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 Vol. 36 ›› Issue (1): 56-60.doi: 10.16285/j.rsm.2015.01.007
蒲成志1, 2,曹 平2,张春阳2, 3,付宗智2, 4
PU Cheng-zhi1, 2,CAO Ping2,ZHANG Chun-yang2, 3,FU Zong-zhi2, 4
摘要: 在研究双向压缩条件下压剪复合型裂纹应力分布特征及断裂破坏机制基础上,考虑渗透压对初始裂隙面上有效正应力的影响,提出高低渗透压环境的判定准则,并基于滑动裂纹模型理论及最大周向拉应力破坏准则,得到不同渗透压环境下初始裂隙尖端微裂纹起裂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压剪复合应力条件下,初始裂隙尖端发育微裂纹的最优倾角与裂隙面摩擦系数直接相关,随裂隙面摩擦系数的增大,最优初始裂隙倾角由45°起逐渐增大;低渗透压条件下,渗流场的存在使裂纹面摩擦系数发生弱化,进而使得最优初始裂隙倾角向45°靠近,而渗透压直接降低裂隙面上有效正应力且与裂隙倾角无关,其仅仅影响裂隙体材料的初裂强度;高渗透压条件下,初始裂隙面由压剪复合应力状态转化为拉剪复合应力状态,并在拉剪复合应力场作用下,尖端微裂纹起裂角随KI/KII的不断增大,由70.5°逐渐趋近于0°。
中图分类号:
[1] | 杨德欢, 颜荣涛, 韦昌富, 潘雪瑛, 张芹, . 饱和黏土平均粒间应力的确定方法[J]. 岩土力学, 2019, 40(6): 2075-2084. |
[2] | 宋战平, 程昀, 杨腾添, 霍润科, 王军保, 刘新荣, . 渗透压作用对灰岩孔隙结构演化规律影响 的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12): 4607-4619. |
[3] | 周科平, 刘 维, 周彦龙, 林 允, 薛 轲. 不同渗透力的类充填体力学特性及损伤软化 本构模型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10): 3724-3732. |
[4] | 左宇军,孙文吉斌,邬忠虎,许云飞,. 渗透压–应力耦合作用下页岩渗透性试验[J]. , 2018, 39(9): 3253-3260. |
[5] | 王 刚,王 锐 ,武猛猛 ,王鹏飞 ,周煜明,. 渗透压-应力耦合作用下煤体常规三轴试验的颗粒流模拟[J]. , 2016, 37(S1): 537-546. |
[6] | 杨德欢,颜荣涛,韦昌富,张 敏,张 芹,. 粉质黏土强度指标的水化学敏感性研究[J]. , 2016, 37(12): 3529-3536. |
[7] | 崔 岚,郑俊杰,章荣军,张 威. 弹塑性软化模型下隧洞围岩变形与支护压力分析[J]. , 2014, 35(3): 717-722. |
[8] | 陈小平. 重庆沙溪庙组地层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研究[J]. , 2014, 35(10): 2994-2999. |
[9] | 邓华锋,朱 敏,李建林,王 宇,罗 骞,原先凡. 砂岩Ⅰ型断裂韧度及其与强度参数的相关性研究[J]. , 2012, 33(12): 3585-3591. |
[10] | 王 刚,李术才,王明斌. 渗透压力作用下加锚裂隙岩体围岩稳定性研究[J]. , 2009, 30(9): 2843-2849. |
[11] | 王 刚,蒋宇静,王渭明,李廷春. 新型数控岩石节理剪切渗流试验台的设计与应用[J]. , 2009, 30(10): 3200-3209. |
[12] | 范书立,陈健云,林 皋. 渗透压力对重力坝有限元分析的影响研究[J]. , 2007, 28(S1): 575-580. |
[13] | 王环玲,徐卫亚,杨圣奇. 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渗透率演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 , 2006, 27(10): 1703-1708. |
[14] | 郑少河 ,姚海林 ,葛修润 , . 渗透压力对裂隙岩体损伤破坏的研究[J]. , 2002, 23(6): 687-6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