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3, Vol. 44 ›› Issue (11): 3213-3223.doi: 10.16285/j.rsm.2023.0413
赵宽耀1,许强2,高登辉1,刘方洲3,彭大雷2,陈婉琳2
ZHAO Kuan-yao1, XU Qiang2, GAO Deng-hui1, LIU Fang-zhou3, PENG Da-lei2, CHEN Wan-lin2
摘要: 黄土极具结构性和水敏性,人类活动及自然因素作用下的水致地质灾害备受关注,其中坡底饱和型黄土边坡极易失稳破坏并造成危害。基于离心模拟手段,采用未扰动原状黄土制作模型,自主设计模型后缘渗水装置,模拟坡底饱和型黄土边坡的失稳过程;通过模型顶部视频监测、侧面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简称PIV)分析、底部孔隙水压力及土压的联合监测手段,分析其失稳破坏特征,并结合现场滑坡演化特征进行验证对比。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加速度达80g时,模型底部饱和,前缘出现滑移、后缘发生塌陷及内部湿陷,呈多元破坏形式;模型侧面位移表现为滑移前的表层张拉变形、底部湿陷变形及后缘塌陷前的顶部沉降变形;模型底部高孔隙水压力区分布于大面积滑移和塌陷区域下方,表征了坡底高水位对破坏的影响及底部水渗流的不均匀性;模型滑移破坏与现场滑坡具相同演化进程:坡底饱和-张拉裂缝-后退式小型滑移-水位抬升-后退式大型滑移。研究成果可为原状黄土的模型试验研究思路及原位滑坡的多元破坏机制研究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
[1] | 赵宽耀, 许强, 陈婉琳, 彭大雷, 高登辉, . 黄土塬边漫灌区土体水入渗过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9): 2754-2764. |
[2] | 曹春山 ,吴树仁 ,潘 懋,梁昌玉,. 工程切坡诱发黄土滑坡成因机制研究[J]. , 2016, 37(4): 1049-1060. |
[3] | 赵明志 ,罗 强 ,蒋良潍 ,张 良 ,孟伟超 , . 基于标准压缩模量和液限推求地基土全压力段压缩模量的分析方法[J]. , 2015, 36(7): 2073-2080. |
[4] | 张晓超 ,黄润秋 ,许 模 ,裴向军 ,韩祥森 ,宋丽娟 ,张帆宇,. 石碑塬滑坡黄土液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 2014, 35(3): 801-810. |
[5] | 谷天峰 ,王家鼎 ,王念秦 . 吕梁机场黄土滑坡特征及其三维稳定性分析[J]. , 2013, 34(7): 2009-2016. |
[6] | 陈 波 ,孙德安 ,吕海波 . 海相软土压缩特性的试验研究[J]. , 2013, 34(2): 381-388. |
[7] | 姚海林 ,游慧杰 ,范永丰 ,刘 军 ,李正强 . 柳家凹黄土滑坡滑动机制研究[J]. , 2013, 34(1): 182-188. |
[8] | 张常亮,王阿丹,邢鲜丽,王昌业,李同录,李 萍. 侵蚀作用诱发黄土滑坡的机制研究[J]. , 2012, 33(5): 1585-1592. |
[9] | 李京爽,侯瑜京,徐泽平,梁建辉,张雪东,宋献慧. 砂土自由场地基水平垂直振动离心模拟试验[J]. , 2011, 32(S2): 208-214. |
[10] | 谭捍华1,孟庆山2. 千枚岩残坡积土大型直剪试验研究[J]. , 2011, 32(S1): 360-0363. |
[11] | 邓国华,邵生俊,高虎艳. 土的综合结构势及结构性参数研究进展[J]. , 2009, 30(S2): 178-184. |
[12] | 张茂花 ,谢永利 ,刘保健,. 增(减)湿时黄土的湿陷系数曲线特征[J]. , 2005, 26(9): 1363-1368. |
[13] | 刘元雪,施建勇,伊颖锋,徐龙君. 一种原状欠压密土的力学特性实验研究[J]. , 2004, 25(1): 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