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 Vol. 36 ›› Issue (S1): 372-376.doi: 10.16285/j.rsm.2015.S1.064
陈 乐1, 2,刘志彬1, 2,周书中1
CHEN Le1, 2, LIU Zhi-bin1, 2, ZHOU Shu-zhong1
摘要: 工程中为了改良压实黏土的强度和抗干裂性能,将分散的聚丙烯纤维均匀掺入土体中制成纤维加筋土。利用聚丙烯纤维与高岭土在室内人工拌和并压制成纤维加筋土样,基于一维固结试验研究了控制干密度条件下纤维加筋掺量与长度对加筋高岭土固结、压缩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干密度和纤维长度条件下,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加筋土的固结系数和压缩模量均先增大后减小;掺量为0.2%时固结系数最大,掺量为0.1%~0.15%时压缩模量最大;在控制干密度和纤维掺量条件下,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加筋土的固结系数先减小后增大,纤维长度为10 mm时固结系数最小;当固结压力较高(≥400 kPa)时,加筋土的压缩模量随纤维长度增大而减小。此外,加筋土的压缩指数总体上随纤维掺量和纤维长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纤维掺量为0.15%~0.20%以及纤维长度为10 mm时压缩指数有一极小值。
中图分类号:
[1] | 罗庆姿, 陈晓平, 袁炳祥, 冯德銮, . 柔性侧限条件下软土的变形特性及固结模型[J]. 岩土力学, 2019, 40(6): 2264-2274. |
[2] | 余良贵, 周建, 温晓贵, 徐杰, 罗凌晖, . 利用HCA研究黏土渗透系数的标准探索[J]. 岩土力学, 2019, 40(6): 2293-2302. |
[3] | 谈云志, 胡焱, 邓永锋, 曹玲, 左清军, 明华军, . 偏高岭土协同石灰抑制红黏土收缩的行为与机制[J]. 岩土力学, 2019, 40(11): 4213-4219. |
[4] | 沈 扬, 沈 雪, 俞演名, 刘汉龙, 葛华阳, 芮笑曦, . 粒组含量对钙质砂压缩变形特性影响的宏细观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10): 3733-3740. |
[5] | 王闵闵,鹿 群,郭少龙,高 萌,沈仲涛,. 循环荷载作用下纤维水泥土动力特性[J]. , 2018, 39(5): 1753-1760. |
[6] | 魏 丽,柴寿喜,姜宇波,. 含盐量与布筋方式对纤维加筋土抗压性能的影响[J]. , 2017, 38(S2): 210-216. |
[7] | 邓友生,吴 鹏,赵明华,段邦政,. 基于最优含水率的聚丙烯纤维增强膨胀土强度研究[J]. , 2017, 38(2): 349-353. |
[8] | 王 俊 ,乔登攀 ,李广涛 ,孙宏生 ,童汝彦,. 大空区尾砂充填体自重压密模型与应用[J]. , 2016, 37(S2): 403-409. |
[9] | 姜宇波,柴寿喜,魏 丽,郑娇娇. 四种因素对纤维加筋盐渍土抗压性能的影响[J]. , 2016, 37(S1): 233-239. |
[10] | 谈云志,胡莫珍,周玮韬,左清军,汪洪星,喻 波, . 荷载-干湿循环共同作用下泥岩的压缩特性[J]. , 2016, 37(8): 2165-2171. |
[11] | 石博溢,倪万魁,王衍汇,李征征,袁志辉,. 重塑黄土压缩变形的预测模型研究[J]. , 2016, 37(7): 1963-1968. |
[12] | 牛玺荣 ,高江平 ,张恩韶,. 压实花岗岩风化土物理力学性状试验研究[J]. , 2016, 37(3): 701-710. |
[13] | 张彤炜,徐海波,邓永锋. 结构性软黏土损伤变量与扰动度的相关性研究[J]. , 2015, 36(4): 958-964. |
[14] | 葛苗苗 ,李 宁 ,郑建国 ,张继文 ,朱才辉,. 基于一维固结试验的压实黄土蠕变模型[J]. , 2015, 36(11): 3164-3170. |
[15] | 刘忠玉,李东阳. 基于加载动力效应对孔压滞后现象的一个解释[J]. , 2014, 35(5): 1470-14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