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 岩土力学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月刊,1979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主编:孔令伟
    编辑:《岩土力学》编辑部
    ISSN 1000-7598 CN 42-1199/O3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岩土力学1982 Vol.3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水压致裂测量地应力的断裂力学方法
王靖涛
null    1982, 3 (1): 1-12.  
摘要745)      PDF(pc) (680KB)(280)    收藏
本文提出了一个水压致裂测量地应力的新的断裂力学方法.该方法改进了 Abou-Sayed 等人(1 978)提出的断裂力学方法.因为当裂隙长度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岩石的断裂韧度 K1 c与裂隙长度相关.另外,精确地确定岩石中原生裂隙长度 L 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计算最大水平主应力时,用一个新参数 U(U=K1 cπ1/2L)代替 K1 c和 L,将显著地提高最大水平主应力的精确度.此外,这个参数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空心圆柱破裂实验直接来测定.基于岩石断裂韧度最近的实验结果,当裂隙长度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新参数 U 近似为岩石材料常量.同时,参量21/2U 可以取做为含有随机分布较小裂隙的岩石抗拉强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高孔隙性软弱砂岩在一般三轴应力状态下的力学特性
许东俊
null    1982, 3 (1): 13-25.  
摘要635)      PDF(pc) (580KB)(304)    收藏
本文作者利用茂木清夫教授的岩石真三轴压缩仪,研究了抗压强度为300公斤/匣米2左右,孔隙度高选27%,容重仅为1.85克/厘米3的高孔隙性软弱砂岩的力学特性.在室温下,把围压加到500公斤/厘米2,就观测到变形和破坏特性,从脆性过渡到韧性的全过程.同时,分别在50和100公斤/厘米2的恒定围压下,成功地把中间主应力σ2从σ2=σ3的下限加到σ2=σ1的上限,观测到强度随中间主应力的增长而连渐增加到最大值后又逐渐下降的全过程;在100公斤/厘米2的恒定围压下以及σ3=100,σ2=295公斤/厘米2的一般三轴应力状态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三向应力状态下大理岩压缩变形试验研究
陈旦熹; 戴冠一;
null    1982, 3 (1): 27-44.  
摘要666)      PDF(pc) (785KB)(473)    收藏
本文着重讨论大理岩在三向应力状态下压缩变形特性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的加荷路径对应力-应变关系、强度及破坏机制等的影响.进行了恒侧压、反复加压、等比加压、应力常量,卸荷等试验研究,此外还进行了无侧向应变及静水压等试验.该试验采用了我所自制的 CBS-2型数字显示位移测量仪进行测量,探头直接固定在高压筒体内岩样上下垫块之间,可以测出岩样破裂后的变形,克服了过去采用电阻片量程不够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粘土的压密状态及其力学性质
李作勤
null    1982, 3 (1): 45-53.  
摘要715)      PDF(pc) (527KB)(265)    收藏
本文首先较详细一讨论了一般粘土(“结构强度”的影响可以忽路)和有“结构强度”粘土的压密状态.区分先期固结压力和结构屈服压力不同的物理实质,澄清二者之间的差别并指出混淆这种差别可能引起对土的压密状态的分析和力学性质的估计的错误.其次,讨论了土的结构强度,压密状态和压密性质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了土的结构强度、压密状态和抗剪强度的关系.揭示了孔隙水压力变化的规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上海浅层土的单剪流变特性 流变参数的测定
舒芝琴; 周宏文
null    1982, 3 (1): 55-64.  
摘要670)      PDF(pc) (575KB)(489)    收藏
本文对上海浅层士作了单剪流变试验,用试验所得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测定了土的剪切流变参数、粘滞系数、长期强度等流变特性.试验表明,在一定密度-含水量状态和当剪应力小于某个屈服值时,可以利用叠加原理得到受剪历时相同的剪应力-剪应变关系曲线,两者的线性关系是正确的.同样,土的长期流动剪切速率-剪应力之间也成线性关系,从而由曲线中的线性段可求得土的剪切模量 G 和粘滞系数η.当剪应力超过某一屈服值后,曲线就成为非线性了,此屈服值可视为土的长期强度.在流变试验中这些参数均为时间的函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葛洲坝二江基坑围岩岩组分析
谢开容
null    1982, 3 (1): 65-74.  
