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 岩土力学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月刊,1979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主编:孔令伟
    编辑:《岩土力学》编辑部
    ISSN 1000-7598 CN 42-1199/O3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目录列表
2017年, 第38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7-11-10
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不同初始卸荷水平对深埋砂岩力学特性影响规律试验研究
刘新荣,刘 俊,李栋梁,何春梅,王子娟,谢应坤,
. 2017 (11):  3081-3088.  DOI: 10.16285/j.rsm.2017.11.001
摘要 ( 779 )   PDF(604KB) ( 766 )  
深部岩石开挖等工况诱发的不同初始卸荷水平对其力学特征影响明显,基于对砂岩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和不同初始卸荷水平的三轴卸荷试验,研究了高应力加、卸荷条件下砂岩的强度、变形及扩容特征。研究发现:在同一初始围压条件下,初始卸荷水平越高,围压降低的越小,岩样达到破坏所经历的卸围压过程越短。随着初始围压的增大,不同卸荷水平下的统一围压降参数 基本是增加的,表明在高应力状态岩样需要更大的围压卸荷量才会破坏。随初始卸荷水平的提高,凝聚力 呈指数关系增长,内摩擦角 呈多项式关系减小。卸围压的两个阶段,侧向应变增量 都比轴向应变增量 大,表现为明显的侧向扩容。初始卸荷水平越低,其最大剪胀角越大,扩容效应越明显。扩容指标 与围压呈幂函数型关系,与初始卸荷水平呈二次函数关系。基于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对不同初始卸荷水平作用的砂岩的摩尔-库仑准则表达式进行了修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吹填软土CU三轴剪切应力松弛特性试验研究
杨爱武,于军东,齐杰杰,
. 2017 (11):  3089-3094.  DOI: 10.16285/j.rsm.2017.11.002
摘要 ( 648 )   PDF(505KB) ( 586 )  
应力松弛与蠕变二者机制不同,不能简单复制。CU三轴剪切试验可以对许多工况进行模拟,而这些工况中可能包含了一定程度的应力松弛现象,由应力松弛导致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天津滨海吹填软土具有显著的流变特性,以天津滨海吹填软土为研究对象,使用WF应力路径三轴仪,对土样进行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应力松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力松弛过程可分为快速、慢速和稳定3个阶段;一定范围内,应力松弛速率随初始松弛应变增大而增大;偏应力与时间对数之间存在近似线性关系;应力松弛对总抗剪强度指标几乎无影响,但使有效黏聚力 减小,有效内摩擦角 增大。最后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和拟合,推导并验证了能够反映吹填软土应力松弛特性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模型。其研究结果对天津滨海吹填软土的流变性进行了补充,可为相关工程事故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P-CCNBD试样测定岩石动态扩展韧度和观察动态止裂现象
张 盛,鲁义强,王启智,
. 2017 (11):  3095-3105.  DOI: 10.16285/j.rsm.2017.11.003
摘要 ( 579 )   PDF(1882KB) ( 992 )  
关于动态断裂的全过程,包括动态起裂、扩展和止裂的报道在科学文献中受到日益增长的关注。研究岩石的动态扩展和动态止裂,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径向冲击大直径( 160 mm)的预裂人字形切槽巴西圆盘(pre-cracked chevron notched Brazilian disc——P-CCNBD)试样的试验,测定了大理岩的I型动态扩展韧度,而不仅是动态起裂韧度。确定的方法是试验―数值―解析法,而不是通常的准静态法,因为,大尺寸试样在动态试验中不满足应力平衡条件。裂尖起裂时刻和裂纹扩展速度采用应变片和裂纹扩展计监测;将有关试验数据,包括霍普金森压杆施加在试样上的的动态荷载输入有限元程序,对P-CCNBD进行三维动态数值模拟,再结合普适函数的半解析修正,得到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时间历程。结果表明,P-CCNBD大理岩试样的动态起裂韧度随加载率的增大而增大,试样的动态扩展韧度略低于动态起裂韧度,且扩展韧度随裂纹扩展速度的加快而增大。此外,对裂纹扩展速度振荡和扩展路径曲折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了P-CCNBD试样实现动态止裂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界面滑移脱黏的锚杆合理锚固长度研究
李怀珍,李学华,
. 2017 (11):  3106-3112.  DOI: 10.16285/j.rsm.2017.11.004
摘要 ( 573 )   PDF(527KB) ( 530 )  
为确定煤巷不同围岩条件下锚杆的合理锚固长度,基于锚固剂-围岩界面滑移脱黏失效模式,推导出弹性阶段锚杆极限承载力、界面剪应力分布计算公式。在分析锚固剂-围岩界面发生滑移脱黏发生条件基础上,提出既安全经济,又能充分发挥围岩可锚性和锚杆材质性能的锚杆合理锚固长度确定原则,分析了合理锚固长度的影响因素和设计流程。研究表明,锚杆弹性极限承载力主要受锚固剂-围岩界面抗剪强度 影响,界面剪切刚度 是临界锚固长度的关键控制因素。短锚拉拔试验测取的不同围岩条件下界面参数 、 ,可为锚杆设计载荷、合理锚固长度设计提供指导。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锚固剂-围岩界面滑移脱黏设计的锚杆锚固长度与目前煤巷锚杆采用的锚固长度基本一致,验证了锚杆合理锚固长度计算方法与设计流程的可行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颗粒形状对人工模拟堆石料强度和变形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杨 贵,许建宝,孙 欣,唐晨景,
. 2017 (11):  3113-3118.  DOI: 10.16285/j.rsm.2017.11.005
摘要 ( 570 )   PDF(716KB) ( 737 )  
