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2, Vol. 43 ›› Issue (6): 1585-1595.doi: 10.16285/j.rsm.2021.1582
张化进1,吴顺川1, 2,韩龙强1
ZHANG Hua-jin1, WU Shun-chuan1, 2, HAN Long-qiang1
摘要: 针对单个结构面聚类模型存在误判或漏选风险、难以有效识别噪点与孤值等问题,提出利用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DBSCAN)算法进行选择性聚类集成的岩体结构面优势产状分组方法。首先,将结构面产状进行空间坐标转换,以单位法向量的夹角正弦值作为相似性度量标准。进而,基于DBSCAN算法构建一定数量具有差异性的基聚类器,借助选择性聚类集成技术挑选出部分优异的基聚类器。最后采用一致性集成技术融合这些基聚类器,获得一个高可靠度的选择性聚类集成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DIPS软件数据集与松塔水电站坝址区结构面勘察中,检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聚类效果显著优于常见聚类算法,聚类结果客观合理,不仅能有效标识出噪点与孤值,还克服了单个模型易过分割或欠分割的不足。该研究成果对准确确定结构面优势组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中图分类号:
[1] | 李新正, 王述红, 侯钦宽, 董福瑞. 基于t-SNE的多参数岩体结构面分步聚类方法[J]. 岩土力学, 2024, 45(5): 1540-1550. |
[2] | 尹敬涵, 崔臻, 盛谦, 陈健, 张茂础, . 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劈裂结构面剪切力学特性演化与影响因素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1): 109-118. |
[3] | 郭佳奇, 程立攀, 朱斌忠, 田永超, 黄鑫. 持续开挖效应下结构面剪切力学性质与能量特征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1): 131-143. |
[4] | 柴少波, 周涛, 田威, 井彦林, 史杰辉. 考虑岩体应力的结构面中应力波传播特性分析[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184-192. |
[5] | 董福瑞, 王述红, 侯钦宽.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多参数岩体结构面 优势分组方法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9): 2457-2470. |
[6] | 张传庆, 郭宇航, 徐金顺, 刘宁, 谢起明, 崔国建, 周辉, . 基于功率谱密度的评估岩石节理粗糙度新方法[J]. 岩土力学, 2022, 43(11): 3135-3143. |
[7] | 洪陈杰, 黄曼, 夏才初, 罗战友, 杜时贵, . 岩体结构面各向异性变异系数的尺寸效应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6): 2098-2109. |
[8] | 崔学杰, 晏鄂川, 陈 武.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岩体结构面产状聚类分析[J]. 岩土力学, 2019, 40(S1): 374-380. |
[9] | 葛云峰, 钟鹏, 唐辉明, 赵斌滨, 王亮清, 夏丁, 仇雅诗, 李鹏飞, 张莉, 闻炼, 曹天赐, . 基于钻孔图像的岩体结构面几何信息智能测量[J]. 岩土力学, 2019, 40(11): 4467-4476. |
[10] | 葛云峰,陈 勇,王亮清,霍少磊,王昌硕,夏 丁,钟 鹏,. 基于点云数据对齐技术的岩体结构面三维吻合度求取[J]. , 2017, 38(11): 3385-3393. |
[11] | 韩增强 ,王川婴 ,施华堂 ,丁 刚 ,胡 胜 ,王益腾,. 空间坐标系下地下岩体结构面数学描述方法初探[J]. , 2016, 37(S2): 410-414. |
[12] | 王智德 ,夏元友 ,夏国邦 ,李敬东 ,陈 东,. 顺层岩质边坡结构面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 , 2015, 36(S2): 193-200. |
[13] | 宋腾蛟,陈剑平,张 文,项良俊,杨俊辉.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岩体结构面多参数优势分组研究[J]. , 2015, 36(3): 861-868. |
[14] | 李 宁 ,王李管 ,贾明涛 ,陈建宏 ,谭正华,. 改进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岩体结构面聚类分析[J]. , 2014, 35(S2): 405-411. |
[15] | 宋玉才 ,孙旭曙,. 连通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J]. , 2014, 35(S1): 365-3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