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2, Vol. 43 ›› Issue (7): 1803-1815.doi: 10.16285/j.rsm.2021.1690
田虎楠1,唐巨鹏1, 2,潘一山3,余泓浩1
TIAN Hu-nan1, TANG Ju-peng1, 2, PAN Yi-shan3, YU Hong-hao1
摘要: 页岩气井初期和后期产气规律差异本质上是三维应力变化下微观游离态、吸附态瓦斯赋存运移产出机制不同。为从微观角度揭示平均有效应力对煤系页岩气井生产初期游离态瓦斯和后期吸附态瓦斯产出规律影响,以双鸭山盆地东保卫煤矿36#煤层底板煤系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核磁共振T2谱技术对模拟原位应力状态煤系页岩试样进行瓦斯微观吸附−解吸试验。以平均有效应力作为煤系页岩所受原位应力状态指标,以核磁共振T2谱幅值积分作为煤系页岩微观吸附态、游离态瓦斯含量定量表征指标,定量研究了吸附−解吸过程中煤系页岩微观吸附态和游离态瓦斯含量与平均有效应力的关系,及微观吸附态和游离态瓦斯迟滞系数与平均有效应力的关系,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明确了平均有效应力对煤系页岩微观吸附态和游离态瓦斯赋存产出规律影响。试验发现:吸附−解吸过程煤系页岩微观吸附态瓦斯含量与平均有效应力关系分别符合Dubinin-Radushkevich,(简称D-R)函数模型和Weibull函数模型,吸附−解吸过程微观游离态瓦斯含量与平均有效应力均符合线性函数模型;微观吸附态瓦斯迟滞系数随着平均有效应力降低以对数函数规律快速减小;平均有效应力降低对微观游离态瓦斯迟滞系数影响不大,游离态瓦斯迟滞系数近似为定值41.53%;孔隙压力和轴压分别是微观吸附态瓦斯吸附和解吸主控应力因素,游离态瓦斯赋存和产出主要与围压有关。
中图分类号:
[1] | 张宏学, 刘卫群, . 非平衡解吸状态下页岩气储层渗透率演化机制[J]. 岩土力学, 2021, 42(10): 2696-2704. |
[2] | 唐巨鹏,田虎楠,于 宁,丁佳会. 瓦斯压力对煤系页岩瓦斯吸附特性影响核磁共振谱试验研究[J]. , 2016, 37(S2): 203-208. |
[3] | 张宏学 ,刘卫群 ,朱 立,. 页岩储层裂隙渗透率模型和试验研究[J]. , 2015, 36(3): 719-7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