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1, Vol. 42 ›› Issue (4): 932-942.doi: 10.16285/j.rsm.2020.1170
平琦1, 2, 3,苏海鹏2, 3,马冬冬2, 3,张号2, 3,张传亮2, 3
PING Qi1, 2, 3, SU Hai-peng2, 3, MA Dong-dong2, 3, ZHANG Hao2, 3, ZHANG Chuan-liang2, 3
摘要: 为研究石灰岩物理和动力学性质受高温作用影响的规律,对常温和经历100~800 ℃高温作用后石灰岩试件进行物理参数测试,利用SHPB试验装置开展相同加载条件冲击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和白云石,常温石灰岩结构致密,随作用温度升高,白云石逐渐分解形成微米级颗粒,试件颜色由灰白色逐渐变浅至白色,体积增大,质量、密度和纵波波速减小,且变化速率与作用温度密切相关。不同高温作用后动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动抗压强度和动弹性模量随作用温度升高表现为先小幅增加后大幅降低,与作用温度呈负相关二次函数关系,200 ℃时最大;动应变和应变率与作用温度呈正相关二次函数关系;破坏形态表现为由脆性向延脆性破坏转化,200 ℃时破坏程度最小,随作用温度升高破坏程度加剧、碎块粒径逐渐变小,800 ℃时碎块基本呈现为粉末状。
中图分类号:
[1] | 马林建, 邓家军, 王明洋, 李洪亚, 李增, 李干. 珊瑚礁灰岩平板撞击试验与状态方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8): 2232-2241. |
[2] | 张熙胤, 孙斌洁, 徐振江, 管嘉达, 罗滔, 于生生. 考虑多因素耦合效应的冻结兰州黄土动力学参数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S1): 289-299. |
[3] | 李丽华, 张东方, 肖衡林, 王翠英, 邓永锋. 加筋稻壳灰改性土动力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12): 3360-3369. |
[4] | 李艳, 程禹翰, 翟越, 魏盛宇, 杨宇冰, 赵瑞峰, 梁文彪, . 高温后花岗岩微观结构演化特性与 动态力学性能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12): 3316-3326. |
[5] | 鞠明和, 陶泽军, 李晓锋, 蔚立元, 姜礼杰, 李晓昭, . 粒子重复冲击破岩细观损伤及破碎特征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12): 3281-3293. |
[6] | 庄心善, 周睦凯, 陶高梁, 周 荣, 彭承鸿, 林万锋. 循环荷载下发泡聚苯乙烯改良膨胀土动弹性 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9): 2427-2436. |
[7] | 雷华阳, 许英刚, 缪姜燕, 刘旭. 动渗耦合作用下软黏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3): 601-610. |
[8] | 王凯兴, 窦林名, 潘一山, OPARIN V N . 块系岩体非协调动力响应特征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4): 1227-1234. |
[9] | 赵国彦, 李振阳, 吴浩, 王恩杰, 刘雷磊. 含非贯通裂隙砂岩的动力破坏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S1): 73-81. |
[10] | 孟庆山, 范 超, 曾卫星, 余克服, . 南沙群岛珊瑚礁灰岩的动态力学性能试验[J]. 岩土力学, 2019, 40(1): 183-190. |
[11] | 庄心善, 王俊翔, 王 康, 李 凯, 胡 智. 风化砂改良膨胀土的动力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18, 39(S2): 149-156. |
[12] | 陈瑞锋,田高源,米栋云,董晓强,. 赤泥改性黄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研究[J]. , 2018, 39(S1): 89-97. |
[13] | 王闵闵,鹿 群,郭少龙,高 萌,沈仲涛,. 循环荷载作用下纤维水泥土动力特性[J]. , 2018, 39(5): 1753-1760. |
[14] | 年廷凯,焦厚滨,范 宁,郭兴森,贾永刚,. 南海北部陆坡软黏土动力应变-孔压特性试验[J]. , 2018, 39(5): 1564-1572. |
[15] | 黄 娟,丁祖德,袁铁映,赵 丹,彭立敏,. 循环荷载作用下泥炭质土的动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 , 2017, 38(9): 2551-25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