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3, Vol. 44 ›› Issue (7): 1916-1924.doi: 10.16285/j.rsm.2022.1412
李博南1, 2,符伟1,张雪冰3
LI Bo-nan1, 2, FU Wei1, ZHANG Xue-bing3
摘要: 考虑了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在弹性波激励下表现出的冰晶黏滞性与未冻水流动性,并融入温度对介质物理性质的2种影响机制,通过结合Burgers黏弹性本构关系、BISQ模型和热力学理论推导了冻土中快P波、慢P波和S波传播的相速度及衰减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形成了针对该类冻土温度依赖的双相黏弹性孔隙介质理论。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数值算例分析,明确了3种体波相速度和衰减因子的典型响应模式,并依次讨论了土孔隙度、冰晶黏滞性和地温等因素对它们传播特性的影响方式及敏感程度。证实了温度对快P波的相波速、衰减频带及峰值均有显著影响;对慢P波传播影响较小;对S波仅影响其相速度及低频衰减峰值。通过对比理论模型预测与实验室测试数据,证明了与传统基于弹性介质假设的冻土模型相比,基于黏弹性介质理论提出的新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高温、高含量冻土中弹性波的速度和衰减响应特征。
中图分类号:
[1] | 张革, 曹玲, 王成汤, . 考虑各向异性影响的冻土修正线性黏结接触模型开发及应用[J]. 岩土力学, 2023, 44(增刊): 645-654. |
[2] | 张明礼, 雷兵兵, 周志雄, 周凤玺, 侯彦东, . 考虑雨水感热的降雨对多年冻土水热变化影响模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5): 1530-1544. |
[3] | 梁靖宇, 沈万涛, 路德春, 齐吉琳, . 考虑沉积角影响的冻结砂土单轴压缩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4): 1065-1074. |
[4] | 蒋汇鹏, 马强, 曹亚鹏, . P波在弹性介质与饱和冻土介质分界面上的透反射问题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3): 916-929. |
[5] | 董建华, 师利君, 吴晓磊, 王璐, . 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降温效果及力学效应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11): 3141-3150. |
[6] | 梁晓敏, 杨朔成, 顾晓强, . 砂土应力诱发弹性波速各向异性的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11): 3235-3240. |
[7] | 黄献文, 姚直书, 蔡海兵, 李凯奇, 唐楚轩, . 基于微观结构重塑的非饱和冻土导热系数预测[J]. 岩土力学, 2023, 44(1): 193-205. |
[8] | 王情玉, 滕继东, 钟宇, 张升, 盛岱超, .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饱和冻土孔隙成冰介观尺度模拟[J]. 岩土力学, 2023, 44(1): 317-326. |
[9] | 张明礼, 周志雄, 周凤玺, 雷兵兵, . 夏季降雨增加对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状态的 影响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12): 3335-3346. |
[10] | 孔令明, 梁珂, 彭丽云. 比表面积对土冻结特征曲线影响的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7): 1883-1893. |
[11] | 张 泽, 马 巍, ROMAN Lidia, MELNIKOV Andrey, 杨 希, 李宏璧. 基于冻融次数−物理时间比拟理论的冻土 长期强度预测方法[J]. 岩土力学, 2021, 42(1): 86-92. |
[12] | 杨高升, 白冰, 姚晓亮, 陈佩佩, . 非饱和冻土水汽迁移与相变过程的 光滑粒子法模拟[J]. 岩土力学, 2021, 42(1): 291-300. |
[13] | 张继文, 穆青翼, 廖红建, 刘芬良, . 考虑土体孔隙比和比表面积影响的未冻 结体积含水率曲线模型[J]. 岩土力学, 2020, 41(9): 2913-2921. |
[14] | 陶帅, 董毅, 韦昌富, . 环境湿度可控的土体小应变刚度试验系统[J]. 岩土力学, 2020, 41(6): 2132-2142. |
[15] | 张明礼, 温智, 董建华, 王得楷, 岳国栋, 王斌, 高樯. 考虑降雨作用的多年冻土区不同地表土质 活动层水热过程差异分析[J]. 岩土力学, 2020, 41(5): 1549-15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