颗粒形状对堆石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有着明显的影响。采用水泥净浆浇筑方法,制备了相同体积不同形状的粗颗粒近似模拟堆石料颗粒。通过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围压条件下颗粒形状对人工模拟堆石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形状对人工模拟堆石料的强度和剪胀特性有影响,随着颗粒球度的增大,人工模拟堆石料峰值强度增大,低围压下剪胀特性越明显;极限应力比随着颗粒球度的增大而减小;初始切线模量和切线体积模量随着颗粒球度的增大而增大;初始内摩擦角受颗粒球度影响较小,内摩擦角增量受颗粒球度的影响相对较大,随着颗粒球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含脆硬夹层盐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郝铁生,耿毅德,陈跃都,
. 2017 (11):  3119-3126.  DOI: 10.16285/j.rsm.2017.11.006
摘要 ( 510 )   PDF(785KB) ( 582 )  
为研究夹层特征变化对含夹层盐岩力学特性及破坏的影响,克服了现场取样的困难,利用自行压制的含夹层盐岩,在试验室进行了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夹层和盐岩之间的变形差异对含夹层盐岩的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特性参数有重大影响。单轴压缩条件下,含夹层盐岩破坏均为由夹层扩展至盐岩的轴向劈裂;含夹层盐岩强度随夹层厚度的增加趋于降低;含双夹层盐岩强度低于含单夹层盐岩;夹层倾角的存在会对含夹层盐岩的强度、弹性模量有削弱作用,并且破坏形式属于滑移和劈裂的综合。三轴压缩条件下,含夹层盐岩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载荷变形量均低于纯盐岩;纯盐岩为侧向膨胀破坏,没有明显的破裂面,而含夹层盐岩中的泥岩夹层部分表现为剪切破坏的特征,盐岩层部分为侧向膨胀。其研究结果为层状盐岩储库的建造和运营提供了有力的试验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吹填人工岛地基钙质粉土夹层的渗透特性研究
王新志,王 星,胡明鉴,朱长歧,孟庆山,汪 稔,
. 2017 (11):  3127-3135.  DOI: 10.16285/j.rsm.2017.11.007
摘要 ( 663 )   PDF(839KB) ( 795 )  
南海吹填钙质土地基中含有多层粒径小于0.075 mm的细颗粒钙质粉土夹层,这些粉土夹层的渗透性对人工岛地下淡水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室内变水头试验研究了钙质粉土渗透系数与干密度、初始含水率之间的相关性,论证了Samarasinghe与Mesri公式在计算钙质粉土渗透系数上的可靠性;通过静态氮吸附试验对渗透试验前、后钙质粉土的孔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钙质粉土的渗透系数在初始含水率相同时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干密度相同时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且在饱和时渗透系数达到最大;Samarasinghe与Mesri公式对钙质粉土渗透系数的计算具有较高精度;钙质粉土为大孔材料,渗流作用下使更多的微孔和介孔转变为大孔,孔隙类型以一端开口的均匀圆筒形孔为主。研究成果可为南海的人工吹填岛地下水渗流场的计算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字形内隔板对桶形基础各单向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分析
肖 忠,葛博睿,王元战,王 琰,
. 2017 (11):  3136-3144.  DOI: 10.16285/j.rsm.2017.11.008
摘要 ( 559 )   PDF(941KB) ( 545 )  
为了研究十字形内隔板对吸力式桶形基础各单向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分别建立了软土地基上带十字形内隔板和不带内隔板的吸力式桶形基础及实心圆形基础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位移加载法对3种基础在不同基础埋深比和土体剪切强度时的各单向承载力进行了大量的有限元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软土地基的剪切强度均一时,吸力式桶形基础的各单向承载力基本不受内隔板的影响,3种基础的破坏模式基本相同;当软土地基的剪切强度不均一时,在深径比较小时,十字形内隔板可明显提高桶形基础承受力矩和水平荷载的能力(尤其是力矩承载力),其提高效果随着土体剪切强度不均一度指标的增大而增大,且基本等同于实心圆形基础,但对竖向承载力提高不大,剪切强度不均一的软基上埋深比较小的不带内隔板的桶形基础在转角或水平位移加载下的破坏模式和另外两种基础有显著不同。给出了带十字形内隔板的吸力式桶形基础各单向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土拱效应的滑移面间非极限状态土压力解答
李瑞林,周国庆,林 超,赵光思,陈国舟,
. 2017 (11):  3145-3153.  DOI: 10.16285/j.rsm.2017.11.009
摘要 ( 581 )   PDF(561KB) ( 643 )  
深部岩土工程领域面临的井筒、巷道以及硐室等埋深较深结构物,其上方的土体大多处于非极限状态。现有理论很少关注非极限状态的土压力计算,基于此建立了考虑土拱效应的滑移面间非极限状态土压力计算模型。基于主应力旋转理论和简化的抛物线型滑移面,推导了滑移面上的侧向土压力系数;基于大主应力拱假设,采用极限平衡法建立了滑移面间土体中平均竖向应力的微分方程,并给出了解析解答;进一步,采用文中方法和经典理论解答分析了极限状态时滑移面间的土压力并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最后,进行了滑移面间非极限状态土压力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土压力解答能够较好地反映土体内部土拱演化过程中结构物上方及土体内部滑移面间的土压力状态及其与滑移面之间的演化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桩端荷载与地震耦合作用下溶洞顶板的破坏特征及安全厚度计算
黄 明,付俊杰,陈福全,江 松
. 2017 (11):  3154-3162.  DOI: 10.16285/j.rsm.2017.11.010
摘要 ( 635 )   PDF(999KB) ( 591 )  
