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2, Vol. 43 ›› Issue (S1): 267-274.doi: 10.16285/j.rsm.2021.1929
汪洋,陈文化
WANG Yang, CHEN Wen-hua
摘要: 高温环境下,南方地区隧道洞口段岩体温度波动剧烈,长期累积作用引起隧道热病害。针对岩体裂隙尖部热传导性质非线性,应用格林函数法和镜像法建立裂隙岩体三角形热源函数表达式,计算裂隙尖部温度场,并分析裂隙形状参数和裂隙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计算表明,太阳辐射时段内裂隙岩体内部较不含裂隙岩体内部温度高;相同长度的三角形裂隙,顶角越大岩体温度变化幅度越大;对于平行裂隙与共面裂隙,间距越小裂隙尖部温度场叠加效应越强,间距越大温度值越趋于单裂隙温度值。裂隙岩体比不含裂隙岩体温度传递快,温度等值线围绕裂隙呈现,裂隙周围温度明显升高。研究结果为高温环境下隧道洞口裂隙岩体热应力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
[1] | 胡伟, 朱海涛, 蒋明镜, 李文昊, . 考虑能源土渗透性影响的水合物分解 超孔压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10): 2755-2762. |
[2] | 甘一雄, 吴顺川, 任义, 张光, . 基于声发射上升时间/振幅与平均频率值的花岗岩劈裂破坏评价指标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7): 2324-2332. |
[3] | 杨鹏, 蒲诃夫, 宋丁豹. 竖井地基的大应变固结分析[J]. 岩土力学, 2019, 40(10): 4049-4056. |
[4] | 李 磊,蒋明镜,张伏光, . 深部岩石考虑残余强度时三轴试验离散元定量模拟及参数分析[J]. , 2018, 39(3): 1082-1090. |
[5] | 项彦勇,任 鹏. 壁面局部接触裂隙岩体水流-传热的一种理论模型及计算分析[J]. , 2014, 35(10): 2845-2854. |
[6] | 邱清文 ,张文杰 ,程泽海 . 湿润地区垃圾填埋场蒸发蒸腾覆盖层参数分析[J]. , 2012, 33(S1): 283-289. |
[7] | 靳建明 ,梁仕华 . 成层Gibson地基中单桩沉降的非线性分析[J]. , 2012, 33(6): 1857-1863. |
[8] | 朱 磊 ,龚晓南 ,邢 伟. 土钉支护基坑抗隆起稳定性计算方法研究[J]. , 2012, 33(1): 167-170. |
[9] | 周万欢 ,殷建华. 上覆压力和剪胀作用下土钉抗拔的有限元模拟[J]. , 2011, 32(S1): 691-0696. |
[10] | 林宇亮,杨果林,赵炼恒. 地震条件下挡墙后黏性土主动土压力研究[J]. , 2011, 32(8): 2479-2486. |
[11] | 卢 正 ,姚海林 ,罗海宁 ,杨 洋 ,杨明亮 . 双参数黏弹性地基上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振动参数分析[J]. , 2008, 29(8): 2177-2182. |
[12] | 赵 颖,梁 冰,薛 强,刘 磊,王永波. 土壤水环境中污染物运移双点吸附解吸动力学模型[J]. , 2007, 28(12): 2574-2578. |
[13] | 李成柱,周志芳. 抽水引致的地面沉降的参数敏感性分析[J]. , 2006, 27(S2): 81-85. |
[14] | 张 云. 修正剑桥模型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J]. , 2006, 27(3): 441-4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