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2, Vol. 43 ›› Issue (4): 1020-1030.doi: 10.16285/j.rsm.2021.1017
陈瑞敏1,简文彬1, 2,张小芳1,方泽化1
CHEN Rui-min1, JIAN Wen-bin1, 2, ZHANG Xiao-fang1, FANG Ze-hua1
摘要: 为改良淤泥固化土力学特性,提高其变形稳定性,提出采用以水泥?矿渣?粉煤灰?石膏(CSFG, cement-slag-flyash-gypsum)为材料的新型环保固化剂,协同纤维加筋(FR)作用改良淤泥固化土。通过开展无侧限抗压试验和渗透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CSFG掺量(10%、20%、30%)、不同纤维长度(0、3、6、12 mm)和纤维掺量(0%、0.2%、0.4%、0.8%)对试样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的影响。此外,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镜扫描(SEM)和核磁共振试验(NMR)分析了CSFG-FR协同作用的微观机制,讨论了其协同作用机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CSFG-FR试样的力学性能有较为显著的提升,破坏模式从脆性破坏转变为韧性破坏,变形性能也得到改善,但渗透性能改良效果不明显;CSFG-FR中的纤维存在临界掺量(0.4%),当纤维小于临界掺量时发挥积极作用,超过时则会产生反作用;纤维通过形成三维纤维网络,促进水化物分布,引导水化物在其表面附着生长而发挥CSFG-FR协同作用,最佳纤维掺量为0.4%,最佳纤维长度为12 mm。
中图分类号:
[1] | 陈锐, 张星, 郝若愚, 包卫星. 干湿循环下地聚合物固化黄土强度 劣化机制与模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5): 1164-1174. |
[2] | 张茜, 叶为民, 刘樟荣, 王琼, 陈永贵, . 基于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的土体固化研究进展[J]. 岩土力学, 2022, 43(2): 345-357. |
[3] | 许健, 武智鹏, 陈辉, . 干湿循环效应下玄武岩纤维加筋黄土 三轴剪切力学行为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1): 28-36. |
[4] | 安宁, 晏长根, 王亚冲, 兰恒星, 包含, 许江波, 石玉玲, 孙巍锋, . 聚丙烯纤维加筋黄土抗侵蚀性能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2): 501-510. |
[5] | 王士权, 魏明俐, 何星星, 张亭亭, 薛 强, .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淤泥固化水分转化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5): 1778-1786. |
[6] | 李修磊, 李金凤, 施建勇, . 考虑纤维加筋作用的城市生活 垃圾土弹塑性本构模型[J]. 岩土力学, 2019, 40(5): 1916-1924. |
[7] | 姜宇波,柴寿喜,魏 丽,郑娇娇. 四种因素对纤维加筋盐渍土抗压性能的影响[J]. , 2016, 37(S1): 233-239. |
[8] | 陈 乐 ,刘志彬 ,周书中,. 聚丙烯纤维加筋对高岭土固结压缩特性影响试验研究[J]. , 2015, 36(S1): 372-376. |
[9] | 王 平 ,李江山 ,薛 强 , . 淋洗剂乙二胺四乙酸对重金属污染土工程特性的影响[J]. , 2014, 35(4): 1033-1040. |
[10] | 朱 伟 ,闵凡路 ,吕一彦 ,王升位 ,孙 政 ,张春雷 ,李 磊 . “泥科学与应用技术”的提出及研究进展[J]. , 2013, 34(11): 3041-3054. |
[11] | 于永堂,郑建国,刘争宏. 安哥拉Quelo砂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 , 2012, 33(S1): 136-140. |
[12] | 吴 迪 ,简文彬 ,徐 超. 残积土抗剪强度的环剪试验研究[J]. , 2011, 32(7): 2045-2050. |
[13] | 丁建文,洪振舜,刘松玉. 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土的压汞试验研究[J]. , 2011, 32(12): 3591-3596. |
[14] | 樊恒辉,赵高文,李洪良. 分散性黏土研究现状与展望[J]. , 2010, 31(S1): 108-114. |
[15] | 李 驰,于 浩. 固化风沙土强度特性及固化机制试验研究[J]. , 2009, 30(S2): 48-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