桩基支撑于溶洞顶板的情况时有发生,研究地震作用下桩端溶洞顶板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相似定理和分离相似设计方法,基于振动台模型试验对顶板厚度及溶洞直径变化下桩端顶板的动力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桩端溶洞顶板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与顶板厚度及溶洞尺寸大小密切相关,一定顶板厚度情况下溶洞尺寸较小时(洞径 , 为桩径)表现为剪切破坏,而洞径较大时(如 )为显著的冲剪破坏,洞径越大,冲切块体积所占比例越大;基于振动台试验得到的岩溶顶板破坏模式,结合拟静力法构建了可考虑岩体特性、地震烈度及桩径大小影响的最小顶板安全厚度理论计算模型。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最小安全厚度相比静力条件下要大,且随地震烈度的增强而增大,相同条件下冲-剪破坏的计算值均大于剪切破坏情况,说明地震环境下溶洞尺寸越大,所需顶板厚度越大。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岩溶顶板安全厚度的计算提供理论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动诱发断层活化导水试验研究
朱光丽,张文泉,张贵彬,王树立,
. 2017 (11):  3163-3172.  DOI: 10.16285/j.rsm.2017.11.011
摘要 ( 730 )   PDF(1562KB) ( 502 )  
华北地区深部开采矿井,高地应力作用下煤层采动诱发断层活化引起的承压水突涌是矿井水害的主要形式之一,借助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台,通过自主设计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以五沟煤矿F13断层为工程背景,研究承压水上煤层开采的覆岩运动破坏形态、底板裂隙发育扩展特征、断层带应力和结构演化规律,再现断层活化导水全过程。以工作面距断层带的距离为时间参照,采动诱发断层活化导水存在4个明显阶段:断层带应力超限屈服、断层带拉裂延展、两盘错动滑移、承压水导升。以承压水沿断层带的导升高度为基准,寻找承压水导升高度的相关性因素:工作面距断层带的距离与导升高度近似呈负线性关系;水压力、断层带宽度与导升高度具有正相关性,试验过程中水压力与导升高度的相关性呈现强-弱-强的变化趋势;根据试验结果和规律设计断层防水煤柱宽度为40 m,现场观察未出现明显突漏水现象、效果良好。研究成果对于揭示断层活化突水机制、指导矿井防治水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菌液注射方式对微生物固化砂土动力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崔明娟,郑俊杰,赖汉江
. 2017 (11):  3173-3178.  DOI: 10.16285/j.rsm.2017.11.012
摘要 ( 555 )   PDF(1014KB) ( 879 )  
微生物固化技术是近年来岩土工程领域兴起的一种新型环保地基处理技术,该技术通过向待固化土体内注入细菌,利用细菌水解尿素,并在引入钙源的条件下,诱导产生碳酸钙晶体以胶结松散土颗粒。在微生物固化过程中,碳酸钙晶体分布的均匀性是目前该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尝试通过在纯菌液中引入0.05 mol/L氯化钙溶液(称为混合菌液)对细菌分布进行人为干预,并基于动三轴试验及扫描电镜测试,对比分析了纯/混菌液、混合菌液及传统纯菌液等注射方式对微生物固化砂土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纯/混菌液注射方式能有效提高微生物固化砂土中碳酸钙晶体分布的均匀性,从而获得碳酸钙含量较高、动弹性模量较大及耗能能力较强的微生物固化砂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埋深储层膏质泥岩蠕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张 玉,王亚玲, 张晓东,李 静,栾雅琳
. 2017 (11):  3179-3186.  DOI: 10.16285/j.rsm.2017.11.013
摘要 ( 561 )   PDF(825KB) ( 706 )  
泥岩作为油气储层常见复杂介质,深部高温、高压环境下蠕变力学特性异常复杂,是引起套管损伤破坏的重要因素。以深部油气藏工程含膏质泥岩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温度为130 ℃、围压为30 MPa作用下三轴压缩和不同应力水平的三轴蠕变试验,结果表明,该泥岩呈非均质性不明显、具有较大塑性压缩和延性扩容变形、峰值强度略低等软岩力学特性;且轴向和侧向峰值应变达1.5%,峰值强度为74 MPa。泥岩力学特性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蠕变应力阀值较低;应力和持时对蠕变特性存在显著影响,低应力、长时间作用下泥岩亦呈现显著的稳态蠕变和加速蠕变破坏;且加速蠕变起始时间随应力增加呈指数降低关系;探讨了泥岩强度损伤和加速蠕变特性,认为泥岩内部蠕变损伤变量可用指数函数予以描述,且加速蠕变变形为应力与时间的二元指数函数。相关成果旨在为深部泥岩油气藏套管工程长期稳定分析及蠕变模型构建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泥土桩加固边坡变形破坏特性及模型试验分析
许胜才,张信贵,马福荣,陈子兴,
. 2017 (11):  3187-3196.  DOI: 10.16285/j.rsm.2017.11.014
摘要 ( 622 )   PDF(1557KB) ( 634 )  
水泥土桩是软土边坡常用的一种较经济的加固结构,但目前对水泥土桩加固边坡的变形破坏特性和抗滑机制认识不清,相应的稳定性评价理论研究较少。建立了一边坡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了离散水泥土桩加固边坡的变形破坏特性,结果发现边坡失稳时,桩-土之间由于变形不协调而产生塑性滑移,强度和刚度都较大的水泥土桩呈S型挠曲变形而发生弯折破坏,未能有效发挥设计要求的抗滑能力,加固边坡最后形成贯通的剪切滑动带而非滑动面。提出了水泥土剪力墙的概念,通过有限元模拟发现,采用水泥土剪力墙加固边坡,因墙-土界面摩擦力的作用,下滑力在剪力墙和边坡滑体之间得到调整,最终促使加固边坡产生整体剪切破坏,有效发挥了剪力墙的抗滑能力。通过桩土复合结构的水平推剪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两能态吸附热理论的煤层瓦斯流动热-流-固多场耦合模型
舒 才,王宏图,施 峰,胡国忠,
. 2017 (11):  3197-3204.  DOI: 10.16285/j.rsm.2017.11.015
摘要 ( 504 )   PDF(851KB) ( 575 )  
