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 Vol. 36 ›› Issue (S1): 315-319.doi: 10.16285/j.rsm.2015.S1.054
王 威,王建华
WANG Wei, WANG Jian-hua
摘要: 为了掌握高能级强夯作用下土体的变形特性,在LS-DYNA的框架内,采用非线性大变形显示有限元算法和“帽子”本构模型,计算了强夯作用下地基土体的变形。首先,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有限元基本模型,并与实际的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其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出土体的隆起和侧向位移特点。其次,以该基本模型和夯坑的变形为考察对象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了不同能级、同能级不同动量以及夯锤与地基土间的水平摩擦力对土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级强夯作用下夯锤与地基土间的水平力是不可忽略;夯锤与地基土之间的摩擦力,对夯坑侧向的土体位移和地表的隆起有明显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
[1] | 张 昕 ,乐金朝,刘汉东,. 砂土中群锚锚周土体变形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 , 2016, 37(S1): 240-248. |
[2] | 王志丰 ,沈水龙,谢永利,. 水平旋喷桩施工引起周围土体变形分析[J]. , 2016, 37(4): 1083-1088. |
[3] | 魏 纲,庞思远. 双线平行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三维土体变形研究[J]. , 2014, 35(9): 2562-2568. |
[4] | 景 路 ,袁聚云 ,袁 勇 . 顶管工程中的地层损失参数和土体变形计算[J]. , 2013, 34(S1): 173-178. |
[5] | 申林方 ,王志良 ,谢建斌 . 基于边界配点法浅埋隧道开挖引起 周围土体变形的分析 [J]. , 2012, 33(S2): 297-301. |
[6] | 李方楠 ,沈水龙 ,罗春泳. 考虑注浆压力的顶管施工引起土体变形计算方法[J]. , 2012, 33(1): 204-208. |
[7] | 李 科,施 斌,唐朝生,魏广庆,王宝军. 黏性土体干缩变形分布式光纤监测试验研究[J]. , 2010, 31(6): 1781-1785. |
[8] | 张建新,鹿 群,吴东云,孙世光. 基于模型试验的静压群桩引起的土体变形分析[J]. , 2010, 31(4): 1243-1246. |
[9] | 田 水 ,王 钊 . 强夯动力性能的显式非线性数值分析[J]. , 2008, 29(6): 1580-1584. |
[10] | 毛海和. 顶管矩形工作井复合式后背墙反力分布研究[J]. , 2007, 28(6): 1212-1216. |
[11] | 魏 纲,陈春来,余剑英. 顶管施工引起的土体垂直变形计算方法研究[J]. , 2007, 28(3): 619-624. |
[12] | 孔 亮 , 郑颖人 , 王燕昌,. 一个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土体三屈服面模型[J]. , 2000, 21(2): 108-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