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Vol. 39 ›› Issue (10): 3773-3782.doi: 10.16285/j.rsm.2018.0231
何 平1, 2,王卫东1, 3, 4,徐中华3, 4
HE Ping1, 2, WANG Wei-dong1, 3, 4, XU Zhong-hua3, 4
摘要: 压缩指数Cc和回弹指数Cs是土力学中表征土体变形特性的两个重要参数指标,可通过室内一维固结试验获得。但是试验过程耗时长,因此,很多学者提出了压缩指数Cc与物理指标(尤其是液限wL、天然含水率wn、初始孔隙比e0和塑性指数Ip)的经验关系。通过对比国内外压缩指数经验关系,发现压缩指数与天然含水率和孔隙比关系离散性较小,分别给出了一个统一的经验关系。采用薄壁取土器从上海某一场地取得第②~⑥层土的原状土样进行固结试验,并搜集整理分析已有文献中的试验数据和上海69个场地的岩土勘察数据,给出了上海典型土层压缩指数Cc与wL、wn、e0、Ip的经验关系。同时发现,Cc/n0与Cc以及Cs/n0与Cs(n0为初始孔隙率)之间具有高度的线性关系,从而给出了基于初始孔隙率n0预测上海黏土压缩指数Cc和回弹指数Cs的经验关系。分析了压缩指数和回弹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上海正常固结黏土Cc/Cs分布在4.8~6.9之间,平均值约为5.8;超固结黏土Cc/Cs分布在3.3~5.2之间,平均值约为4.3。
中图分类号:
[1] | 宋云奇,武朝军,叶冠林,. 上海浅部黏土渗透系数及其各向异性[J]. , 2018, 39(6): 2139-2144. |
[2] | 高彦斌,张松波,葛潇楠,. 我国沿海地区软黏土压缩指数统计及与国外其他地区对比[J]. , 2017, 38(9): 2713-2720. |
[3] | 刘维正 ,瞿 帅 ,张军辉,. 天然沉积结构性黏土原位压缩规律及预测模型研究[J]. , 2015, 36(S1): 101-108. |
[4] | 李 青 . 侧装式弯曲元测量软黏土剪切波速的试验研究[J]. , 2015, 36(S1): 413-416. |
[5] | 璩继立,李贝贝,李陈财,刘宝石,魏天乐. 棕榈加筋上海黏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 , 2014, 35(S2): 142-148. |
[6] | 武朝军,叶冠林,王建华. 上海浅部土层压缩指数与天然含水率的关系[J]. , 2014, 35(11): 3184-3190. |
[7] | 盛佳韧,武朝军,叶冠林,王建华. 上海黏土强度特性真三轴试验研究[J]. , 2013, 34(1): 47-52. |
[8] | 车东日 罗春泳 沈水龙 . 水泥混合上海黏土pH值和电导率与强度特性研究[J]. , 2012, 33(12): 3611-. |
[9] | 黄英豪 ,朱 伟 ,周宣兆 ,张春雷 . 固化淤泥压缩特性的试验研究[J]. , 2012, 33(10): 2923-2928. |
[10] | 卢萌盟,谢康和,王玉林,蔡 新. 碎石桩复合地基非线性固结解析解[J]. , 2010, 31(6): 1833-1840. |
[11] | 孙德安,陈 波,周 科. 重塑上海软土的压缩和剪切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 , 2010, 31(5): 1389-1394. |
[12] | 王志萍,胡敏云,夏玲涛. 垃圾填土压缩特性的室内试验研究[J]. , 2009, 30(6): 1681-1686. |
[13] | 刘颖; 朱莉; 仝筠;. 论抗震规范的砂土液化判别方法[J]. , 1979, 1(2): 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