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 岩土力学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月刊,1979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主编:孔令伟
    编辑:《岩土力学》编辑部
    ISSN 1000-7598 CN 42-1199/O3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岩土力学2007 Vol.28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考虑损伤效应的岩石类材料局部化特性分析
栾茂田,王忠昶,杨 庆,
null    2007, 28 (1): 1-6.  
摘要1544)      PDF(pc) (520KB)(1210)    收藏
在各向同性损伤条件下,考虑岩石损伤过程中的刚度降低和体积扩容,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岩石发生分叉失稳时的最大硬化模量和临界局部化方向,探讨了局部化方向角对于岩石的损伤程度和初始泊松比的依赖关系,并对平面应力与平面应变两种条件下单轴拉伸试件的分叉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岩石的初始泊松比与损伤程度越大,局部化方向角越大;尽管平面应力与平面应变条件下单轴拉伸问题的局部化方向角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平面应力条件下的局部化方向角低于平面应变条件下同样情况下的局部化方向角。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剑桥模型可反映剪切变形的一种修正
杨林德,张向霞
null    2007, 28 (1): 7-11.  
摘要1385)      PDF(pc) (511KB)(1535)    收藏
由于剑桥模型不能很好地反映土的剪切变形,因此,在工程应用中不能够反映土的实际受力变形特征。对剑桥模型的这一缺点进行理论分析,指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提出由剪应力和体应力引起的应变分量,分别采用不同的分配比例系数,基于这种思想并采用剪切试验结果对剑桥模型进行修正,给出了基于不同分配比例系数修正后的剑桥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计算式。通过采用剪应力与轴向应变修正后的模型与剑桥模型的预测结果的对比,揭示了修正后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剪切变形,同时模型含有可直接测定的4个独立的试验参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瑞典条分法的应变软化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张 嘎,张建民
null    2007, 28 (1): 12-16.  
摘要2892)      PDF(pc) (494KB)(1979)    收藏
引入简化的应变协调方程,基于瑞典条分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一个新的能够考虑土的剪应力-应变关系的应变软化边坡稳定性简化分析方法。推导了该方法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具体算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分析了不同应变软化特性的边坡稳定性。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简单可靠、效率较高,计算所采用的分条数量和初始滑裂面位置对计算结果精度的影响均很小。应变软化边坡的安全系数介于基于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的极限平衡条分法计算结果之间,具体数值不仅取决于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还与其剪应力-应变关系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核废料处置概念库近场热-水-应力耦合模型及数值分析
张玉军
null    2007, 28 (1): 17-22.  
摘要1564)      PDF(pc) (527KB)(2293)    收藏
特别考虑了缓冲层中温度梯度水分扩散、水蒸汽扩散对水连续性及能量守恒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所建立的分析饱和-非饱和介质中热-水-应力耦合现象的控制方程,并针对试验资料,使用所开发的有限元程序对一个核废料处置概念库近场的热-水-应力耦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缓冲层及岩体中若干点的温度、饱和度、孔隙水压力及主应力的变化、分布情况,并将部分结果与国外类似软件的计算数据作了对比,结果显示,在定性和定量上二者的规律有某种一致性,从而得出了一定的认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Peck公式在我国隧道施工地面变形预测中的适用性分析
韩 煊 ,李 宁 ,J. R. Standing
null    2007, 28 (1): 23-28.  
摘要2193)      PDF(pc) (760KB)(3021)    收藏
在目前众多的预测地铁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位移的经验方法中,Peck于1969年提出的高斯方程最简便,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由于这一公式是基于有限地区的实测资料提出的,因此,在某个地区应用前首先应该进行基于当地实测资料的验证工作。国内地铁建设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在土中开挖的浅埋隧道工程引起的地层变形实测资料比较缺乏,因此,目前对Peck公式在国内各地区的适用性还没有定论。近年来,随着地铁建设热潮的兴起,各地逐渐积累了一些实测资料,但仍比较零散,也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结论。通过对搜集到的国内8个地区30多组观测数据的分析,评价这一方法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并对相关计算参数提出初步建议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粒状碎屑溜砂坡的形成和基本特征研究(溜砂坡系列研究之一)
王成华 ,张小刚 ,阙 云 ,何思明
null    2007, 28 (1): 29-35.  
