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4, Vol. 45 ›› Issue (5): 1472-1480.doi: 10.16285/j.rsm.2023.0869
熊根1, 2,付栋康2,朱斌2,赖莹2
XIONG Gen1, 2, FU Dong-kang2, ZHU Bin2, LAI Ying2
摘要: 加载倾角和系泊点位置是吸力锚基础最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能够改变锚体的破坏姿态以影响极限承载力。在饱和软黏土地基中选择不同的加载倾角及系泊点位置进行位移控制下的张紧式吸力锚离心模型试验,利用六自由度磁力计装置定量分析了加载倾角和系泊点位置对吸力锚破坏姿态与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系泊点位置在锚体约2/3高度时,吸力锚发生平动破坏,当加载倾角由35°变化至20°时,在相同的系泊点位置,吸力锚发生后仰破坏,归一化极限承载力稍增大,并且达到极限承载力后仍保持一定的承载力余量;系泊点位置在锚体2/3高度以上时,吸力锚发生前倾破坏,归一化极限承载力降低了25%左右,并且破坏后的承载力余量大大降低。无论破坏模式如何,均未发现锚内土塞与锚有明显分离。
中图分类号:
[1] | 赵崇熙, 徐超, 王清明, 张胜, 李昊煜, .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桥台极限承载力的离心载荷试验[J]. 岩土力学, 2024, 45(6): 1643-1650. |
[2] | 颜然, 孔纲强, 于江华, . 砂土地基中钻进比对螺旋桩安装性能和抗拔承载性能的影响[J]. 岩土力学, 2024, 45(6): 1778-1788. |
[3] | 陈磊, 张强, 贾朝军, 雷明锋, 黄娟, 胡晶, . 强降雨对库岸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5): 1423-1434. |
[4] | 周志雄, 周凤玺, 曹小林, 汪镇, . 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变分极限平衡法分析——竖向增强[J]. 岩土力学, 2024, 45(12): 3748-3754. |
[5] | 张院生, 雷云超, 强小俊, 吴东东, 王东坡, 王计华, . 多排微型桩框架结构加固边坡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7): 1983-1994. |
[6] | 彭文明, 张雪东, 夏勇, . 软弱覆盖层上土石坝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6): 1771-1778. |
[7] | 何杰, 郭端伟, 宋德新, 刘孟鑫, 张磊, 文奇峰, . 循环荷载下楔形劲芯水泥土复合桩工作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5): 1353-1362. |
[8] | 黄炜, 简文彬, 杨坚, 豆红强, 罗金妹, . 多支盘锚杆的原型试验与荷载传递特征分析[J]. 岩土力学, 2023, 44(2): 520-530. |
[9] | 雷勇, 陈于斯, 谭豪, 李鹏甲, 刘运思, 于艺林, . 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12): 3339-3348. |
[10] | 钟紫蓝, 韩春堂, 李锦强, 赵鑫, 缪惠全. 浅埋管道水平横向作用下砂土极限承载力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2): 95-103. |
[11] | 罗维平, 袁大军, 金大龙, 陆平, 陈健, 郭海鹏, . 富水砂层盾构开挖面支护压力与地层变形关系 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2): 345-354. |
[12] | 兰景岩, 蔡金豆, 吴连斌, 史庆旗, . 含隧道场地地震动放大效应的深度变化规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8): 2083-2091. |
[13] | 汪嘉钰, 刘润, 姬永红, 杨旭, 陈广思, 王晓磊, . 筒型基础水平向和抗倾承载力的极限分析上限解[J]. 岩土力学, 2022, 43(3): 777-788. |
[14] | 屈春来, 付迪, 刘世伟, 冷先伦, 李建贺, 孙熇远. 非均质成层边坡极限承载力上限分析[J]. 岩土力学, 2022, 43(10): 2923-2932. |
[15] | 晏青, 赵均海, 张常光.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临坡加筋地基极限承载力新解[J]. 岩土力学, 2021, 42(6): 1587-16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