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4, Vol. 45 ›› Issue (S1): 517-524.doi: 10.16285/j.rsm.2023.0054
宋丽1,许领1,李杭州1,李伟2
SONG Li1, XU Ling1, LI Hang-zhou1, LI Wei2
摘要: 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土体破坏准则的合理选用对研究和设计结果影响较大,同时由于中间主应力效应的影响,导致平面应变试验和常规三轴试验的试验结果的差异也被广泛证实。基于土拱破坏理论,采用理论推导的方式将统一强度理论、统一滑移线场理论和土拱破坏理论应用于非饱和黄土边坡抗滑桩间距研究中,并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非饱和黄土中间主应力参数b,推导了基于土拱理论的非饱和黄土边坡抗滑桩间距表达式。通过工程实例研究了非饱和黄土边坡抗滑桩间距随中间主应力参数b和基质吸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的影响可增大抗滑桩设计间距,从而降低工程造价。研究对优化非饱和黄土地区抗滑桩间距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图分类号:
[1] | 雷国平, 吴泽雄, 苏栋, 莫烨强, 程马遥, . 考虑桩身材料非线性的微型抗滑桩计算p-y法[J]. 岩土力学, 2024, 45(S1): 337-348. |
[2] | 陕耀, 董雅丞, 张旭辉, 姚西平, . 双层地下连续墙土压力的现场实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S1): 507-516. |
[3] | 林滨强, 章德生, 简文彬, 豆红强, 王浩, 樊秀峰, . 风驱雨作用下植被斜坡稳定性响应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9): 2765-2774. |
[4] | 谢周州, 赵炼恒, 李亮, 黄栋梁, 张子健, 周靖, .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不同含石率土-石混合体边坡地震动响应差异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8): 2324-2337. |
[5] | 李洪亚, 马林建, 刘杰, 李增, 邓家军, 许宏发, . 周期性孔隙水压作用下砂岩损伤劣化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7): 2000-2010. |
[6] | 何梓雷, 蒋关鲁, 冯海洲, 潘申鑫, 何晓龙, 李杰, . 地震作用下桩板墙-锚索组合支护基覆型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J]. 岩土力学, 2024, 45(7): 2011-2023. |
[7] | 朱丹, 蒋关鲁, 陈虹羽, 赵鑫辉, 黄德贵, 刘乙甫, . 单、双排桩支护路堑边坡动力响应特性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6): 1763-1777. |
[8] | 何梓雷, 蒋关鲁, 冯海洲, 陈虹羽, 郭玉丰, 何晓龙, 李杰, . 基于变形的降雨后地震基覆型边坡劣化特性与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6): 1789-1802. |
[9] | 喻文昭, 朱鸿鹄, 王德洋, 谢天铖, 裴华富, 施斌, . 荷载作用下砂土边坡-管道相互作用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5): 1309-1320. |
[10] | 张常光, 周渭, 徐灏, 赵帅, 孙珊珊, .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扰损围岩巷道脆塑性解答[J]. 岩土力学, 2024, 45(5): 1343-1355. |
[11] | 陈磊, 张强, 贾朝军, 雷明锋, 黄娟, 胡晶, . 强降雨对库岸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5): 1423-1434. |
[12] | 邓东平, 杨春会, 谢志军, . 非线性M-C强度准则下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时效稳定性分析M-P法[J]. 岩土力学, 2024, 45(4): 1051-1066. |
[13] | 柳伟, 徐长节, 杜昊东, 朱怀龙, 王长虹, . 基于修正统一硬化模型的超固结非饱和红黏土边坡稳定分析[J]. 岩土力学, 2024, 45(4): 1233-1241. |
[14] | 胡鸿鹏, 蒋水华, 陈东, 黄劲松, 周创兵, . 基于改进贝叶斯更新方法的边坡参数概率反分析及可靠度评估[J]. 岩土力学, 2024, 45(3): 835-845. |
[15] | 赵迎宵, 何伟鹏, 丁晓英, 詹俊, 胡夏嵩, 刘昌义, 缪晓星, 王延秀, 卢海静, 邢光延, 李华坦, 张培豪、. 西宁盆地黄土区草本植物边坡电阻率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关系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2): 477-4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