摘要1277)      PDF(pc) (562KB)(1457)    收藏
通过现场考察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粒状碎屑溜砂坡形成的“三大要素”——砂源区、溜动区和形成区、粒状碎屑溜砂坡形成条件和演化规律、研究了粒状碎屑溜砂坡的散体结构特征和天然休止角。通过影响天然休止角的主要因素和显著性分析,研究了天然休止角的线性回归方程以及粒状碎屑溜砂坡的稳定性和判别标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非饱和土的蒸发效应与影响因素分析
陈建斌 ,孔令伟 ,赵艳林 ,吕海波
null    2007, 28 (1): 36-40.  
摘要2079)      PDF(pc) (432KB)(1513)    收藏
采用非饱和土等温流和考虑热湿耦合的非等温流方程,结合不同的蒸发计算模型,分析了大气蒸发效应对非饱和土吸力变化的影响,并对控制蒸发量计算的多个参数进行了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实际蒸发量和非饱和土热湿耦合的水分运动公式能较好地模拟大气影响下非饱和土吸力变化状态,通常所采用的等温流方程加以潜在蒸发量计算非饱和土吸力变化会高估表层蒸发和吸力的下降程度。控制地面蒸发的主导因素是外部气象条件,尤其以太阳净辐射量和风速为最,土体自身特性参数影响程度有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黄河断代工程及其研究意义
李金都,周志芳,李海波,宋汉周
null    2007, 28 (1): 41-44.  
摘要1227)      PDF(pc) (377KB)(1160)    收藏
提出了黄河断代工程这一全新的研究黄河的学术问题,强调通过对黄河生命发展演化过程中自然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河流断代界面上、下中沉积物记录的某些重要信息的对比研究,可以获得河道发展、演化、河流行水规律(包括黄河下游环境演变)等方面的重要结论、重大启示,以更好地为当代治河服务,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目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土体位移与应力的镜像分析方法
卢海林,赵志民,方 芃,姜忻良
null    2007, 28 (1): 45-50.  
摘要1471)      PDF(pc) (500KB)(1371)    收藏
盾构法隧道施工会引起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土体的位移,对土体位移进行较为准确地分析,对于控制隧道周围土体位移量和减小过大位移对既有建筑物及管线带来的危害十分重要。隧道周围土体的位移是由地层损失引起的,并且与注浆量有很大关系。根据地层损失与注浆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应用镜像方法原理,对盾构法隧道推进产生的土体位移与应力进行空间分析,得到隧道周围土体的位移与应力分布,计算结果与天津地铁施工过程的现场实测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外包混凝土的裂缝控制研究
龚国芝,张 伟,伍鹤皋,马善定
null    2007, 28 (1): 51-56.  
摘要2189)      PDF(pc) (604KB)(1435)    收藏
基于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在设计荷载下外包混凝土将带裂缝工作的基本承载特性,以缓解开裂与限裂间的矛盾为指导思想,将减小坝后背管外包混凝土裂缝宽度和提高开裂管道的耐久性作为研究目的,结合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法,研究了一些裂缝控制措施的应用效果,以及有效的计算内水压力下钢衬外包混凝土裂缝宽度的公式。结果表明:总用钢量相同时,减薄钢衬,加大钢筋用量,减小裂缝宽度效果明显;减薄钢衬外包混凝土厚度,也可减小裂缝宽度;性能可靠的防水涂料具备黏接性强和变形能力高的基本性质,可进一步研究其对提高管道耐久性的长期作用;采用П-780-83规范中的裂缝宽度公式,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较为符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盐岩储气库最佳采气速率数值模拟研究
陈 锋,杨春和,白世伟
null    2007, 28 (1): 57-62.  
摘要1637)      PDF(pc) (743KB)(1422)    收藏
由于已采盐矿存在着大量的采卤溶腔群,对采卤溶腔群进行改造作为天然气储存库使用,能有效缩短储气库的建设周期,并消除采卤溶腔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基于盐矿地质资料、盐岩的力学试验及本构关系分析,对作为西气东输储气库使用4口采卤溶腔群进行了研究,通过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该溶腔群在不同采气速率下盐腔周的应力状态和体积变形规律,并通过分析,对该溶腔群的最佳采气速率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劲性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静动力分析
鲍 鹏,姜忻良,盛桂琳
null    2007, 28 (1): 63-68.  
