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19, Vol. 40 ›› Issue (12): 4573-4580.doi: 10.16285/j.rsm.2018.1099
查甫生1,刘晶晶1,许龙1,邓永锋2,杨成斌1,储诚富1
ZHA Fu-sheng1, LIU Jing-jing1, XU Long1, DENG Yong-feng2, YANG Cheng-bin1, CHU Cheng-fu1
摘要: 固化/稳定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固化机制的研究方法多基于力学测试和化学分析,因而提出无损、快捷方便且经济有效的物理评价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利用电阻率法研究了水泥?粉煤灰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微观作用机制,并建立了基于电阻率的固化铅污染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试样电阻率、孔隙水电阻率、结构因子、形状因子均显著增大,而各向异性系数则随之减小。而增加重金属离子浓度,电阻率、孔隙水电阻率以及平均形状因子明显减小,各向异性系数A则逐渐增大。扫描电镜分析结果与电阻率参数变化规律吻合,进一步验证了电阻率法揭示水泥?粉煤灰固化重金属污染土微观作用机制的可行性。此外,电阻率与无侧限抗压强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作为评价固化土体力学性能的指标。
中图分类号:
[1] | 李敏, 孟德骄, 姚昕妤. 基于温度效应下二灰固化石油污染滨海盐渍土 力学特性优化固化需求[J]. 岩土力学, 2020, 41(4): 1203-1210. |
[2] | 高运昌, 高盟, 尹诗, . 聚氨酯固化海砂的静力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S1): 231-236. |
[3] | 丁长栋, 张杨, 杨向同, 胡大伟, 周辉, 卢景景, . 致密砂岩高围压和高孔隙水压下渗透率 演化规律及微观机制[J]. 岩土力学, 2019, 40(9): 3300-3308. |
[4] | 陈卫忠, 雷江, 于洪丹, 李翻翻, 马永尚, 闫宪洋, . 黏土岩饱和过程中水分运移规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9): 3327-3334. |
[5] | 王东星, 肖杰, 李丽华, 肖衡林, . 基于碳化-固化技术的武汉东湖淤泥 耐久性演变微观机制[J]. 岩土力学, 2019, 40(8): 3045-3053. |
[6] | 沈泰宇, 汪时机, 薛乐, 李贤, 何丙辉, . 微生物沉积碳酸钙固化砂质黏性紫色土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8): 3115-3124. |
[7] | 闫亚景, 闫永帅, 赵贵章, 张泰丽, 孙强, . 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天然边坡水分运移规律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7): 2807-2814. |
[8] | 王东星, 肖 杰, 肖衡林, 马 强, . 武汉东湖淤泥碳化-固化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5): 1805-1812. |
[9] | 吕擎峰, 周 刚, 王生新, 霍振升, 马 博, . 固化盐渍土核磁共振微观特征[J]. 岩土力学, 2019, 40(1): 245-249. |
[10] | 陈瑞锋,田高源,米栋云,董晓强,. 赤泥改性黄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研究[J]. , 2018, 39(S1): 89-97. |
[11] | 张亭亭,王 平,李江山,万 勇,薛 强,王士权, . 养护龄期和铅含量对磷酸镁水泥固化/稳定化铅污染土的固稳性能影响规律及微观机制[J]. , 2018, 39(6): 2115-2123. |
[12] | 刘松玉,曹菁菁,蔡光华, . 活性氧化镁碳化固化粉质黏土微观机制[J]. , 2018, 39(5): 1543-1552. |
[13] | 章定文,项 莲,曹智国, . CaO对钙矾石固化/稳定化重金属铅污染土的影响[J]. , 2018, 39(1): 29-35. |
[14] | 刘晋铭,欧忠文,肖寒冰,莫金川,杨康辉. 功能组分对固化土早期强度的影响研究[J]. , 2017, 38(3): 755-761. |
[15] | 邓友生,吴 鹏,赵明华,段邦政,. 基于最优含水率的聚丙烯纤维增强膨胀土强度研究[J]. , 2017, 38(2): 349-3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