为了研究煤层瓦斯流动过程中温度与渗流场和应力场的耦合作用变化规律,引入煤层瓦斯两能态吸附热理论,重新构建煤层温度场控制方程,推导了温度场控制方程中解吸微分热能项的理论求解方法,改进了煤层瓦斯流动的热-流-固多场耦合数学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煤层瓦斯流动过程中吸附解吸、应力场、温度场、渗流场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煤层瓦斯抽采过程中煤层瓦斯流动时的煤层温度、瓦斯压力、煤层渗透率的变化规律;结合已有试验研究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煤层瓦斯抽采过程中,煤层温度下降的快、慢受煤层原始瓦斯含量和压力及煤层渗透率的共同影响,煤层渗透率越大,温度下降越快,煤层瓦斯压力和含量越大,温度下降越快;同时,煤层渗透率随抽采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越靠近钻孔壁面煤层渗透率增加幅度越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压实度和基质吸力对土石混合填料强度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
杨校辉,朱彦鹏,郭 楠,师占宾,冉国良,
. 2017 (11):  3205-3214.  DOI: 10.16285/j.rsm.2017.11.016
摘要 ( 719 )   PDF(899KB) ( 511 )  
针对土石混合料高填方工程分析计算参数和模型确定难题,采用非饱和土三轴仪进行了控制基质吸力和净围压的36个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定量研究了压实度、基质吸力、配合比对非饱和重塑混合料强度变形特性的影响,建立了非饱和压实土抗剪强度、切线变形模量和切线体积模量修正算法表达式。试验结果表明:破坏应力、黏聚力随吸力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增长,吸力变化对有效内摩擦角影响不大;破坏应力与强度参数随压实系数的提高而增大;土石比为4:6的土样破坏应力和强度参数整体略高于2:8的土样,有效黏聚力随粉质黏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配合比和压实系数相同的土样,净围压或吸力越大,试样强度越大,体变逐步由剪缩趋于剪胀;净围压和吸力相同的土样,在相同配合比时,压实系数越高,应变曲线逐渐由应变硬化型向理想弹塑型转变,低净围压下部分土样趋于应变软化型。修正后的非饱和土非线性增量本构关系符合大面积填方工程实际,可用于高填方地基变形计算和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静水应力场中圆形隧道衬砌与围岩间两种接触的黏弹性解析
储昭飞,刘保国,刘开云,孙景来
. 2017 (11):  3215-3224.  DOI: 10.16285/j.rsm.2017.11.017
摘要 ( 592 )   PDF(740KB) ( 549 )  
基于非静水应力场中圆形衬砌隧道围岩与衬砌的弹性复变函数表达,利用黏弹性对应原理推导了隧道衬砌与围岩在光滑接触和完全接触情况下的黏弹性通解。推导中围岩符合黏弹性,衬砌为线弹性,且考虑了衬砌支护滞后效应,得到的理论解适用于所有线弹性元件模型。推导的理论解与以往理论解及数值解较一致。根据解答,假定围岩符合广义开尔文(H-K)黏弹性体时,分析表明,衬砌所受的径向、切向应力、衬砌的环向位移以及轴力弯矩均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大,并收敛于定值;两种接触条件下,围岩的位移、衬砌的应力、位移和内力沿环向分布规律均有较大不同,且随时间增大,二者相差越大。相比已有解析,文中所推导的非静水应力场中衬砌与围岩两种接触下黏弹性解更具普适性,且完全接触下的黏弹性解与深埋圆形衬砌隧道实际情况更为接近。对比两种解析可为实际中衬砌的合理选择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物沉积碳酸钙固化砂土试验研究
孙潇昊,缪林昌,童天志,王呈呈,
. 2017 (11):  3225-3230.  DOI: 10.16285/j.rsm.2017.11.018
摘要 ( 702 )   PDF(618KB) ( 791 )  
砂土固化对增加砂土强度、减小渗透性极为有利,可提高和改善砂土的力学特性。通过培养基L进行菌种繁殖,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细菌生长特性;分析流出液的pH值和Ca2+浓度的内在关系,揭示了固化砂柱的渗透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通过微观结构阐释微生物固化效果,并研究了Ca2+浓度与试样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2 mL细菌母液加入100 mL培养液并在30 ℃、pH为6,150 rpm振动速度的条件下最适宜菌种生长;固化过程中,pH值逐渐降低,而Ca2+浓度则增大;采用0.5 mol/L胶凝液固化效果较好且固化周期短;固化后砂土颗粒间孔隙被生成的碳酸钙填充;试样渗透性最终降低3~4个数量级;流速越小,固化时间越长,固化效果越好;且固化试样破坏模式都是脆性破坏;采用尿素和醋酸钙混合溶液作为胶凝液,更能提高Ca2+利用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层软岩遇水崩解特性试验及其界面模型
潘 艺,刘 镇,周翠英,
. 2017 (11):  3231-3239.  DOI: 10.16285/j.rsm.2017.11.019
摘要 ( 660 )   PDF(869KB) ( 586 )  
红层软岩遇水崩解是引发工程灾害的重要原因。红层软岩遇水崩解缘于水作用下软岩细观成分组构的变化,但目前软岩崩解特性定量表征研究多根据宏观现象,所得到的崩解模型难以对软岩崩解的细观过程进行研究。根据室内软岩静态崩解和软岩碎片浸水试验以及不同浸泡阶段的软岩的成分组构扫描电镜观察试验,揭示了水-软岩界面的细观演化规律:红层软岩的崩解机制缘于软岩碎片间泥质填充区中水-岩界面上的黏土颗粒在水作用下发生水化、扩散和流失致使泥质胶结带缩减,从而引起碎片间凝聚力下降;静水作用下软岩碎片间的凝聚力随时间呈幂函数衰减。在此基础上,利用界面与胶体化学、断裂力学理论,定量表征了软岩中水化黏土颗粒的流失以及软岩碎片间的模式Ⅱ型开裂,建立了软岩遇水崩解的界面模型,进而定量表征了软岩遇水崩解过程。通过对比计算,利用上述所建模型计算的软岩碎片剥落时间和试验观察的软岩碎片剥落时间相近,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数阶导数黏弹性饱和土体一维固结半解析解
解 益,李培超,汪 磊,孙德安,
. 2017 (11):  3240-3246.  DOI: 10.16285/j.rsm.2017.11.020
摘要 ( 524 )   PDF(701KB) ( 700 )  
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引入Kelvin-Voigt本构模型,以描述黏弹性饱和土体的力学行为。对饱和土体一维固结方程和上述分数阶导数Kelvin-Voigt本构方程实施Laplace变换,联立求解得到变换域内有效应力和沉降的解析解。采用Crump方法实现Laplace数值反演,从而获得了物理空间一维固结问题的半解析解,并将其退化到弹性和黏弹性两种经典情形,分析表明,它与经典解析解完全相同,这证明了经典弹性和黏弹性解析解可视为本研究提出分数阶导数黏弹性解的特例。开展了参数研究,即分析了相关各种参数对固结沉降的影响。研究表明,瞬时荷载情形下分数阶导数黏弹性饱和土体一维固结最终沉降量与黏滞系数和分数阶次无关,而不同黏滞系数和分数阶次对固结时间有较大影响。其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黏弹性饱和土体的固结力学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酸腐蚀后灰岩动态压缩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
