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18, Vol. 39 ›› Issue (12): 4554-4560.doi: 10.16285/j.rsm.2017.0812
姜文雨1,刘 一2
JIANG Wen-yu1, LIU Yi2
摘要: 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性面深度及桩土应力比的简化计算主要基于桩侧摩阻力线性分布假设,当桩身较长时,桩端侧摩阻力的计算值会远大于实际值,致使中性面深度及桩土应力比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差别较大,故有必要对线性分布模式予以修正。据此将桩侧摩阻力分布简化为分段线性模式,考虑负摩阻力作用及桩上、下刺入变形,根据褥垫层-桩-土变形协调关系推导了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性面深度、桩顶面桩土应力比、中性面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最后通过模型试验与工程实例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中图分类号:
[1] | 郎瑞卿, 杨爱武, 闫澍旺, . 修正等应变假定下刚性桩复合地基固结特性分析[J]. 岩土力学, 2020, 41(3): 813-822. |
[2] | 黄宇华, 徐林荣, 周俊杰, 蔡雨, . 基于改进Terzarghi方法的桩网地基桩土应力计算[J]. 岩土力学, 2020, 41(2): 667-675. |
[3] | 叶观宝, 郑文强, 张 振, . 大面积填土场地中摩擦型桩负摩阻力分布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S1): 440-448. |
[4] | 吴爽爽, 胡新丽, 章涵, 周昌, 龚辉, . 嵌岩桩负摩阻力现场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9): 3610-3617. |
[5] | 周 勇,朱亚薇, . 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和土体之间协同作用[J]. , 2018, 39(9): 3246-3252. |
[6] | 陆清元,罗 强,蒋良潍, . 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J]. , 2018, 39(7): 2473-2482. |
[7] | 曹文贵,谭建辉,胡卫东, . 水平加筋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极限上限分析法[J]. , 2018, 39(6): 1955-1962. |
[8] | 崔 凯,王东华,谌文武,任晓峰,刘 建,杨 光,. 基于改性糯米灰浆的3种锚杆锚固性能对比研究[J]. , 2018, 39(2): 498-506. |
[9] | 陈昌富, 曾松林, 刘一俊. 考虑预应力损失桩-锚结构内力计算的加权残值法[J]. 岩土力学, 2018, 39(12): 4569-4576. |
[10] | 马学宁,付 江,王 军,王 旭,. 不同堆载形式对群桩负摩阻力的影响[J]. , 2018, 39(10): 3531-3538. |
[11] | 李连祥,黄佳佳,符庆宏,成晓阳,胡 峰, . 不同置换率复合地基力学性状附加荷载影响规律离心试验研究[J]. , 2017, 38(S1): 131-139. |
[12] | 沈才华,王 媛,李鹤文,胡玉田,. 基于扩孔理论的挤密砂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J]. , 2017, 38(10): 2873-2880. |
[13] | 王惠昌,王 斌,蒋仁贵,王彩莲,张 华,. 用桩顶垫层压缩量法计算刚性桩复合地基最大沉降量[J]. , 2016, 37(S2): 442-448. |
[14] | 朱冰儿,齐昌广,鲍娇蕾. 路堤荷载下塑料套管桩荷载传递机制的现场试验研究[J]. , 2016, 37(S2): 658-664. |
[15] | 贾亚杰,梁发云,崔振东,叶 华,. 基于层间位移协调的承压水降压引起土层变形分析[J]. , 2016, 37(S1): 42-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