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 Vol. 11 ›› Issue (4): 81-89.

• 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高温岩体热能抽出实验和人工贮留层的模型化

厨川道雄; 吴玉山;   

  1. 日本公害资源研究所
  • 出版日期:1990-12-20 发布日期:2018-01-28

Tests on Taking out Thermal Energy form Mege-Therm Rock Mass and Modelling of Artificial stored Layer

Michio Kuriyagawa ;Wu Yushan   

  1.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Pollution and Resources, Japan)
  • Online:1990-12-20 Published:2018-01-28

摘要: 一、前言地下深部的岩体,由于岩浆热的作用,具有非常高的温度。当从地表向高温岩体中注入冷水,即将以热水或蒸气形式留存于地层之中而形成天然贮留层。一般的地热开发是以这样的天然贮留层为对象而进行的。但是温度高而不具有天然贮留层的岩体是存在的,这样的岩体叫做高温岩体。开发高温岩体的设想,是约20年前由美国提出的,此后,日本、欧州诸国,都在进行着高温岩体的技术开发。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向天兵,冯夏庭,陈炳瑞,江 权,张传庆. 三向应力状态下单结构面岩石试样破坏机制与真三轴试验研究[J]. , 2009, 30(10): 2908 -2916 .
[2] 张宜虎,周火明,邬爱清. 结构面网络模拟结果后处理研究[J]. , 2009, 30(9): 2855 -2861 .
[3] 闻世强,陈育民,丁选明,左威龙. 路堤下浆固碎石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J]. , 2010, 31(5): 1559 -1563 .
[4] 张常光,张庆贺,赵均海.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及土压力统一解[J]. , 2010, 31(6): 1871 -1876 .
[5] 杨天鸿,陈仕阔,朱万成,刘洪磊,霍中刚,姜文忠. 煤层瓦斯卸压抽放动态过程的气-固耦合模型研究[J]. , 2010, 31(7): 2247 -2252 .
[6] 郝冬雪,陈 榕,栾茂田,武科. SBPT测定饱和黏土不排水强度的数值分析[J]. , 2010, 31(7): 2324 -2328 .
[7] 胡秀宏,伍法权. 岩体结构面间距的双参数负指数分布研究[J]. , 2009, 30(8): 2353 -2358 .
[8] 李卫超,熊巨华,杨 敏. 分层土中水泥土围护结构抗倾覆验算方法的改进[J]. , 2011, 32(8): 2435 -2440 .
[9] 张桂民 ,李银平 ,施锡林 ,杨春和 ,王李娟. 一种交互层状岩体模型材料制备方法及初步试验研究[J]. , 2011, 32(S2): 284 -289 .
[10] 范书立 ,陈健云 ,张俊清. 波浪荷载作用下斜向抗拔桩的承载特性分析[J]. , 2012, 33(1): 301 -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