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4, Vol. 45 ›› Issue (S1): 405-414.doi: 10.16285/j.rsm.2023.0728
尹敬涵1, 2,盛谦1, 2,崔臻1, 2,张茂础1, 2, 3
YIN Jing-han1, 2, SHENG Qian1, 2, CUI Zhen1, 2, ZHANG Mao-chu1, 2, 3
摘要: 岩石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具有强烈的尺寸依赖性,开展结构面多尺寸试验对于研究大尺寸结构面力学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针对过往研究较少的循环作用下结构面力学特性尺寸效应问题,首先基于立方体劈裂试验获得不同粗糙度的近天然岩石结构面,然后运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得结构面点云数据,进而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不同尺寸结构面树脂模型,最后,通过倒模法制作试样并进行室内试验,研究不同法向应力下结构面尺寸效应的规律以及不同粗糙度和不同法向应力对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影响。基于黏着摩擦理论−Barton经验公式,提出了一个可以考虑结构面尺寸效应的峰值抗剪强度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结构面的峰值抗剪强度具有明显的负尺寸效应,且峰值抗剪强度的改变对小尺寸大法向应力和大尺寸小法向应力下的结构面更为敏感;低法向应力下的残余剪切强度具有明显的负尺寸效应,而高法向应力下的残余剪切强度随着结构面尺寸的增大,从正尺寸效应变为负尺寸效应。
中图分类号:
[1] | 程家林, 张贵科, 邓韶辉, 黄习文, 周伟, 马刚, . 干湿循环对不同粒径堆石颗粒破碎强度的影响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S1): 95-105. |
[2] | 李世昌, 李剑, 余飞, 耿赟, 杨奇志, 王江琛, . 峰前等剪应力幅值下黏土−混凝土接触面小变形特性分析[J]. 岩土力学, 2024, 45(S1): 208-216. |
[3] | 杨立. 平板载荷试验数值分析及承载力判定标准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S1): 723-730. |
[4] | 蒋明杰, 李泽懿, 吉恩跃, 刘宇菠, 梅国雄, . 考虑级配影响的粗粒土−格栅最优网格尺寸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9): 2565-2572. |
[5] | 汪文瑞, 张广清, 孙伟, 李帅, 曹虎, 李祖亮, . 岩性差异对裂缝穿层扩展的率相关断裂特征影响[J]. 岩土力学, 2024, 45(8): 2311-2323. |
[6] | 闫世豪, 迟世春, 王晋伟, 郭宇, 周新杰, . 考虑微裂纹随机分布的堆石颗粒准静态强度统计模型[J]. 岩土力学, 2024, 45(5): 1378-1387. |
[7] | 朱晶, 裴强强, 郭青林, 张博, . 基于尺寸效应的夯土水盐运移分布特征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5): 1481-1494. |
[8] | 李新正, 王述红, 侯钦宽, 董福瑞. 基于t-SNE的多参数岩体结构面分步聚类方法[J]. 岩土力学, 2024, 45(5): 1540-1550. |
[9] | 赵迎宵, 何伟鹏, 丁晓英, 詹俊, 胡夏嵩, 刘昌义, 缪晓星, 王延秀, 卢海静, 邢光延, 李华坦, 张培豪、. 西宁盆地黄土区草本植物边坡电阻率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关系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2): 477-488. |
[10] | 罗国立, 张科, 齐飞飞, 朱辉, 张凯, 刘享华, . 基于3D打印的裂隙岩体力学特性尺寸效应及各向异性初探[J]. 岩土力学, 2023, 44(S1): 107-116. |
[11] | 蔚立元, 杨瀚清, 王晓琳, 刘日成, 王蓥森. 循环剪切作用下三维粗糙裂隙非线性渗流特性数值模拟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9): 2757-2766. |
[12] | 秦悠, 杜歆宇, 马维嘉, 吴琪, 陈国兴, . 不同循环应力路径下饱和珊瑚砂超静孔压增长的改进应力模型[J]. 岩土力学, 2023, 44(6): 1729-1738. |
[13] | 杨忠平, 李进, 刘浩宇, 张益铭, 刘新荣, . 土石混合体−基岩界面剪切力学特性块石尺寸效应[J]. 岩土力学, 2023, 44(4): 965-974. |
[14] | 周航, 吴晗, 曾少华, . 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砂土中扩孔闭合解[J]. 岩土力学, 2023, 44(3): 757-770. |
[15] | 舒荣军, 孔令伟, 周振华, 简涛, 李甜果, . 卸荷-增孔压条件下花岗岩残积土的力学特性[J]. 岩土力学, 2023, 44(2): 473-4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