摘要2758)      PDF(pc) (458KB)(1524)    收藏
以有限元程序ANSYS为工具,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劲性搅拌桩在竖向荷载下的桩身应力、位移和不同芯桩长度和截面含芯率的极限承载力以及劲性搅拌桩和混凝土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差异。对不同地震作用下劲性搅拌桩的桩-土-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时程分析,并与桩基础做了对比,进而对影响劲性搅拌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劲性搅拌桩所承担的荷载主要由侧摩阻力分担;劲性搅拌桩存在一个最佳内外芯桩长度比和最优截面含芯率。在相同地震作用下,劲性搅拌桩单桩的最大弯矩和剪力均小于桩基础;单桩的最大弯矩出现在距桩顶(0.2~0.4)L 处;截面含芯率对劲性搅拌桩弯矩和剪力的影响程度较芯桩长度大,水泥土模量对之影响甚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岩土材料应力路径无关硬化参量的构成方法
罗 汀,姚仰平
null    2007, 28 (1): 69-76.  
摘要1828)      PDF(pc) (632KB)(1362)    收藏
在分析砂土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揭示了基本硬化内参量(塑性体积应变、塑性剪应变)变化的应力路径相关性,提出了应力路径无关硬化参量的一般表达式。并指出了塑性功硬化参量及其提出的黏土和砂土统一硬化参量均是所提一般表达式框架下的特例。还将该统一硬化参量直接和修正剑桥模型结合,并与试验结果对比,表现出描述剪胀特性的简单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刚性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武思宇,宋二祥,刘华北,王宗纲
null    2007, 28 (1): 77-82.  
摘要1595)      PDF(pc) (1042KB)(1195)    收藏
为研究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完成了刚性桩复合地基1:10比尺的振动台试验。试验采用柔性容器这一较新的技术较好地模拟了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变形。此外,为解决模型与原型难以较好相似的问题,模型中尝试采用了在基础底板施加竖向力、在结构上附加阻尼器等措施。通过大量激振试验,对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地震反应性态、柔性容器的效果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柔性容器能够较好地解决模型试验的边界问题,刚性桩复合地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桩身应变在地震作用下均未达到极限值,上部结构特性对桩身变形有一定影响,振动使土体对基础的约束减弱,但对桩的约束增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地埋管道与土相互作用平面分析与计算方法
刘全林
null    2007, 28 (1): 83-88.  
摘要1468)      PDF(pc) (4764KB)(1224)    收藏
地埋管道上实测的土压力并不是按现行计算方法假定形状分布的,其分布形式与管土的相对刚度及施工埋设方式密切相关。为此,依据现场实测和模型试验得到的地埋管道受力特征,在平面应变条件下,采用建立的管-土相互作用分析Vlazov模型来模拟管-土之间的相互作用,考虑管道不同的埋设条件、管周的不同充填介质及管-土相互作用引起的土压力状态等情况,建立了地埋管与土相互作用平面问题的传递矩阵分析法。并设计了可视化计算机软件,实现了计算手段的创新。运用此软件对现场埋管工程作了分析计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所建立的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湿度应力场理论的证明
白 冰,李小春
null    2007, 28 (1): 89-92.  
摘要1648)      PDF(pc) (389KB)(1241)    收藏
在某些工作环境下,多孔介质中流体同固体骨架之间可能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吸附就是各种相互作用的表观现象之一。各种相互作用都伴随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吸附引起的固体骨架的膨胀是由于固体和流体之间复杂的能量转化或转移引起的,在此认识基础上,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建立本构方程的一般方法出发,将湿度(吸附量)当作系统的状态变量,对缪协兴提出的湿度应力场理论作了严格证明,并详细分析了该理论模型的适用条件及其力学意义。认为湿度应力场本构模型同经典弹性本构模型一样,确定了一种理想物质模型,它也只是实际材料本构关系的一种理想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水泥土细观破裂过程的损伤本构模型
陈四利 ,宁宝宽,鲍文博 ,金生吉
null    2007, 28 (1): 93-96.  