李光雷,蔚立元,靖洪文,苏海健,张 涛,李 明,
. 2017 (11):  3247-3254.  DOI: 10.16285/j.rsm.2017.11.021
摘要 ( 538 )   PDF(734KB) ( 602 )  
地下水化学腐蚀在岩石圈中广泛存在,而岩体也常因承受动荷载而变形破坏。为探究酸腐蚀后灰岩的动态力学性质,将试样分别在pH=3的NaCl和KHSO4混合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通过核磁共振测试获得了部分试样的孔隙率、孔径分布及成像灰度图,并利用分离式 Hopkinson压杆开展了5种应变率的单轴冲击试验。结果表明:随腐蚀时间增加,灰岩孔隙率从自然状态下的0.26%剧增到3.20%(腐蚀28 d),微孔隙尺度也同步增大;动态抗压强度大幅劣化(30.3%),并可根据下降速率区分为2个阶段,而其弹性模量和比能量吸收值则随时间呈指数衰减。自然状态和腐蚀后灰岩的应变率响应规律基本一致:随应变率增大,破坏模式由典型的劈裂破坏向拉剪混合、剪切破坏过渡,直至粉末状破坏;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近似线性增加,但自然状态下二者对应变率的敏感程度较腐蚀后强烈。酸腐蚀对灰岩动态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在工程实践中应加以考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透水桩与不透水桩组合型复合地基固结解析分析
于春亮,张爱军,赵庆玉,王毓国
. 2017 (11):  3255-3260.  DOI: 10.16285/j.rsm.2017.11.022
摘要 ( 592 )   PDF(699KB) ( 598 )  
在深厚软土地基处理中,联合使用透水与不透水桩,既可以加速地基固结,又能较大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基于轴对称固结模型,并考虑透水桩的体积压缩,建立了透水与不透水桩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固结微分方程,利用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得到了外部荷载瞬时施加情况下的地基固结解析解,并将该解与现有解析解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其合理性;同时,对桩的扰动效应、井阻效应、压缩模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结果表明:不考虑透水桩体积变化将高估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减小透水桩的井阻效应和施工扰动效应,增大置换率及桩体模量,将加快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实际工程中可以从这些方面减少地基的工后沉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环荷载下土体变形特性研究
浦少云,饶军应,杨凯强,黄质宏,李永辉,陈泽南,李 勤,刘汉卿,
. 2017 (11):  3261-3270.  DOI: 10.16285/j.rsm.2017.11.023
摘要 ( 918 )   PDF(813KB) ( 795 )  
为研究循环荷载下土体变形特性,基于已有的分数阶黏壶构建循环荷载下分数阶黏壶,并将其替换为西原模型黏塑性体中的常值黏壶,建立了可描述循环荷载下土体变形规律的分数阶西原模型。当循环荷载应力幅值大于土体临界应力幅值时,模型为反映土体破坏型变形规律的分数阶西原模型;反之,则为反映土体稳定型、临界型变形规律的广义Kelvin模型。采用应力分解法,将循环荷载分解为一个静力荷载和一个平均应力值为0的循环荷载,基于流变力学理论给出了静力作用下基于该模型的流变本构方程,再根据黏弹性力学理论构建了交变应力作用下基于该模型的动态响应本构方程,将已获得的土体流变本构方程与动态响应本构方程叠加,得到新的土体本构方程。结果表明:与既有的试验结果相比,基于分数阶西原模型所建立的本构方程可较好描述循坏荷载下土体各种类型的变形特征,对土体各类型变形曲线的拟合效果较好,拟合系数均在0.90以上,且模型参数值随循环荷载动应力幅值的增大而以幂函数形式减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土工程研究
考虑非饱和渗流与增湿膨胀下的膨胀土隧道稳定性分析
郑俊杰,郭震山,崔 岚,张 军,
. 2017 (11):  3271-3277.  DOI: 10.16285/j.rsm.2017.11.024
摘要 ( 925 )   PDF(825KB) ( 1031 )  
降雨入渗条件下,膨胀土的非饱和渗流与膨胀效应会降低隧道稳定性,研究两者对围岩变形与结构受力的影响非常必要。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根据其内置的渗流与温度场模块分别模拟降雨条件下的非饱和渗流过程与膨胀土增湿膨胀过程。通过编制相关FISH语言程序,考虑了膨胀土隧道非饱和渗流过程中基质吸力变化、土体软化和膨胀效应的影响。以某浅埋膨胀土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了降雨入渗时间、渗透与膨胀系数对膨胀土隧道围岩变形及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膨胀土隧道在降雨入渗过程中,围岩水平应力增大明显,而垂直应力变化不大;支护结构逐渐由竖向挤压变形转变为水平挤压变形;土体渗透和膨胀系数对支护结构受力影响很大,当渗透和膨胀系数增加到一定值后,衬砌弯矩显著增大,隧道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幅降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隧道正交穿越滑坡体的安全距离及稳定性分析
张治国,徐晓洋,姜蕴娟,赵其华,
. 2017 (11):  3278-3286.  DOI: 10.16285/j.rsm.2017.11.025
摘要 ( 988 )   PDF(1101KB) ( 501 )  