摘要611)      PDF(pc) (1583KB)(211)    收藏
葛洲坝二江基坑在开挖期间发现围岩移动,为了研究其原因,本文采用了岩组分析的方法.该法能精确地测量各组构要素的产状和利用数理统计来计算,从而分析岩石的形成条件和各种构造运动的成因与发展.通过岩组分析研究岩体内部产生差异运动引起造岩矿物的品格变化而形成的应力方位及其强弱。为此在二江基坑围岩沿一剖面取样12片,分别进行了 X 射线岩组和显微镜-费氏台岩组分析,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地质构造应力方位及其强弱.实践证明岩组分析得出的地应力方位及强弱与工程地质、地应力测量等方法所得的结果是一致的.通过这次试验研究证明利用岩组分析所得的地应力方位及其强弱对岩体工程稳定性评价是有意义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地下洞室的现场观测 兼介绍日本地下洞室的现场观测情况
吴玉山
null    1982, 3 (1): 75-84.  
摘要637)      PDF(pc) (559KB)(208)    收藏
基于《NATM》原理的隧洞施工方法正在我国试点并逐步推广,在以“新奥法”施工的地下洞室中,观测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我国,地下洞室的现场观测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作者在本文中简单地综述了《NATM》的基本思想和指导原则;阐述了现场观测的意义,比较全面地列举了现场观测的内容,介绍了日本“名盐”隧道的观测结果,在文中还着重介绍了日本神户大学教授樱井春辅提出的用“应变”做为破坏准则的“直接应变控制法”来评价洞室稳定性的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声波测井在岩石地基探测中的应用
蔡忠理; 梁治安
null    1982, 3 (1): 85-92.  
摘要528)      PDF(pc) (426KB)(231)    收藏
本文介绍我所声波测井技术在岩质地基勘测中的应用情况.作者自1973年以来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野外工作,为了进一步阐明单孔测井及孔间透射波测井中所遇到的岩体声学问题,先后进行了两次室内模型模拟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用声学的原理和方法阐述了折射波测井及采用孔间透射波法测量溶洞大小的方法.并介绍这些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石膏矽藻土混合物的特性及其与岩石的相似性研究
冯光北; 谷志孟; 徐宜保; 朱家桥;
null    1982, 3 (1): 93-108.  
摘要741)      PDF(pc) (762KB)(416)    收藏
本文对石膏矽藻土混合物的特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指出该混合物在水膏比为1.2—2.0、矽膏比在0.12—0.5时可以作为模拟大理岩的模型材料.在评价该模型材料对大理岩的相似性时,除一般论述外,还着重论证了它们的体积应力应变曲线之间的相似关系.体积应力应变曲线上的两个特征点将曲线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均能一一相对应.在非连续介质的物理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中,只有体积应力应变曲线之间有良好的相似性,才能使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简捷而比较准确地应用到原型中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爆破加速度测量及标定误差分析
林继清
null    1982, 3 (1): 109-118.  
摘要669)      PDF(pc) (513KB)(256)    收藏
本文首先介绍了在频率域上对爆破加速度测量系统的低频响应误差和高频响应误差的详细分析过程,并对输入、输出波形采用频谱分析及计算幅频曲线,用幅频曲线所包围的不同面积来计算经过测量系统后所引起的误差.其次介绍了采用傅里叶变换法如何在频率域上标定冲击加速度计,给出了确定加速度灵敏度的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土动力三轴仪的动态分析
陈欢强; 陈秀亨
null    1982, 3 (1): 119-128.  
摘要551)      PDF(pc) (499KB)(182)    收藏
本文探讨了三个问题:一是建立电磁-机械式动力三轴仪的教学模型;二是根据此模型对 DSZ-100型动力三轴仪作动态分析.得到了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的结论;三是应用动态分析的结果讨论合理设计的可能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DHF—1型可调相位多功能函数发生器
肖圣耻; 张秀青;
null    1982, 3 (1): 129-138.  
摘要557)      PDF(pc) (542KB)(242)    收藏
DHF-1型可调相位多功能函数发生器的所有波形的频率、相位、波形正负斜率以及脉冲宽度都是连续可调的.它能产生正弦、矩形、三角、梯形、正负锯齿等连续波形;还能产生斜波、阶跃波和正负斜率、脉冲宽度可独立调谐的单周期任意波.多功能函数发生器如同程序机那样,是为土动三轴团环伺服控制试验系统设计研制而成的.在下列试验程序中有特殊的作用:拉力试验、断裂力学、低周疫劳、疲劳、应力缓和、蠕变、高速冲击和振动等试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小型差动变压器的研制及应用
徐金芝
null    1982, 3 (1): 139-146.  
摘要529)      PDF(pc) (355KB)(372)    收藏
为了适应现场应力应变测量而研制的小型差动变压器,其线圈长度仅有12mm,与原来的线圈长度为50mm 的差动变压器相比较,它的某些技术指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这己在工程应用中得到证实。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