摘要1875)      PDF(pc) (432KB)(1210)    收藏
根据对饱水环境中水泥土力学特性的宏观试验和细观破裂过程试验研究,建立了水泥土细观孔隙损伤变量和损伤本构模型,该水泥土的损伤变量不仅与水泥土的初始损伤有关,而且与水泥土微小孔隙中的孔隙水的密度有关,所建立的损伤本构模型与饱水情况下水泥土的单轴压缩试验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水泥土细观孔隙损伤本构模型与试验值基本吻合,很好地描述了水泥土的损伤演化特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探讨
张黎明 ,郑颖人 ,王在泉 ,王建新
null    2007, 28 (1): 97-101.  
摘要1947)      PDF(pc) (518KB)(2067)    收藏
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应用于隧道的稳定性评价。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得的安全系数与潜在滑动面,不仅可以评价隧道的稳定性和设计的合理性,还可以对支护参数和施工工艺提出改进建议。计算表明,泊松比? 的取值对塑性区范围影响很大,但对安全系数基本上没有影响;围岩等级越高,达到破坏状态时围岩的塑性区范围越大,破坏区却越小,安全系数越高;上覆岩体增厚,同类围岩塑性区范围和最大塑性应变值都增大,而安全系数减小。破坏时围岩等级高的隧道塑性区大,围岩等级低的反而小,因此,单纯根据塑性区范围大小来评判隧道的安全性是值得商榷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中导洞坍方数值分析与处治
李志勇 ,晏 莉 ,阳军生
null    2007, 28 (1): 102-106.  
摘要1724)      PDF(pc) (6399KB)(1377)    收藏
某连拱隧道在中导洞施工时出现坍方。针对该隧道的工程实际情况,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采用FLAC软件模拟了隧道施工力学行为,从围岩塑性区分布、位移情况以及锚杆和混凝土衬砌内力分布情况分析了隧道变形和坍塌发生的原因,并且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有效地处治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膨胀性泥岩应力-应变关系的试验研究
李杭州 ,廖红建,孔令伟,冷先伦
null    2007, 28 (1): 107-110.  
摘要2601)      PDF(pc) (655KB)(1631)    收藏
通过应变控制式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测定并分析了膨胀性泥岩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强度变化特性,结果表明,膨胀性泥岩的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软化型,泥岩中的裂隙结构面等是影响泥岩强度的重要因素,说明了膨胀性泥岩不同的破坏模式对应着不同的应力-应变曲线;还说明了峰值强度、残余强度以及残余强度比是随围压的变化而变化的;孔隙水压力变化分为3个阶段。通过控制不同的剪切速率的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和分析了应变率对应力-应变关系、强度变化特性以及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软岩高边坡开挖变形规律的物理模拟研究
肖克强 ,周德培,李海波
null    2007, 28 (1): 111-115.  
摘要2138)      PDF(pc) (600KB)(1389)    收藏
软岩边坡失稳破坏与卸荷应力引起的坡体变形、蠕变与降雨有关,正确确定其对坡体变形的影响是合理设置加固支挡结构的关键。通过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软岩高边坡在开挖及降雨时坡体的稳定性及变形变化规律,分析支挡结构对边坡变形的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开挖过程中及时地施加支挡结构,可以减小施工期间坡体的变形;同时,支挡结构可以有效地抑制坡体的蠕变变形,特别对坡体中下部的蠕变变形抑制效果更显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双层竖井地基半透水边界固结分析
刘加才,施建勇,赵维炳,宰金珉
null    2007, 28 (1): 116-122.  
摘要1768)      PDF(pc) (568KB)(1195)    收藏
在现有双层竖井地基固结理论基础上,对双面半透水边界下的固结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相应的固结解答。将该解答编制成应用程序,对一算例进行了参数分析,以了解双层竖井地基半透水边界的固结特性。算例分析表明,半透水边界对竖井地基的固结影响较大:半透水参数(Rt,Rb)越大,则整个系统的孔压消散越快;半透水参数对与其相邻的土层的固结影响要比远离其边界的土层的固结影响大得多;按变形定义和按孔压定义的平均固结度两者的差别受半透水边界参数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P波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扩展作用研究
陈 明,卢文波
null    2007, 28 (1): 123-126.  
