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2, Vol. 43 ›› Issue (11): 3059-3072.doi: 10.16285/j.rsm.2022.0010
史旦达1,俞快1,毛逸瑶1,原媛1,郝冬雪2,胡伟3
SHI Dan-da1, YU Kuai1, MAO Yi-yao1, YUAN Yuan1, HAO Dong-xue2, HU Wei3
摘要:
基于室内1g模型试验,研究了松砂地基中双叶片螺旋锚的上拔承载性能,重点分析了埋深比和叶片间距的影响;在半模试验中融入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简称DIC),分析了锚体上拔时锚周土体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基于半模试验实测结果,提出了可用于松砂中双叶片螺旋锚上拔极限承载力预测的理论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埋深比和叶片间距会影响螺旋锚的上拔极限承载力以及峰值上拔力出现时的位移水平;对于松砂中的双叶片螺旋锚上拔,埋深比H /D=3(H 为上锚片的埋置深度,D 为叶片直径)可视为浅埋和深埋的界限,当H /D >3后,上锚片上方土体的破坏模式由整体剪切破坏逐步转变为局部剪切破坏;间距比S /D=2.5(S 为叶片间距)可视为两叶片之间的土体由圆柱剪切破坏向独立承载破坏转变的界限;经与全模试验及已有文献试验结果对比,上拔极限承载力理论公式的预测误差一般均在25%范围内,验证了理论公式的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
[1] | 郭凯丰, 张仪萍. 双层地基中气体聚集与土体变形机制的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1): 99-108. |
[2] | 王心博, 王路君, 朱斌, 王鹏, 袁思敏, 陈云敏, . 水合物储层伺服降压开采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9): 2360-2370. |
[3] | 彭守建, 张倩文, 许江, 陈奕安, 陈灿灿, 曹琦, 饶豪魁, . 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砂岩渗流-应力 耦合变形局部化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5): 1197-1206. |
[4] | 孙文进, 金爱兵, 王树亮, 赵怡晴, 韦立昌, 贾玉春, . 基于DIC的高温砂岩劈裂力学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2): 511-518. |
[5] | 徐浩淳, 金爱兵, 赵怡晴, 王本鑫, 韦立昌, . 高温层理砂岩劈裂力学特性及裂隙演化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11): 3069-3078. |
[6] | 鲍宁, 魏静, 陈建峰. 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三维离散元分析[J]. 岩土力学, 2020, 41(S1): 347-354. |
[7] | 金爱兵, 王树亮, 王本鑫, 孙浩, 陈帅军, 朱东风, . 基于DIC的3D打印交叉节理试件破裂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12): 3862-3872. |
[8] | 史旦达, 毛逸瑶, 杨勇, 原媛, 郝冬雪, . 基于DIC技术的砂土中圆形锚板上拔土体 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10): 3201-3213. |
[9] | 杨福见, 胡大伟, 田振保, 周辉, 卢景景, 罗宇杰, 桂树强, . 高静水压力压实作用下疏松砂岩渗透 特性演化及其机制[J]. 岩土力学, 2020, 41(1): 67-77. |
[10] | 王志杰,Felix Jacobs,Martin Ziegler,. 土工格栅横肋对加筋砾石强度与变形特性的影响[J]. , 2017, 38(8): 2234-2240. |
[11] | 马永尚 ,陈卫忠 ,杨典森 ,杨建平 ,龚 哲,. 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脆性岩石破坏试验研究[J]. , 2017, 38(1): 117-123. |
[12] | 张 昕 ,乐金朝,刘汉东,. 砂土中群锚锚周土体变形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 , 2016, 37(S1): 240-248. |
[13] | 王志丰 ,沈水龙,谢永利,. 水平旋喷桩施工引起周围土体变形分析[J]. , 2016, 37(4): 1083-1088. |
[14] | 王 威,王建华. 高能强夯下地基土体的变形特性[J]. , 2015, 36(S1): 315-319. |
[15] | 魏 纲,庞思远. 双线平行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三维土体变形研究[J]. , 2014, 35(9): 2562-25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