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 Vol. 37 ›› Issue (10): 2885-2892.doi: 10.16285/j.rsm.2016.10.020
汤 文1,姚志宾2,李邵军3,孙钱程3
TANG Wen1, YAO Zhi-bin2, LI Shao-jun3, SUN Qian-cheng3
摘要: 滑带是影响滑坡稳定的最关键内在因素之一。对原状土进行X射线衍射、压汞试验,获得了滑带土体的成分及其含量和孔隙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滑带土成分以石英、拉长石、伊利石等为主,孔隙孔径以小孔和过渡孔居多;依据工程实例滑坡滑带土所处的水化学环境,模拟不同水化条件,通过剪切试验、渗透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获得不同化学条件的强度和渗透性参数及微细观结构特征,分析了滑带土在不同水化学条件下力学特性和渗透性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同pH条件下,较之蒸馏水,土样经化学溶液浸泡后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变大,且残余强度的变化更明显;不同pH条件下,酸碱性溶液使得土的强度参数显著降低。该研究结果为水化学条件下滑坡滑带土力学特性变化、多场耦合理论模型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中图分类号:
TU 462
[1] | 张治国, 毛敏东, 朱正国, 赵其华, 吴钟腾, . 间歇性强降雨诱发滑坡对抗滑桩非线性力学响应分析[J]. 岩土力学, 2023, 44(7): 2073-2094. |
[2] | 王力, 南芳芸, 王世梅, 陈勇, 李小伟, 范志宏, 陈玙珊, . 三峡库区降雨型滑坡入渗特征及变形机制——基于一维和二维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5): 1363-1374. |
[3] | 张振坤, 张冬梅, 李江, 吴益平, . 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LSTM-MH-SA滑坡 位移预测模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2): 477-486. |
[4] | 单治钢, 高上, 孙淼军, 陈雨雪, 李利平, 成帅, 周宗青, . 波浪作用下近海滑坡机制模型试验与 数值模拟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2): 541-552. |
[5] | 姜宇航, 王伟, 邹丽芳, 王如宾, 刘世藩, 段雪雷, . 基于粒子群−变分模态分解、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与门控循环单元的滑坡位移动态预测模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601-612. |
[6] | 廖文旺, 姬建, 张童, 吴志军, 张洁. 考虑降雨入渗参数空间变异性的浅层滑坡 时效风险分析[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623-632. |
[7] | 张文博, 柏巍, 孔令伟, 樊恒辉, 岳秀, . 淋溶时间对红黏土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J]. 岩土力学, 2022, 43(2): 443-452. |
[8] | 年廷凯, 张放, 郑德凤, 李东阳, 沈月强, 雷得浴, .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法耦合方法的海底 黏性滑坡体运动行为模拟[J]. 岩土力学, 2022, 43(11): 3174-3184. |
[9] | 蔡征龙, 孟永东, 秦毅, 陈博夫, 田斌, . 基于改进Green-Ampt模型的滑坡 稳定时变可靠度分析[J]. 岩土力学, 2022, 43(1): 268-276. |
[10] | 黄波林, 殷跃平, 李滨, 白林丰, 秦臻, . 柱状危岩体坐落式崩塌产生涌浪的 简化数值模型与校验[J]. 岩土力学, 2021, 42(8): 2269-2278. |
[11] | 李跃, 徐卫亚, 易魁, 谢伟超, 张强, 孟庆祥, . 堆积体滑带土非饱和-饱和渗透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5): 1355-1362. |
[12] | 谢济仁, 乔世范, 余鹏鲲, 内村太郎, 王功辉, 江耀, 方正, 田京立. 土质滑坡坡表倾斜变形的室内外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3): 681-690. |
[13] | 任三绍, 张永双, 徐能雄, 吴瑞安, 刘筱怡. 含砾滑带土复活启动强度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3): 863-873. |
[14] | 肖捷夫, 李云安, 胡勇, 张申, 蔡浚明, . 库水涨落和降雨条件下古滑坡变形特征 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2): 471-480. |
[15] | 张治国, 毛敏东, PAN Y. T., 赵其华, 吴钟腾, . 隧道-滑坡相互作用影响及控制防护技术 研究现状与展望[J]. 岩土力学, 2021, 42(11): 3101-31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