摘要1731)      PDF(pc) (432KB)(1115)    收藏
根据断裂动力学理论及弹性P波与裂缝相互作用的分析,利用混凝土的动态断裂韧度,研究了大体积混凝土深层或贯穿裂缝在爆炸应力波P波作用下的扩展,得到了含裂缝混凝土的安全质点振动速度,并讨论了P波频率及其入射角对安全质点振动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率越低、入射角越大的应力波对混凝土裂缝的扩展作用越大,频率为10 Hz垂直入射条件下,混凝土裂缝不扩展的安全质点振动速度仅为0.95 cm/s,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中规定的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闸墩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振速5 cm/s有较大差距,含裂缝混凝土更加容易被破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硬化模型描述软化响应扰动状态理论合理性细观分析
郑建业,葛修润,孙 红
null    2007, 28 (1): 127-132.  
摘要1706)      PDF(pc) (512KB)(1455)    收藏
对基于硬化模型建立的扰动状态理论(DSC)做细观分析。扰动状态理论允许利用硬化模型得到软化响应。利用硬化土和软化土的宏观剪切实验与同时进行的细观CT实时实验结果对照,指出土体的硬化响应或软化响应与相应CT数统计值变化规律的协调关系,说明扰动状态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合理性。硬化或软化材料CT数统计值变化规律的差异对应着扰动因子的叠加与否。提出一个新的扰动因子演化方程,演化方程以材料试件各扫描层CT数方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自变量,相应算例显示新演化方程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岩盐水溶开采沉陷新概率积分三维预测模型研究
任 松,姜德义,杨春和,蒋再文
null    2007, 28 (1): 133-138.  
摘要1654)      PDF(pc) (521KB)(1379)    收藏
开采沉陷的准确预测是减小和杜绝开采沉陷灾难发生的前提,传统概率积分法难以应用于岩盐水溶开采复杂条件下的地表沉陷预测。因此,充分考虑上覆岩层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可能表现出来的各向异性、岩盐溶腔的不规则性,建立了新概率积分三维预测模型;并从力学角度,对三维预测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模型参数与上覆岩层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该模型能够对复杂地质条件和不规则采空区引起的地表沉陷进行较为准确地预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饱和土中单桩复合地基上块体的速度导纳特性分析
宋春雨,陈龙珠,王国才
null    2007, 28 (1): 139-144.  
摘要1822)      PDF(pc) (545KB)(993)    收藏
根据饱和土弹性波动方程,建立了饱和地基轴对称竖向振动问题的一种有限元-无限元耦合解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其精度应用Lamb问题的理论解来进行检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地基土的渗透性对单桩复合地基上块体竖向振动速度导纳的低频特性及共振频率影响甚微,但会使高频下的速度导纳幅值有所增大。该方法对饱和土中单桩复合地基动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结构变位规律研究
李家平,李永盛,王如路
null    2007, 28 (1): 145-150.  
摘要2236)      PDF(pc) (683KB)(1665)    收藏
采用室内相似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某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变位问题进行了研究。相似模型的几何相似常数为1:100,体积力相似常数为1:1.325。数值模拟取相似模型试验条件,土体服从摩尔-库仑准则,锚碇和围护结构视作弹性体,选用模型试验相似材料实际参数。研究表明,软土中锚碇结构的变位随锚拉力变化的规律为:在锚拉力作用下,锚碇不仅向前水平位移,而且产生前端下沉、后端隆起的刚体转动,变位随锚拉力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大。锚碇基础下部地基加固、锚碇基坑围护结构以及锚碇周围土体对提高锚碇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基于?-SVR和GA的初始地应力场位移反分析方法研究
余志雄,周创兵,陈益峰,李俊平
null    2007, 28 (1): 151-156.  
摘要2055)      PDF(pc) (520KB)(1626)    收藏
基于一种改进的支持向量机(?-SVR)和改进的遗传算法(GA),提出一种初始地应力场位移反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正交设计方法安排较少次数的正分析方案,用?-SVR对正分析中测点位移值与参数构成的样本集进行学习,建立参数取值与观测点测值的非线性隐式方程;采用确定性或随机反分析的思路确定反分析的优化目标函数,并利用GA搜索最优参数取值。采用?-SVR方法建立的参数取值与位移量测点测值的非线性隐式方程,能够以很高的精度拟合和预测不同参数取值时的观测点测值,因此,可以用该隐式方程代替正分析,减少计算量;采用改进的GA方法能够准确搜索到最优参数;搜索到的最优参数值与理论值相当吻合。算例表明,基于?-SVR和GA的初始地应力场位移反分析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初始地应力场位移反分析方法,可以广泛用于初始地应力场确定性反分析和随机反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利用潘家铮极值原理与和声搜索算法进行土坡稳定分析
李 亮,迟世春,林 皋,褚雪松
null    2007, 28 (1): 157-162.  
