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0, Vol. 41 ›› Issue (10): 3326-3331.doi: 10.16285/j.rsm.2019.1944
雷勇,邓加政,刘泽宇,李君杰,邹 根
LEI Yong, DENG Jia-zheng, LIU Ze-yu, LI Jun-jie, ZOU Gen
摘要: 荷载位置偏移量对下伏空洞岩石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有较大影响。当荷载位置偏移量较小时,基于双对数螺旋曲线模型,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建立了下伏空洞岩石地基破坏体的功能方程,推导得到了荷载位置偏移下空洞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表达式。当荷载位置偏移量较大时,空洞地基发展成为Prandtl破坏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岩石地基厚度h、荷载位置偏移量e及内摩擦角? 对空洞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最后进行了不同荷载位置偏移量和厚度下的空洞地基极限承载力模型试验研究,并与理论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当荷载位置偏移量e一定时,随着岩石地基厚度h的增加,空洞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大致呈线性增长,并逐渐趋向于完整基岩承载力;当岩石地基厚度h一定时,随着荷载位置偏移量e的增大,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呈非线性增长,增大到一定值时接近完整基岩承载力;当岩石地基厚度h和荷载位置偏移量e一定时,随着内摩擦角? 的增大,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增长的幅度逐渐变大。
中图分类号:
[1] | 周翠英, 梁彦豪, 刘春辉, 刘镇, . 天然红层风化土成膜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S1): 132-138. |
[2] | 李超, 李涛, 荆国业, 肖玉华. 竖井掘进机撑靴井壁土体极限承载力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S1): 227-236. |
[3] | 褚峰, 张宏刚, 邵生俊, 邓国华. 人工合成类废布料纤维纱加筋黄土力学变形性质及抗溅蚀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S1): 394-403. |
[4] | 胡伟, 孟建伟, 姚琛, 雷勇, . 浅埋平板圆锚竖向拉拔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J]. 岩土力学, 2020, 41(9): 3049-3055. |
[5] | 李见飞, 苏杨, 孙志彬, 赵晨, . 基于Newmark滑块原理的抗滑桩加固 三维土坡的地震位移分析方法[J]. 岩土力学, 2020, 41(8): 2785-2795. |
[6] | 刘克奇, 丁万涛, 陈瑞, 侯铭垒, . 盾构掌子面三维破坏模型构建与极限支护力计算[J]. 岩土力学, 2020, 41(7): 2293-2303. |
[7] | 张庆艳, 陈卫忠, 袁敬强, 刘奇, 荣驰, . 断层破碎带突水突泥演化特征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6): 1911-1922. |
[8] | 赵明华, 彭文哲, 杨超炜, 肖尧, 刘亚楠. 斜坡地基刚性桩水平承载力上限分析[J]. 岩土力学, 2020, 41(3): 727-735. |
[9] | 杨学祥, 焦园发, 杨语驿, . 充气膨胀控制锚杆的研制与试验[J]. 岩土力学, 2020, 41(3): 869-876. |
[10] | 张峰瑞, 姜谙男, 杨秀荣, 申发义. 冻融循环下花岗岩剪切蠕变试验与模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2): 509-519. |
[11] | 周其健, 马德翠, 邓荣贵, 康景文, 祝全兵, . 地热系统作用下红层软岩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10): 3333-3342. |
[12] | 王东英, 汤华, 尹小涛, 杨光华, 姜燕, . 基于简化力学模型的隧道锚极限承载力估值公式[J]. 岩土力学, 2020, 41(10): 3405-3414. |
[13] | 蒋万里, 朱国甫, 张杰, . 单桩承载力的一种直接动测法[J]. 岩土力学, 2020, 41(10): 3500-3508. |
[14] | 赵晓彦, 万宇豪, 张肖兵. 汶马高速公路千枚岩堆积体岩块定向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1): 175-184. |
[15] | 孙来宾, 肖世国, . 抗滑桩受荷段前侧有限范围地层的 地基抗力系数取值方法[J]. 岩土力学, 2020, 41(1): 278-2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