(6): 1681-1692. |
[9] | 李欣慰, 姚直书, 黄献文, 刘之喜, 赵翔, 穆克汉, . 循环加卸载下砂岩变形破坏特征与能量演化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6): 1693-1704. |
[10] | 马秋峰, 刘志河, 秦跃平, 田静, 王树立, . 基于能量耗散理论的岩石塑性-损伤本构模型[J]. 岩土力学, 2021, 42(5): 1210-1220. |
[11] | 平琦, 苏海鹏, 马冬冬, 张号, 张传亮, . 不同高温作用后石灰岩物理与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4): 932-942. |
[12] | 时振昊, 黄茂松, 倪雨萍, . 基于颗粒间应变的饱和黏土小应变各向异性 非线性本构模型[J]. 岩土力学, 2021, 42(4): 1036-1044. |
[13] | 卢浩, 冯夏庭, 杨成祥, 张希巍, . 不同预制裂缝方法及长度对岩石三点弯曲 试验的影响[J]. 岩土力学, 2021, 42(4): 1115-1125. |
[14] | 陈猛, 崔秀文, 颜鑫, 王浩, 王二磊. 岩石−钢纤维混凝土复合层抗压强度预测模型[J]. 岩土力学, 2021, 42(3): 638-646. |
[15] | 陈曦, 曾亚武, . 基于Grasselli模型的一个新的岩石节理三维粗糙度指标[J]. 岩土力学, 2021, 42(3): 700-7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