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 Vol. 36 ›› Issue (S1): 281-286.doi: 10.16285/j.rsm.2015.S1.048
纪文栋1, 2,张宇亭1, 2,颜容涛3,王 欢1, 2,孟 毅1, 2
JI Wen-dong1, 2, ZHANG Yu-ting1, 2, YAN Rong-tao3, WANG Huan1, 2, MENG Yi1, 2
摘要: 城市疏浚和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高含水率淤泥具有高流动性的典型特点,导致此类淤泥运输、周转都极为不便。开展了利用高吸水材料改善淤泥流动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淤泥的流动性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而显著上升,曲线拟合结果显示两者之间近似成二次函数关系。通过添加较少量的高吸水材料就可以使淤泥的流动性迅速降低到非常利于运输和周转的程度;引入“净流动值”定量地描述高吸水材料对淤泥流动性的改善效果,不同初始含水率的淤泥在添加一定比例的高吸水材料后其“净流动值”降低比例处于相同水平;高吸水材料对淤泥流动性的改善效果在极短时间内可以得到显著体现,未进行充分搅拌混合的情况下淤泥流动值改善就已接近最优值,搅拌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对淤泥流动性改善效果并无明显影响,工程应用时的工作耗时和工作强度将会明显降低。
中图分类号:
[1] | 王东星, 肖杰, 李丽华, 肖衡林, . 基于碳化-固化技术的武汉东湖淤泥 耐久性演变微观机制[J]. 岩土力学, 2019, 40(8): 3045-3053. |
[2] | 郑耀林, 章荣军, 郑俊杰, 董超强, 陆展, . 絮凝-固化联合处理超高含水率 吹填淤泥浆的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8): 3107-3114. |
[3] | 崔凯, 黄井镜, 谌文武, 王东华, 韩宁, . 生石灰为掺料的土遗址锚固浆液选型和性能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6): 2183-2191. |
[4] | 王东星, 肖 杰, 肖衡林, 马 强, . 武汉东湖淤泥碳化-固化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5): 1805-1812. |
[5] | 王东星, 王宏伟, 邹维列, 徐学勇, . 活性MgO−粉煤灰固化淤泥耐久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12): 4675-4684. |
[6] | 董金玉,王 闯,周建军,杨继红,李严威,. 泡沫改良砂卵石土的试验研究[J]. , 2018, 39(S1): 140-148. |
[7] | 王艳芳 ,蔡正银 ,周治刚 ,关云飞,. k0固结条件下淤泥土排水蠕变特性研究[J]. , 2015, 36(8): 2243-2248. |
[8] | 林伟弟,李彰明,罗智斌. 三轴冲击荷载作用下淤泥力学响应研究[J]. , 2015, 36(7): 1966-1972. |
[9] | 李彰明,罗智斌,林伟弟,赖建坤,王 茜. 高能量冲击下淤泥土体能量传递规律试验研究[J]. , 2015, 36(6): 1573-1580. |
[10] | 浩 婷,王 曦,周 颜,吴 燕. 真空负载方式对疏浚淤泥脱水过程中脱水规律的影响[J]. , 2015, 36(11): 3187-3192. |
[11] | 鲍树峰,董志良 ,莫海鸿 ,武冬青,. 高黏粒含量新吹填淤泥加固新技术室内研发[J]. , 2015, 36(1): 61-67. |
[12] | 钱晓敏,李彰明,曾文秀. 冲击荷载下淤泥地基上覆土层合理厚度试验研究[J]. , 2014, 35(3): 841-846. |
[13] | 李彰明,刘俊雄. 高能量冲击作用下淤泥孔压特征规律试验研究[J]. , 2014, 299(2): 339-345. |
[14] | 鲍树峰 ,莫海鸿 ,董志良 ,陈平山 ,邱青长,.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负压传递特性及分布模式研究[J]. , 2014, 35(12): 3569-3576. |
[15] | 吴雪婷. 温州浅滩淤泥固结系数与固结应力关系研究[J]. , 2013, 34(6): 1675-16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