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2, Vol. 43 ›› Issue (9): 2371-2382.doi: 10.16285/j.rsm.2021.1924
邓波1, 2,杨明辉2,王东星3,樊军伟1
DENG Bo1, 2, YANG Ming-hui2, WANG Dong-xing3, FAN Jun-wei1
摘要: 目前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多仅针对土体处于饱和或干燥状态,忽略了其从非饱和到局部饱和,或饱和到非饱和的渐变过程,进而导致计算结果失真。鉴于此,首先开展了一系列刚性挡墙非饱和砂土主动土压力模型试验,揭示了墙后土体的破坏规律:(1)墙后土体顶部出现了近似竖直裂缝,且其发展深度随墙面粗糙度和含水率的增加而变大;(2)墙土界面摩擦对塑性区形状影响较小,且在挡墙移动过程中,墙后土体塑性区形状始终近似保持为平面。在试验基础上,引入广义有效应力原理,基于极限平衡分析建立了考虑吸应力效应的非饱和土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理论与试验实测值表明,所提方法相比其他方法,更接近于试验值。分析了各主要因素对非饱和土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动土压力随有效内摩擦角值增加而减少,而界面摩擦角对其分布影响较小;相比于无吸力情况,考虑吸力时主动土压力更小;随着进气值增加,吸应力对主动土压力的贡献减少,最终趋于恒定。
中图分类号:
[1] | 喻文昭, 朱鸿鹄, 王德洋, 谢天铖, 裴华富, 施斌, . 荷载作用下砂土边坡-管道相互作用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5): 1309-1320. |
[2] | 刘秀敏, 范凯, 王月, 王文中, 陈从新, . 陡倾结构金属矿山岩移规律的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5): 1412-1422. |
[3] | 陈磊, 张强, 贾朝军, 雷明锋, 黄娟, 胡晶, . 强降雨对库岸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5): 1423-1434. |
[4] | 熊根, 付栋康, 朱斌, 赖莹, . 软黏土中吸力锚承载特性离心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5): 1472-1480. |
[5] | 彭俊国, 黄宇豪. 非饱和边坡中锚托板锚固尺寸的新算法[J]. 岩土力学, 2024, 45(4): 1003-1013. |
[6] | 李林, 孙砖芹. 考虑基质吸力影响的非饱和路堤三维稳定性上限分析[J]. 岩土力学, 2024, 45(4): 1014-1025. |
[7] | 张冬梅, 张学亮, 杜伟伟, .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渗流侵蚀作用下桩基位移与承载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4): 1181-1189. |
[8] | 蒋济泽, 王成龙, 黄煜镔, 赵华, 陈志雄, . 竖向和水平组合荷载下能量桩单桩变形特性[J]. 岩土力学, 2024, 45(3): 788-796. |
[9] | 罗晓倩, 孔令伟, 鄢俊彪, 高志傲, 田升奎, . 不同饱和度下膨胀土原位孔内剪切试验及强度响应特征[J]. 岩土力学, 2024, 45(1): 153-163. |
[10] | 朱姝, 阙相成, 朱珍德, 朱其志, . 考虑截面规则性的柱状节理岩体变形及强度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1): 213-225. |
[11] | 王斌, 李洁涛, 王佳俊, 陈鹏林, . 强降雨诱发堆积体滑坡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S1): 234-248. |
[12] | 杨凯丞, 吴曙光, 廖海成, 张辉, . 双锚杆受力机制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S1): 495-503. |
[13] | 银吉超, 白晓宇, 张亚妹, 闫楠, 王永洪, 张明义, . 一种模拟原状泥岩动力打桩与静载试验 装置的研制及应用[J]. 岩土力学, 2023, 44(S1): 698-710. |
[14] | 邹维列, 樊科伟, 张攀, 韩仲, . 土工泡沫减压膨胀土挡墙侧向压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 岩土力学, 2023, 44(9): 2537-2544. |
[15] | 刘欣, 沈宇鹏, 刘志坚, 王炳禄, 刘越, 韩昀希. 地下水流速对地铁联络通道冻结壁形成过程影响的模型试验[J]. 岩土力学, 2023, 44(9): 2667-26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