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19, Vol. 40 ›› Issue (S1): 486-493.doi: 10.16285/j.rsm.2019.0693
谢芸菲1, 2,迟世春1, 2,周雄雄1, 2
XIE Yun-fei1, 2, CHI Shi-chun1, 2, ZHOU Xiong-xiong1, 2
摘要: 变刚度优化设计对于复杂环境中的大规模桩筏基础始终是一个重要难题。基于有限元分析提出一种两阶段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传统均匀布桩方案的桩顶应力分布对群桩进行分区,然后依据每个子区域桩顶应力之间的关系确定基桩数量调整系数,最后通过调整桩间距来改变各子区域的基桩数量,从而实现变刚度优化设计。运用该方法对多层土体中承担非均匀上部结构荷载的大规模桩筏基础进行变刚度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筏板的差异沉降、平均整体弯矩和群桩顶部的差异应力均显著降低。该方法计算简单,应用范围广,且不受复杂土层条件、非均匀上部结构荷载以及桩基础规模大小形状的限制。
中图分类号:
[1] | 张磊, 海维深, 甘浩, 曹卫平, 王铁行, . 水平与上拔组合荷载下柔性单桩 承载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7): 2261-2270. |
[2] | 何静斌, 冯忠居, 董芸秀, 胡海波, 刘 闯, 郭穗柱, 张聪, 武敏, 王振, . 强震区桩−土−断层耦合作用下桩基动力响应[J]. 岩土力学, 2020, 41(7): 2389-2400. |
[3] | 刘争宏, 张龙, 郑建国, 张炜, 于永堂, . 滑动测微管抗渗能力的测试装置及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7): 2504-2515. |
[4] | 杨济铭, 张小勇, 张福友, 曾超峰, 梅国雄, . 砂土中桩-土-承台协同作用下桩基 承载特性细观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7): 2271-2282. |
[5] | 张振, 张朝, 叶观宝, 王萌, 肖彦, 程义, . 劲芯水泥土桩承载路堤渐进式失稳破坏机制[J]. 岩土力学, 2020, 41(6): 2122-2131. |
[6] | 邹新军, 曹雄, 周长林, . 砂土地基中受水流影响的竖向力−水平力联合 受荷桩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6): 1855-1864. |
[7] | 刘海峰, 朱长歧, 汪稔, 王新志, 崔翔, 王天民, . 礁灰岩-混凝土界面剪切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5): 1540-1548. |
[8] | 黄福云, 陈汉伦, 董锐, 单玉麟. 水平低周往复位移下单桩-土相互作用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5): 1625-1634. |
[9] | 王洪新, 沈旭凯. 考虑支撑作用的基坑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方法[J]. 岩土力学, 2020, 41(5): 1680-1689. |
[10] | 史永跃, 王奎华, 董天文, 马显春, 黄永威. 真空负压静力试桩方法关键技术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5): 1699-1708. |
[11] | 王东坡, 李沁泽, 毕钰璋, 刘浩. 碎屑流高风险区桩群防护结构优化布局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4): 1323-1332. |
[12] | 朱彦鹏, 严紫豪, 朱轶凡. 微型钢管砂浆复合桩在土体中稳定性计算[J]. 岩土力学, 2020, 41(4): 1339-1346. |
[13] | 张恒源, 钱德玲, 沈超, 戴启权. 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下液化场地群桩基础 动力响应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3): 905-914. |
[14] | 黄宇华, 徐林荣, 周俊杰, 蔡雨, . 基于改进Terzarghi方法的桩网地基桩土应力计算[J]. 岩土力学, 2020, 41(2): 667-675. |
[15] | 贺志军, 雷皓程, 夏张琦, 赵炼恒. 多层软土地基中单桩沉降与内力位移分析[J]. 岩土力学, 2020, 41(2): 655-6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