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 Vol. 37 ›› Issue (8): 2341-2346.doi: 10.16285/j.rsm.2016.08.028
姚哨峰1,张振南1,葛修润1,邱一平1,徐金明2
YAO Shao-feng1, ZHANG Zhen-nan1, GE Xiu-run1, QIU Yi-ping1, XU Jin-ming2
摘要: 岩石在细观尺度上是由矿物颗粒胶结而成,除细观结构的力学特性外,其几何特征(颗粒界面网络结构和颗粒粒度分布)也对宏观断裂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探索这种几何特征与大理岩断裂能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揭示岩石细观断裂机制,首先通过三点弯曲试验测定大理岩的断裂能,然后在试验后的三点弯试件断口处取岩石切片,进行电镜(SEM)扫描以获取岩石细观结构图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岩石细观颗粒的界面网络图。通过对颗粒界面网络图分析,发现颗粒界面网络拓扑结构与颗粒粒度分布具有较强的分形特征。将二者分形维数与试件宏观断裂能相对比,发现它们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界面网络分形维数与宏观断裂能具有很强的二次相关性,而粒度分布维数与宏观断裂能之间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宏观断裂能随着两种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宏观断裂能与岩石细观结构几何特征的相关性,加深了对宏观断裂能细观机制的理解。
中图分类号:
TU 454
[1] | 刘尚, 刘日成, 李树忱, 蔚立元, 胡明慧. 化学腐蚀下节理花岗岩法向刚度演变规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9): 2509-2524. |
[2] | 曹瑞琅, 王玉杰, 邢泊, 赵宇飞, 沈强. 基于冲击耗能指数定量评价岩石硬度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9): 2619-2627. |
[3] | 王洪建, 崔炎宗, 袁广祥, 赵菲, 张翼宇, 黄志全. 基于单轴压缩试验的不同风化程度花岗岩分形特征分析[J]. 岩土力学, 2023, 44(8): 2249-2265. |
[4] | 辛子朋, 柴肇云, 孙浩程, 李天宇, 刘新雨, 段碧英. 砂质泥岩峰后破裂承载特征与块体分布规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8): 2369-2380. |
[5] | 骆祚森, 朱作祥, 苏卿, 李建林, 邓华锋, 杨超, . 基于平行黏结模型的水-岩作用下砂岩蠕变模拟及损伤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8): 2445-2457. |
[6] | 赵光明, 刘之喜, 孟祥瑞, 张若飞, 顾清恒, 戚敏杰, . 真三轴循环主应力作用下砂岩能量演化规律[J]. 岩土力学, 2023, 44(7): 1875-1890. |
[7] | 王雪松, 郭连军, 刘鑫, 邓丁, 张久洋, 徐振洋, . 冲击作用下花岗岩的I型裂纹形态及断面粗糙度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7): 1925-1936. |
[8] | 于洋, 王泽华, 唐才萱. 单轴压缩下酸腐蚀花岗岩能量演化与分形特征[J]. 岩土力学, 2023, 44(7): 1971-1982. |
[9] | ERARSLAN Nazife, . 脆性岩石试样断裂过程区及宏观疲劳裂纹行为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7): 2041-2049. |
[10] | 许海亮, 谭安福, 宋义敏, 朱力, 安栋, 杜羽, 高晗钧, . 层状复合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接触面力学特征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6): 1683-1694. |
[11] | 田威, 王肖辉, 云伟, 程续. 基于不同后处理方法的砂型3D打印类岩石试样力学性能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5): 1330-1340. |
[12] | 金解放, 张雅晨, 刘康, 张睿, 李云浩, . 梯度应力对红砂岩应力波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4): 952-964. |
[13] | 王伟, 张宽, 曹亚军, 陈超, 朱其志, . 层状千枚岩各向异性力学特性与脆性评价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4): 975-989. |
[14] | 廖九波, 李夕兵, 王少锋, 杜坤. 截割厚度和截线距对镐型截齿破岩的影响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4): 1009-1021. |
[15] | 岳豪, 杨胜利, 翟瑞昊, 张燊, 崔轩. 含砂岩石力学特性及其致灾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4): 1230-12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