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1, Vol. 42 ›› Issue (9): 2600-2610.doi: 10.16285/j.rsm.2020.1886
陈世杰1, 2,肖明1, 2,王小威3,陈俊涛1, 2
CHEN Shi-jie1, 2, XIAO Ming1, 2, WANG Xiao-wei3, CHEN Jun-tao1, 2
摘要: 陡倾角断层带是地下洞室抗震稳定性的薄弱环节。针对围岩和断层的复杂动力相互作用特点,在Ladanyi剪切强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震动劣化系数,建立了考虑非线性力学特性和震动劣化效应的抗剪强度模型。进一步考虑围岩和断层的非连续变形特性,提出了一种考虑复杂抗剪强度和多种接触状态的三维动接触力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金川地下厂房,研究其受陡倾角断层F31影响下的地震破坏特性。结果表明:考虑接触面和震动劣化效应后,洞室的地震反应增大,围岩和断层的错动更加明显,且发生一定深度的脱开、滑移破坏;陡倾角断层在主厂房高边墙切割出围岩厚度较薄的薄弱区,产生较大的变形和损伤,在上下游边墙分别易发生向洞内的弯曲倾倒变形和滑移变形;围岩和断层接触面的滑移脱开区分布随地震过程动态变化且不断向深部延伸,其中拱座和岩锚梁部位的脱开区范围较大。数值结果揭示了陡倾角断层下地下洞室围岩的动力破坏机制,可为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
[1] | 徐鼎平, 郭广涛, 夏跃林, 柳秀洋, 江权, 李邵军, 李治国, . 高应力强卸荷下双江口花岗岩岩爆中间 主应力效应宏细观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9): 2375-2386. |
[2] | 杜崧, 肖明, 陈俊涛, . 洞室块体危险性分析的突变级数评价法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9): 2578-2588. |
[3] | 朱赛男, 李伟华, LEE Vincent W, 赵成刚, . 平面P1波斜入射下海底洞室地震响应解析分析[J]. 岩土力学, 2021, 42(1): 93-103. |
[4] | 王川, 冷先伦, 李海轮, 李刚, . 节理分布空间变异的地下洞室稳定性概率分析[J]. 岩土力学, 2021, 42(1): 224-232. |
[5] | 李新平, 边兴, 罗忆, 吕均琳, 任高峰, . 地下洞室边墙爆破振动传播衰减规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6): 2063-2069. |
[6] | 韩俊艳, 李满君, 钟紫蓝, 许敬叔, 李立云, 兰景岩, 杜修力. 基于埋地管道非一致激励振动台 试验的土层地震响应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5): 1653-1662. |
[7] | 张雪东, 蔡红, 魏迎奇, 张紫涛, 梁建辉, 胡晶. 基于动力离心试验的软基尾矿库地震响应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4): 1287-1294. |
[8] | 裴书锋, 赵金帅, 于怀昌, 刘国锋, 夏跃林, 张頔, 徐进鹏, . 考虑洞室岩体应力型破坏特征的局部地应力反演方法及应用[J]. 岩土力学, 2020, 41(12): 4093-4104. |
[9] | 韩俊艳, 钟紫蓝, 李立云, 赵密, 万宁潭, 杜修力. 纵向非一致激励下自由场土体的非线性 地震反应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7): 2581-2592. |
[10] | 孙广臣, 谢佳佑, 何 山, 傅鹤林, 江学良, 郑 亮, . 不同方向地震激励下软岩桥隧 搭接段动力响应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3): 893-902. |
[11] | 刘中宪, 张征, 王少杰, 梁建文, 王海良, . 基于快速多极子间接边界元法的城市区域 沉积盆地三维地震响应宽频模拟[J]. 岩土力学, 2019, 40(10): 4101-4110. |
[12] | 许 明,唐亚锋,刘先珊,罗 斌,唐道勇,. 自适应锚索锚固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分析[J]. , 2018, 39(7): 2379-2386. |
[13] | 韩 冰,梁建文,朱 俊,. 深厚饱和软土场地中透镜体对上部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J]. , 2018, 39(6): 2227-2236. |
[14] | 崔 臻,盛 谦,冷先伦,罗庆姿,. 地下洞室地震动力响应的岩体结构控制效应[J]. , 2018, 39(5): 1811-1824. |
[15] | 刘国庆,肖 明,周 浩. 地下洞室预应力锚索锚固机制及受力特性分析[J]. , 2017, 38(S1): 439-4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