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Vol. 38 ›› Issue (10): 2873-2880.doi: 10.16285/j.rsm.2017.10.013
沈才华1, 2,王 媛1, 2,李鹤文1, 2,胡玉田2
SHEN Cai-hua1, 2, WANG Yuan1, 2, LI He-wen1, 2, HU Yu-tian2
摘要: 基于圆孔扩孔理论,考虑挤密砂桩挤密过程中砂桩本身的挤密体积变化,建立了砂桩桩身压缩模量的计算方法。采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计算桩周土屈服区范围,同时结合桩间土的e-p曲线压缩理论,提出了基于扩孔理论的桩周土平均压缩模量计算公式,从而提出了考虑埋深影响的分层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结合越南河内-海防高速公路实际工程进行了计算分析,随着套管直径增大(0.5~0.6 m),挤密砂桩和桩周土的压缩模量都变小,但平均桩土应力比增大,从2.56增大至2.72,这符合《复合地基技术规范》中对于无实测资料时,桩间土强度低时桩土应力比取大值,桩间土强度高时取小值的规定。桩土应力比理论计算结果处于规范建议取值2~3之间。说明理论方法合理可靠,从而提高了挤密砂桩设计的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
TU 473
[1] | 黄宇华, 徐林荣, 周俊杰, 蔡雨, . 基于改进Terzarghi方法的桩网地基桩土应力计算[J]. 岩土力学, 2020, 41(2): 667-675. |
[2] | 周航, 袁井荣, 刘汉龙, 楚剑, . 矩形桩沉桩挤土效应透明土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11): 4429-4438. |
[3] | 姜文雨, 刘 一, . 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性面深度与桩土应力比计算[J]. 岩土力学, 2018, 39(12): 4554-4560. |
[4] | 李连祥,黄佳佳,符庆宏,成晓阳,胡 峰, . 不同置换率复合地基力学性状附加荷载影响规律离心试验研究[J]. , 2017, 38(S1): 131-139. |
[5] | 叶观宝 ,蔡永生 ,张 振 , . 加芯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研究[J]. , 2016, 37(3): 672-678. |
[6] | 王延宁 ,蒋斌松 ,胥新伟 ,高 潮,. 挤密砂桩加固水下软土大型原位载荷试验研究[J]. , 2015, 36(S1): 320-326. |
[7] | 张旭群 ,杨光华 ,陈 锐 ,温 勇 ,张玉成,. CM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垫层效应现场试验研究[J]. , 2015, 36(S1): 357-361. |
[8] | 王 双 ,王 睿 ,杨 彪 ,陈征宙,. 变荷载作用下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简化分析[J]. , 2015, 36(1): 34-40. |
[9] | 曹卫平,胡伟伟. 桩承式加筋路堤三维土拱效应试验研究[J]. , 2014, 299(2): 351-358. |
[10] | 许朝阳 ,周 健 ,完绍金 . 桩承式路堤承载特性的颗粒流模拟[J]. , 2013, 34(S1): 501-507. |
[11] | 吕亚茹 ,丁选明 ,刘汉龙 ,崔允亮 . 刚性基础下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分析[J]. , 2012, 33(6): 1774-1780. |
[12] | 戴洪军,刘欣良,任治军,韦 华. 圆形煤场中桩-网复合地基原体试验研究[J]. , 2011, 32(2): 487-494. |
[13] | 郭 超,闫澍旺,肖世伟,陈则连.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 , 2010, 31(S2): 155-159. |
[14] | 周爱军,栗 冰. CFG桩复合地基褥垫层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J]. , 2010, 31(6): 1803-1808. |
[15] | 赵明华,邓岳保,杨明辉. 路堤荷载作用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及试验研究[J]. , 2009, 30(9): 2623-26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