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19, Vol. 40 ›› Issue (4): 1449-1456.doi: 10.16285/j.rsm.2017.2446
靳 潇1, 2,杨 文1,孟宪红1,雷乐乐2, 3
JIN Xiao1, 2, YANG Wen1, MENG Xian-Hong1, LEI Le-Le2, 3
摘要: 根据冻土中未冻水成因的本质——带负电黏土颗粒表面的扩散层中阳离子溶液特殊分布,依据基于静电场泊松方程与静电荷玻尔兹曼分布的双电层理论,推演出了未冻水含量理论公式,比较分析未冻水含量观测值拟合的经验公式,发现两者形式非常一致,经验公式实质为理论公式的简化。依据此理论,清晰地描述了冻土颗粒表面未冻水的结构特征及成因,定量分析了土壤类型、含盐度、温度对未冻水含量的影响;得出当土壤盐溶液浓度小于某一阈值时,盐渍度变化对未冻水含量的影响可以忽略,即不同类型常规(低含盐度)冻土,双电层结构几近相同,指数形式公式适用于所有常规冻土的未冻水含量;土壤类型通过比表面积影响着未冻水含量,在同等温度下,土壤中黏土颗粒越多,比表面积越大,未冻水含量越多;结合实测资料给出适用于不同类型冻土未冻水含量理论计算的参数值,随后通过两种已有的经验公式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证实了该理论公式的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1] | 胡田飞, 王天亮, 常键, 刘建勇, 卢玉婷, .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冻土水热耦合程序开发及验证[J]. 岩土力学, 2020, 41(5): 1781-1789. |
[2] | 孟祥传, 周家作, 韦昌富, 张坤, 沈正艳, 杨周洁, . 盐分对土的冻结温度及未冻水含量的影响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3): 952-960. |
[3] | 彭家奕, 张家发, 沈振中, 叶加兵, . 颗粒形状对粗粒土孔隙特征和渗透性的影响[J]. 岩土力学, 2020, 41(2): 592-600. |
[4] | 谭 龙 ,韦昌富 ,田慧会 ,周家作 ,魏厚振,. 冻土未冻水含量的低场核磁共振试验研究[J]. , 2015, 36(6): 1566-1572. |
[5] | 项国圣,姜 昊,徐永福. 压实膨润土膨胀变形的分形计算方法[J]. , 2015, 36(4): 1009-1014. |
[6] | 崔德山,项 伟. ISS加固红色黏土的孔隙分布试验研究[J]. , 2010, 31(10): 3096-3100. |
[7] | 叶为民,黄 伟,陈 宝,郁 陈,王 驹. 双电层理论与高庙子膨润土的体变特征[J]. , 2009, 30(7): 1899-19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