摘要1853)      PDF(pc) (3969KB)(1140)    收藏
基于潘家铮极大极小值原理,结合和声搜索算法提出了一种土坡稳定分析的新方法。对给定的滑动面,利用和声搜索算法寻找出能使该滑动面具有最大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内力分布,其间可以考虑土条发生局部破坏后的内力调整过程。同样利用和声搜索算法搜索出土坡最危险的滑动面。将该法应用于简单土坡、复杂土坡的稳定分析中,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证明了新方法的合理和适用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交河故城瞭望台保护加固技术
孙满利,王旭东,李最雄,梁收运,张 鲁
null    2007, 28 (1): 163-168.  
摘要1683)      PDF(pc) (1599KB)(1882)    收藏
交河故城遗址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瞭望台是交河故城内重要建筑遗址,它的主要病害是表面风化、裂隙密布、洞顶失稳。在分析病害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生土遗址保护加固的几个关键技术,对掏蚀深度相对于悬挑土体厚度较小的土遗址,当基础掏蚀深度小于块体宽度的30 %时,可不采用砌补技术,只进行表面防风化处理;可选择竹木锚杆、PS-C浆液灌浆加固生土遗址,锚杆的单位锚固力可采用5 kN/m;采用新奥法加固洞顶可较好地保持文物原貌;西部干旱地区采用PS材料对土遗址进行防风化加固时应采用低浓度(小于5 %)、多次渗透的方式,迎风面渗透次数应不少于3遍,背风面应达4~5遍,并应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工程实践检验表明,这些保护技术取得了理想的加固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一种基于平面地质图的复杂断层三维构建方法
侯卫生,吴信才,刘修国,陈国良
null    2007, 28 (1): 169-172.  
摘要1265)      PDF(pc) (478KB)(1871)    收藏
在分析平面地质图数据特点的基础上,为准确表达复杂断层的空间几何形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引入了由地质形体的轮廓线构建而成的线框架模型概念;修正了边界表示法模型有效构建的基本条件;从地层与断层之间的关系角度详细阐述了有效构建线框架模型的方法;提出了以线框架模型为基础的断层面整体构建技术思路,解决了复杂断层面三维构建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城区渗流场中建筑物间缝隙有限元简化分析方法
骆冠勇,曹 洪,房营光,范 雨
null    2007, 28 (1): 173-178.  
摘要2107)      PDF(pc) (1152KB)(1105)    收藏
为解决城区渗流场中缝隙多、区域的大尺度与物体的小尺寸相差了几个数量级,有限元分析上存在的困难,根据缝隙流动的解析解,经适当地简化,将缝隙附近的渗流场分为缝外区和缝内区两部分,将缝外区流动简化为一个半径为半缝宽的井流,缝内区流动简化为一个均匀流。引入附加阻力系数,考虑缝隙出入口附近的由于过水断面突然变化而引的局部水头损失,并得到附加阻力系数的表达式。利用该式,结合渗流场中井点水头的修正公式,得到了能有效模拟渗流场中建筑物间缝隙的修正线单元公式。利用该线单元编制了相关程序模拟城区渗流场中的缝隙,使得缝隙出入口处的网格尺寸为缝隙两边的建筑物边长1/3~1/4时就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避免了区域性渗流场中小尺寸物体的网格划分问题,通过算例验证了该公式的精度和边界适应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土石混合料的工程综合分类法研究
董 云,柴贺军
null    2007, 28 (1): 179-184.  
摘要1444)      PDF(pc) (459KB)(1753)    收藏
随着土石混合料越来越广泛地被道路、堤坝、基础等工程采用,快速、准确地预测其抗剪强度指标不仅有利于设计、计算,也有利于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压实方法的选择。土石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本质上是由颗粒的性质和其内部结构决定的,而现有的土石混合料的分类多从颗粒粒径和含量进行分类,无法从分类上判断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通过室内击实试验、颗粒分析试验、剪切试验,结合非线性的分形几何学原理,对土石混合料进行以工程应用为目的的分类研究,提出了以岩性、含石量和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分形为分类指标的土石混合料工程综合分类法,将土石混合料按3个层次划分为24类,并由试验指出不同类别土石混合料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该综合分类法分类指标简单,指标确定方便,易于实际应用,并可根据分类预测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含软弱夹层岩体质量评价研究
王明华,白 云,张电吉
null    2007, 28 (1): 185-187.  