在滑坡地段修建隧道时,隧道穿越位置对滑坡体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目前,研究者较多针对隧道开挖问题或者滑坡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单独研究,而将两类工程问题联合起来进行理论研究还不多见。基于滑移线理论推导的隧道开挖对围岩扰动范围公式,结合隧道上部松动岩体的分析,得出隧道正交穿越滑坡体的最小安全下穿距离的解析表达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基于Sarma法,对隧道上方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应的安全系数。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正交穿越滑坡的多个工况进行了实例分析,通过对隧道围岩塑性区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成果可为滑坡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层状非均质性对CO2在盖层中迁移泄漏规律的影响
高 帅,魏 宁,李小春,雷宏武,刘明泽,
. 2017 (11):  3287-3294.  DOI: 10.16285/j.rsm.2017.11.026
摘要 ( 572 )   PDF(936KB) ( 618 )  
盖层密封性能对CO2地质封存工程的容量、经济性、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盖层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状非均质特点,而这种层状非均质特点直接影响CO2在盖层中的迁移与泄漏过程,从而影响盖层的密封性能。现有研究考虑了各向同性的非均质性对盖层密封性能的影响,但并未针对层状非均质性盖层展开相应的研究。建立了考虑孔隙度、渗透率和毛管压力参数变化关系的均质、非层状非均质和层状非均质3种盖层地质模型,并采用TOUGH2对统一边界条件的不同地质模型开展了数值模拟对比研究,分析了CO2进入盖层、盖层内迁移和穿透盖层而形成缓慢泄漏的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3种模型中,自由态CO2饱和度分布与孔隙度、渗透率的分布基本一致;与均值模型相比,非层状非均质性会加速CO2在盖层中的迁移,而层状非均质性将会阻碍CO2在盖层中的迁移,增加穿透时间;与均质模型和非层状非均质模型相比,层状非均质模型将会大大降低CO2的穿透盖层以后的泄漏速率和泄漏总量。针对建模和数值模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盖层地质建模过程中的一些局限性。其结果为更加客观和定量地评价CO2在盖层内迁移规律及泄漏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软土区基坑预降水引起支护墙侧移的典型参数影响研究
曾超峰,薛秀丽,郑 刚,
. 2017 (11):  3295-3303.  DOI: 10.16285/j.rsm.2017.11.027
摘要 ( 523 )   PDF(1145KB) ( 680 )  
基于天津地区透水层和弱透水层交替出现的场地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大量数值计算与工程实测对比,结合非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预降水时间t、预降水深度 、基坑长宽L, 基坑宽度b等参数对基坑预降水过程中支护墙侧移发展的影响规律。随t延长,最大支护墙侧移 呈增长速率不断减小的非线性增长,在预降水刚开始的几天内,支护墙侧移即可占据其预降水过程中稳定侧移的很大比重。其次, 对 及支护墙悬臂侧移深度 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总的来说, 及 均随 增大而增大,具体地,当 达到场区第2透水层前(后), 随 的线性增长比例较小(大),当 达到场区深厚弱透水层厚度一半之前(后), 的增长接近于(明显快于) 的增长。另外,对于同一宽度b基坑,当基坑长度L达到一定程度后,预降水引起的基坑长度方向边角效应总是发生在基坑两侧距离坑角某一确定范围之内,在预降水过程中,若支护墙变形需要严格控制时,可通过布置横隔墙,使得相邻横隔墙间距 与b之比在4以内,或 / 在3.7以内,利用基坑边角效应减小预降水引起的最大支护墙侧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温冻土区U型块石路基长期降温效果及变形特征研究
刘明浩,牛富俊,林战举,罗 京
. 2017 (11):  3304-3310.  DOI: 10.16285/j.rsm.2017.11.028
摘要 ( 502 )   PDF(1000KB) ( 632 )  
U型块石路基作为块石护坡与块石基底两种结构路基的组合,同时也作为青藏铁路的一种主要补强措施,其在高温冻土区的长期降温效果备受关注。基于长期的现场监测资料,对青藏铁路楚玛尔河高温冻土区一处U型块石路基的长期降温过程、降温机制以及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U型块石路基表现出持续稳定的降温效果,路基下部多年冻土上限附近降温明显,上限抬升迅速,且进入稳定状态。基底块石层底、顶板温差存在明显冷暖季差异。阴坡侧块石层每年1月至3月初为相对强烈自然对流期,阳坡侧相对缩短半个月时间。受工程热扰动影响,深层的多年冻土在经历2~3年升温过程后,呈现显著的降温过程。路基变形整体表现为较小的沉降量,变形主要来源于早期路基下部高温冻土层的压缩变形。总之,U型块石路基在高温冻土区表现出长期有效的降温效果,变形量有限且已趋于稳定,路基整体稳定性可以得到保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层地基中单桩竖向承载力鲁棒性设计
张 峰,周 峰,王旭东,
. 2017 (11):  3311-3318.  DOI: 10.16285/j.rsm.2017.11.029
摘要 ( 621 )   PDF(735KB) ( 607 )  
城市建设中桩基应用广泛,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可靠性越来越受到设计人员重视。针对桩基设计中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及桩基穿越成层地基对桩身承载力的影响问题,提出基于可靠度理论的鲁棒性设计方法。利用岩土参数变异性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充分考虑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并通过扩大考虑地基土的不确定因素将单桩竖向承载力鲁棒性设计由砂土推广到黏土等一般性土壤;提出采用分层计算桩侧摩阻力作为不确定因素考虑地基土成层分布问题,按照承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作为目标函数进行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单桩承载力鲁棒性设计将鲁棒性作为安全性评价标准,来评估桩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鲁棒性与经济性为优化目标对桩基设计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案在满足桩基承载力要求的同时,保证了桩基设计方案的鲁棒性与经济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抛物索理论的加筋土调整不均匀沉降研究
