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Vol. 39 ›› Issue (5): 1619-1624.doi: 10.16285/j.rsm.2016.1330
张沛然1,黄雪峰1, 2,杨校辉1,刘自龙1,朱中华1
ZHANG Pei-ran1, HUANG Xue-feng1, 2, YANG Xiao-hui1, LIU Zi-long1, ZHU Zhong-hua1
摘要: 为了研究西北干旱地区盐渍土在自然气候条件下的水-热场变化特征与盐胀变形规律,在4.5 m深试验坑内埋设了若干套竖向变形观测设备、含水率和温度传感器,对坑内不同深度土层的温度场、水分场和盐胀变形随季节性变化状况进行了为期1 a的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0.6 m以上土层相较于其他土层对气候温度变化的响应更加积极、温差变化幅值也更大,且土层间的温差幅值随降温期的不断深入而增大;土体含水率变化主要受降水、蒸发和温度梯度的耦合影响, 0.4 m以上土层水分的变化幅度较其他土层而言更为显著,土层水分迁移沿深度方向表现出分带现象;盐胀变形主要受温度和水分迁移的影响,盐胀变形主要发生在距地表1.0 m土层深度内,主要发展时间在当年11月至次年2月之间。
中图分类号:
TU 411
[1] | 张科, 李娜, 陈宇龙, 刘文连, . 裂隙砂岩变形破裂过程中应变场及红外辐射 温度场演化特征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S1): 95-105. |
[2] | 周祥运, 孙德安, 罗汀. 核废料处置库近场温度半解析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S1): 246-254. |
[3] | 杨志浩, 岳祖润, 冯怀平, . 非饱和粉土路基内水分迁移规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7): 2241-2251. |
[4] | 文伟, 赖远明, 尤哲敏, 李积锋, . 基于Pitzer离子模型的盐渍非饱和土孔隙 相对湿度计算[J]. 岩土力学, 2020, 41(6): 1944-1952. |
[5] | 王立业, 周凤玺, 秦虎, . 饱和盐渍土分数阶蠕变模型及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2): 543-551. |
[6] | 丑亚玲, 黄守洋, 孙丽源, 王莉杰, 岳国栋, 曹伟, 盛煜, . 基于冻融作用的氯盐渍土−钢块界面力学模型[J]. 岩土力学, 2019, 40(S1): 41-52. |
[7] | 李志成, 冯先导, 沈立龙, . 沉管隧道含垄沟卵石垫层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S1): 189-194. |
[8] | 刘伟俊, 张晋勋, 单仁亮, 杨昊, 梁辰, . 渗流作用下北京砂卵石地层多排管局部 水平冻结体温度场试验[J]. 岩土力学, 2019, 40(9): 3425-3434. |
[9] | 王震, 朱珍德, 陈会官, 朱姝, . 冻融作用下岩石力-热-水耦合本构模型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7): 2608-2616. |
[10] | 王道远, 袁金秀, 朱永全, 刘佳, 王洪凡, . 硬塑-流塑浅埋黄土隧道变形特性及合理预留 变形量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10): 3813-3822. |
[11] | 吕擎峰, 周 刚, 王生新, 霍振升, 马 博, . 固化盐渍土核磁共振微观特征[J]. 岩土力学, 2019, 40(1): 245-249. |
[12] | 杨圣奇,陆家炜,田文岭,唐劲舟,. 不同节理粗糙度类岩石材料三轴压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 , 2018, 39(S1): 21-32. |
[13] | 李 宣, 孙德安,张俊然,. 吸力历史对非饱和粉土动力变形特性的影响[J]. , 2018, 39(8): 2829-2836. |
[14] | 黄 维,谢中识,杨永刚,刘红中,杨 龙,王冰洁,杨志慧,程超杰,项 伟,骆 进,. 温度和应力下能源桩桩身加筋混凝土变形性质试验研究[J]. , 2018, 39(7): 2491-2498. |
[15] | 董西好,杨更社,田俊峰,荣腾龙,贾海梁,刘 慧,. 侧向卸荷条件下冻结砂岩变形特性[J]. , 2018, 39(7): 2518-25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