摘要1606)      PDF(pc) (373KB)(1444)    收藏
工程岩体质量评价实质就是应用工程地质类比法进行围岩稳定性评价。BQ分类作为国标,具有普适性。针对含软弱夹层岩体的力学特性,探讨了如何以BQ分类为基础,经过适当修正以建立合适的围岩质量评价体系。结合西南某大型水电站地下厂房区围岩岩体结构特征,进行了洞室围岩质量评价,其结果与RMR分类系统判别结果基本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半无限介质内异质体方位探测数值研究
柴华友,卢应发,李 祺,刘明贵
null    2007, 28 (1): 188-192.  
摘要1285)      PDF(pc) (2501KB)(991)    收藏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地下异质体对波散射,分析了散射波对表面波相速度影响,结果表明:由相速度曲线扰动难以有效确定异质体方位。在表面波场中,散射波能量相对较小,不易辨别,以振源为中心,在测线上对称布置一组测点,通过两侧测点质点响应曲线比较,得到表面散射波场。在表面散射波场中,散射瑞利波是主要的,由散射瑞利波走时随测点位置变化可判断地下异质体的方位。最后,给出地下异质体方位测试方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强震区土坝抗震措施研究
米占宽,李国英
null    2007, 28 (1): 193-196.  
摘要1599)      PDF(pc) (609KB)(1250)    收藏
国内大量建于20世纪50~70年代的土坝,坝体施工质量普遍较差,且坝基为密实度较低的粉砂土。在地震作用下极易液化,为此必须开展地震动力安全性性评价,并研究相应的抗震工程措施。针对庆安水库,通过对混凝土连续墙、振冲碎石桩和抛石压重3种常用抗震加固方案的分析,推荐了土坝抗震加固的合理工程措施,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使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加筋及灌浆联合处理软土地基在路基加宽中的应用和分析
付海峰,闫澍旺,舒晓武
null    2007, 28 (1): 197-200.  
摘要2364)      PDF(pc) (958KB)(1173)    收藏
提出了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路基注浆+桩支撑”系统的复合地基,并运用于软土地基上路基加宽。采用弹塑性有限元程序分析比较了路堤在加桩和不加桩情况下的沉降大小、不均匀沉降以及土体中的应力水平;特别是桩-土相互作用的计算分析与实测资料的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些相关结论,从而为工程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无网格法中节点非均匀自动布置及背景网格生成
刘红生,杨玉英,李 晶
null    2007, 28 (1): 201-205.  
摘要1357)      PDF(pc) (462KB)(1439)    收藏
针对形状复杂的区域,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间距函数的非均匀节点自动布置和背景网格的生成算法。该算法对不规则区域适应能力强,节点可任意加密,无需人工干预,且有实现简单、耗时少等特点。这些自动布置的离散节点可直接用于无网格数值计算。用所布置的节点进一步生成背景网格简单易行且高效,生成的背景网格还可直接用来进行后置处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滑坡演化的逐代遗传模型
童志怡,陈从新,肖国峰
null    2007, 28 (1): 206-209.  
摘要1951)      PDF(pc) (446KB)(1188)    收藏
根据滑坡位移随时间逐次变化的规律,建立滑坡位移演化的逐代遗传模型,求解滑坡每代的位移和稳定系数。在此基础上对沪蓉西高速公路湖北宜昌-恩施段古树屋滑坡的位移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的位移计算值结果较为理想,且简单可行,并通过对稳定系数的研究提出了滑坡稳定性判断的一个新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体系
路德春,姚仰平,邹 博
null    2007, 28 (10): 2009-2016.  
摘要2011)      PDF(pc) (741KB)(1380)    收藏
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用一个表达式统一描述各种材料在 平面及子午面上的非线性强度特性,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非线性强度理论系统,使非线性强度理论从适用于某一类特定材料的单一非线性强度理论发展到可以适用于众多不同材料的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完善了强度理论体系。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包含了一系列现有的和可能有的单一非线性强度理论,如Mises准则、SMP准则等。利用土、岩石和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验证了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适用于多种材料的优越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