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4, Vol. 45 ›› Issue (1): 164-172.doi: 10.16285/j.rsm.2023.0084
张丹1, 2,邱子源2,金伟1, 2,张梓航2,罗玉龙2
ZHANG Dan1, 2, QIU Zi-yuan2, JIN Wei1, 2, ZHANG Zi-hang2, LUO Yu-long2
摘要: 目前还未建立适用于粗粒土渗透及渗透变形试验的缩尺方法,遵循缩尺前后粒径小于d30(颗粒级配中质量百分含量30%所对应的颗粒粒径)以及粒径小于5 mm的颗粒含量及组成不变的原则,基于等量替代法,提出了一种粗粒土渗透及渗透变形试验缩尺方法:如果原级配中5 mm以下的颗粒含量大于等于30%,则根据试样允许最大粒径以下的大于5 mm的各粒组含量,按比例等质量替换超粒径颗粒;如果原级配中5 mm以下的颗粒含量小于30%,则根据试样允许最大粒径以下的大于d30的各粒组含量,按比例等质量替换超粒径颗粒。利用多组粗粒土渗透及渗透变形试验,论证了缩尺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提出的缩尺方法合理可行。缩尺后,土体渗透破坏型式未发生变化,渗透系数与原级配比较接近,渗透变形临界坡降和破坏坡降与原级配基本一致,缩尺级配的渗透及渗透稳定特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原级配的渗透及渗透稳定特性。
中图分类号:
[1] | 崔新壮, 姜鹏, 王艺霖, 金青, 陈璐, . 高摩阻超静定土工格栅在粗粒土夹层中的剪胀作用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1): 141-152. |
[2] | 潘家军, 孙向军, 左永振, 王俊鹏, 卢一为, 韩冰. 骨架孔隙比对粗粒土强度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8): 2186-2194. |
[3] | 丁林楠, 李国英, 魏匡民, . 描述土体级配分布的级配方程及其适用性[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173-183. |
[4] | 王康宇, 庄妍, 耿雪玉, . 铁路路基粗粒土填料临界动应力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6): 1865-1873. |
[5] | 孙增春, 汪成贵, 刘汉龙, 尹振宇, 吴焕然, 肖 杨, . 粗粒土边界面塑性模型及其积分算法[J]. 岩土力学, 2020, 41(12): 3957-3967. |
[6] | 郭万里, 朱俊高, 钱 彬, 张 丹, . 粗粒土的颗粒破碎演化模型及其试验验证[J]. 岩土力学, 2019, 40(3): 1023-1029. |
[7] | 郭万里, 蔡正银, 武颖利, 黄英豪. 粗粒土的颗粒破碎耗能及剪胀方程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12): 4703-4710. |
[8] | 郑 星,敖大华,李裕忠,张 胜,宋晓伟. 砂卵石粗粒土颗粒外形特征测量与评定初探[J]. , 2018, 39(5): 1805-1810. |
[9] | 袁 涛,蒋中明,刘德谦,熊小虎,. 粗粒土渗透损伤特性试验研究[J]. , 2018, 39(4): 1311-1316. |
[10] | 任非凡, 何江洋, 王 冠, 赵其华, . 基于交变移动本构模型的粗粒土 动力特性数值解析[J]. 岩土力学, 2018, 39(12): 4627-4641. |
[11] | 冯大阔,张建民, . 法向刚度对土与结构接触面三维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 , 2018, 39(11): 3929-3936. |
[12] | 薛 晨,符文熹,何思明,. 组装式变尺寸直剪仪的研制[J]. , 2018, 39(10): 3907-3914. |
[13] | 冷伍明 ,周文权 ,聂如松 ,赵春彦 ,刘文劼 ,杨 奇 , . 重载铁路粗粒土填料动力特性及累积变形分析[J]. , 2016, 37(3): 728-736. |
[14] | 周文权 ,冷伍明 ,刘文吉力 ,聂如松 ,杨 奇 ,赵春彦 , . 低围压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粗粒土的动力特性与骨干曲线模型研究[J]. , 2016, 37(2): 415-423. |
[15] | 赵 娜,左永振,王占彬,余盛关. 基于分形理论的粗粒料级配缩尺方法研究[J]. , 2016, 37(12): 3513-35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