王宗建,马书文,卢 谅,
. 2017 (11):  3319-3324.  DOI: 10.16285/j.rsm.2017.11.030
摘要 ( 541 )   PDF(606KB) ( 534 )  
由于固结沉降、降雨或地震等作用,在软土或新老地基结合处,不均匀沉降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工程病害,采用加筋土结构来调整不均匀沉降是工程上常用的处理措施。然而,现阶段关于加筋土结构在不均匀沉降条件下筋材变形规律的理论研究尚少,且工程实践往往先于理论研究。为完善并简化加筋土结构的设计理论,以加筋土结构中筋材变形为研究对象,在基于抛物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不均匀沉降下加筋土结构筋材变形的计算方法。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并结合理论分析初步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该方法计算简便,不需要反复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精度需要,对进一步完善加筋土结构设计的计算理论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值分析
软黏土中伞式吸力锚基础水平承载有限元分析
刘红军,张 浩,李洪江,尹燕京,
. 2017 (11):  3325-3331.  DOI: 10.16285/j.rsm.2017.11.031
摘要 ( 512 )   PDF(676KB) ( 512 )  
伞式吸力锚基础(USAF)是传统吸力锚基础的改进型,其独特的结构型式在海洋岩土工程中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预先通过室内小尺度模型确定了USAF水平承载的位移控制标准,继而对软黏土中不同加载高度下USAF承载规律及地基土变形特性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海床土应力折减效应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随水平荷载加载高度升高,USAF的转动中心上移,海床土的应力扩散深度加深。“锚枝”和“筒裙”的增加使主筒侧壁土抗力发生应力重分布,锚前上部和锚后底端土体为USAF承载力的核心控制区。黏质海床超静孔隙水压力的累积对USAF土抗力的发挥影响显著,进而降低整个结构的水平承载能力。上述研究成果对完善USAF在海洋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体离散裂隙网络的非饱和渗流数值分析
叶祖洋,姜清辉,刘艳章,程爱平,胡少华,孙辅庭,
. 2017 (11):  3332-3340.  DOI: 10.16285/j.rsm.2017.11.032
摘要 ( 897 )   PDF(886KB) ( 745 )  
针对裂隙岩体的非饱和渗流问题,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并结合非饱和Darcy定律、Richards方程、非饱和本构模型以及Signorini型饱和-非饱和互补溢出边界,提出了离散裂隙网络非饱和渗流问题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裂隙网络非饱和渗流模型的数值求解格式和对应的迭代算法。通过与矩形坝稳定渗流、一维竖直裂隙非饱和入渗以及室内二维瞬态排水渗流的试验、数值及理论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文中算法的有效性;根据流量等效原则,指出了裂隙网络模型应用于求解连续介质非饱和渗流问题的有效性。验证了该算法对于求解裂隙边坡降雨入渗问题的可靠性,揭示了降雨入渗过程裂隙网络流量分布的非均匀性及裂隙产状对降雨入渗流动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相关变量生成算法及边坡可靠度Monte Carlo模拟
陈将宏,李建林,许晓亮,宛良朋,黄宜胜,邓华锋,
. 2017 (11):  3341-3346.  DOI: 10.16285/j.rsm.2017.11.033
摘要 ( 561 )   PDF(648KB) ( 602 )  
描述变量相关性的多元分布模型有着广泛的工程应用。利用多元线性自回归模型和排序算法,研究了具有指定边缘分布和指定相关结构的多维随机变量的生成算法。基于MATLAB语言编程实现了该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结构可靠度和边坡可靠度直接抽样Monte Carlo模拟计算问题中,解决了传统Monte Carlo模拟难以考虑变量互相关性的难题。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精确,可以放松理论模型的理想化要求,能更真实的反映问题实际。将该方法与一次二阶矩方法计算结果对比发现,一次二阶矩方法往往对可靠度有过高的估计。此外失效概率对变量分布类型比较敏感,相同的安全系数可能对应不同的失效概率。提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复杂结构系统的可靠度计算问题,并可推广应用于其他领域的相依变量的仿真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动在地下采场开挖边界的耦合数值分析
汪 昕,蔡 明,
. 2017 (11):  3347-3354.  DOI: 10.16285/j.rsm.2017.11.034
摘要 ( 603 )   PDF(991KB) ( 763 )  
在具有冲击倾向性矿井的动载支护设计中,地震动对动态载荷的估算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半经验公式(scaling law)来估算质点峰值振动速度(PPV)。然而,此方法在实际估算地震动时忽略了地质和巷道开挖对地震动分布的影响。为更好地理解开挖对地震动在地下开挖边界分布的影响,基于笔者提出的适于开挖边界的非线性速度模型及FLAC/SPECFEM2D的耦合数值模拟方法,针对高质量及中等质量围岩体两种情况,对一地下采场的地震动分布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速度模型对地震动分布影响很大。考虑了围压及开挖影响的非均匀速度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地震动在地下开挖边界附近的分布,且模拟的地震动在采场表面的放大作用与现场观测的放大现象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相比于高质量围岩体,当模拟的开挖采场围岩为中等质量围岩体时,采场开挖边界处具有更强的地震动及更广的地震响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量化方法
田 密,李典庆,曹子君,方国光,王 宇,
