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2, Vol. 43 ›› Issue (9): 2383-2390.doi: 10.16285/j.rsm.2021.1890
张雷1, 2,吕延栋1,王炳辉1, 2,金丹丹2, 3,竺明星1,方晨4
ZHANG Lei1, 2, LÜ Yan-dong1, WANG Bing-hui1, 2, JIN Dan-dan2, 3, ZHU Ming-xing1, FANG Chen4
摘要:
针对真空预压作用下排水板淤堵与排水条件受限等问题,提出絮凝−真空−电渗联合加固法。首先通过沉降柱试验确定合适的有机絮凝剂,然后采用该絮凝剂,分别在 48 h(开始介入真空预压,固结度为0 )、60 h(排水速率明显下降,固结度为60%)及 84 h(排水速率近乎 0,固结度为 80%)时介入电渗,开展不同电渗介入时间的絮凝−真空−电渗联合加固试验。试验从排水量、十字板剪切强度、含水率与孔压等对比分析联合加固的有效性,确定其最佳电渗介入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当固结度为 80% 时介入电渗,絮凝−真空−电渗联合加固法能够有效地抑制排水速率减小的趋势,增长有效排水时间。同时,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承载力亦得到大幅提升,孔压消散更加均匀。此外,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作用下,初始排水速率快,在一定程度上使土体的渗透性得到提升,有效地解决了排水板淤堵问题,说明絮凝−真空−电渗联合加固法具有较强的优越性。
中图分类号:
[1] | 金丹丹, 鲁先东, 王炳辉, 施展, 张雷, . 冲击荷载下含夹层饱和砂土孔压变化规律分析[J]. 岩土力学, 2024, 45(4): 1081-1091. |
[2] | 刘景锦, 罗学思, 雷华阳, 郑刚, 罗昊鹏, . 等应变条件下增压式真空预压固结解析解[J]. 岩土力学, 2024, 45(3): 809-821. |
[3] | 李尧, 李嘉评. 复杂初始应力状态下松砂多向循环单剪特性[J]. 岩土力学, 2023, 44(9): 2555-2565. |
[4] | 王晓磊, 刘理腾, 刘润, 刘历波, 董林, 任海. 地震历史对各深度土体抗液化性影响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9): 2657-2666. |
[5] | 简涛, 孔令伟, 柏巍, 舒荣军, . 基于耗散能量的饱和黄土动孔压模型[J]. 岩土力学, 2023, 44(8): 2238-2248. |
[6] | 赵津桥, 丁选明, 刘汉龙, 欧强, 蒋春勇, . 珊瑚砂振冲密实加固响应室内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8): 2327-2336. |
[7] | 杨奇, 王晓雅, 聂如松, 陈琛, 陈缘正, 徐方, . 间歇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累积塑性变形及孔压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6): 1671-1683. |
[8] | 郭景琢, 郑刚, 赵林嵩, 潘军, 张宗俊, 周强, 程雪松, . 多排孔注浆引起土体变形与孔压规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3): 896-907. |
[9] | 陈平山, 吕卫清, 梁小丛, 周红星, 王婧, 马佳钧, . 含细粒珊瑚土抗液化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2): 337-344. |
[10] | 何文, 陈豪, 郑场松, 卢博凯, 王慢慢, . 尾矿渗透破坏及其导波监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2): 415-424. |
[11] | 胡利文, 洪义, 王德咏, . 水下双面真空预压离心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J]. 岩土力学, 2023, 44(10): 3059-3070. |
[12] | 秦爱芳, 孟红苹, 江良华. 电渗−堆载作用下非饱和土轴对称固结特性分析[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97-106. |
[13] | 丁瑜, 贾羽, 王晅, 张家生, 陈晓斌, 罗昊, 张宇, . 颗粒级配及初始干密度对路基翻浆冒泥特性的影响[J]. 岩土力学, 2022, 43(9): 2539-2549. |
[14] | 杜宇, 刘松玉, 祝刘文, 邹海峰, 蔡国军, .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试验的水运工程土分类方法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5): 1353-1363. |
[15] | 雷华阳, 王磊, 刘景锦, 王鹏, 章纬地, 薄钰, . 化学改性联合真空预压法加固吹填土试验分析[J]. 岩土力学, 2022, 43(4): 891-9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