. 2017 (11):  3355-3362.  DOI: 10.16285/j.rsm.2017.11.035
摘要 ( 550 )   PDF(656KB) ( 930 )  
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和设计中,合理地选取随机场参数和相关函数,并准确地描述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十分困难。基于贝叶斯理论,本文提出了一套量化砂土有效内摩擦角空间变异性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先验信息和静力触探试验锥尖阻力数据,确定砂土有效内摩擦角的随机场参数和相关函数。该方法合理地考虑了砂土有效内摩擦角与锥尖阻力间经验回归方程的不确定性。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Simulation,MCMCS)获取服从后验分布的随机场参数样本。利用MCMCS样本构建随机场参数的Gaussian Copula函数求解后验分布。估计备选相关函数的概率,选择概率最大的为最可能的相关函数。最后,采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国家岩土工程砂土试验场的CPT数据算例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可以正确、合理地利用间接测量的锥尖阻力数据确定砂土有效内摩擦角的随机场参数和相关函数,准确量化其空间变异性。对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国家岩土工程砂土试验场的砂土有效内摩擦角,建议选用二阶自回归函数作为其最可能的相关函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确定渗析平衡时间的数值模拟方法
李 芃,谭晓慧,辛志宇,王 雪,谢 妍,
. 2017 (11):  3363-3370.  DOI: 10.16285/j.rsm.2017.11.036
摘要 ( 829 )   PDF(702KB) ( 405 )  
渗析法是一种测量非饱和土基质吸力的重要方法,而测量结果是否准确,控制渗析的时间非常重要。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SEEP/W,建立渗析法的数值模型,分析渗析的试验过程,研究溶液吸力、土样水力参数、初始重力含水率、初始干密度以及土样大小等因素对吸湿条件下非饱和黏土渗析平衡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渗析时间的增加,土样与溶液之间的吸力差逐渐变小,渗析过程变慢;试验用土样不宜过大,对于较小土样,多数条件下土样的渗析平衡时间约为1.5~8.0 d;当溶液吸力较大或土体饱和渗透系数较小时,渗析平衡时间大大增加;渗析平衡时间随土-水特征参数a、n、饱和渗透系数、初始含水率及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饱和体积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时变监测数据的降雨滑坡多目标随机反分析
郑亚飞,张璐璐,张 洁,郑建国,于永堂,
. 2017 (11):  3371-3377.  DOI: 10.16285/j.rsm.2017.11.037
摘要 ( 521 )   PDF(673KB) ( 862 )  
基于非饱和土流-固耦合理论和贝叶斯理论,建立了边坡的非饱和土流-固耦合随机反演模型,提出了基于马尔科夫链的多目标随机反分析方法,利用位移和孔隙水压力时变监测数据进行多目标和单目标随机反演,并对反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多目标随机反分析参数后验分布标准差较单目标随机反分析明显减小。单目标随机反分析只对本目标进行优化,对其他目标的预测误差较大。多目标随机反分析能同时对所有目标进行优化,反演结果对所有目标误差均较小,95%置信区间较单目标明显收窄,采用不同类型监测数据的多目标随机反分析所得结果更为可靠,预测更为准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减饱和松砂静态液化的水-气两相流耦合分析
方 志,陈育民,何森凯,何 稼,
. 2017 (11):  3378-3384.  DOI: 10.16285/j.rsm.2017.11.038
摘要 ( 566 )   PDF(653KB) ( 611 )  
减饱和法是一种通过减小饱和砂土地基中的饱和度,提高地基抗液化强度的新方法。基于水-气两相流反应与土体骨架变形的耦合模拟方法,建立了单调加载条件下减饱和砂土静态液化的数值分析模型。开展了减饱和松砂的三轴不排水试验数值模拟研究,与室内试验结果对比,发现两相流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减饱和砂土加载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应力路径及孔隙水压力增长规律,验证了两相流模拟方法的正确性。数值分析结果还表明,加载过程中减饱和松砂中的饱和度会增加,直至达到一个稳定值,当围压一定时,减饱和松砂加载结束时的饱和度与初始饱和度呈线性关系;且砂土中气体会在荷载作用下被压缩,使得减饱和砂土在不排水条件下发生剪缩。计算发现,当砂土饱和度从100%减小到94.5%时,孔隙水压力系数B值会减小约80%,最大孔隙压力值会降低40%~50%,不排水剪切强度提高2.0~2.5倍,残余强度会提升10倍以上,由此可知,此为减饱和法抗液化的主要机制,而基质吸力不是减饱和法提高砂土抗剪强度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技术
基于点云数据对齐技术的岩体结构面三维吻合度求取
葛云峰,陈 勇,王亮清,霍少磊,王昌硕,夏 丁,钟 鹏,
. 2017 (11):  3385-3393.  DOI: 10.16285/j.rsm.2017.11.039
摘要 ( 529 )   PDF(781KB) ( 786 )  
为了更好地描述岩体结构面的吻合程度,引入点云数据对齐技术,计算获得岩体结构面三维吻合度参数(JMC3D)。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岩体结构面上下盘点云数据,基于迭代最近算法(ICP),将结构面参考面和测试面点云数据统一到全局坐标系中并实现对齐,计算对齐后的测试面与参考面之间的Z坐标高差;然后,将高差位于对齐误差区间的点云数据作为吻合部分予以定量化,计算岩体结构面上下盘吻合面积百分比,从而获取三维吻合度参数。最后,根据JRC-JMC模型公式求取岩体结构面剪切强度,与室内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进行方法验证。4组试验对比结果误差分别为7.38%、3.21%、9.03%、10.02%,表明基于点云数据对齐技术求取的岩体结构面三维吻合度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进一步印证岩体结构面三维吻合度与剪切强度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