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1, Vol. 42 ›› Issue (8): 2069-2077.doi: 10.16285/j.rsm.2021.0110
刘婕1,张黎明1, 2,丛宇1, 2,王在泉1, 2
LIU Jie1, ZHANG Li-ming1, 2, CONG Yu1, 2, WANG Zai-quan1, 2
摘要: 开展某洞库花岗岩真三轴加载破坏试验和卸载破坏试验,分析花岗岩的特征应力、破坏形式和能量演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真三轴加、卸荷应力路径下,花岗岩的破坏方式均为张剪复合破坏,表现出高损伤应力特征和明显的脆性特征;利用体积应变曲线提出新的脆性指数评价岩石脆性,发现卸荷条件下花岗岩的脆性指数更高;真三轴加荷试验中,总能量-轴向应变曲线经历缓慢增大、快速增大、稳定增大3个阶段;真三轴卸荷试验中,卸荷瞬间耗散能迅速增加,在能量分配中所占的比例迅速提高,成为消耗能量的主体;加荷试验中花岗岩破坏时的耗散能量值明显大于卸荷试验,表明加荷路径下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发生破坏,且卸荷路径下可释放弹性应变能多,相较于加荷路径更加危险。
中图分类号:
[1] | 周恒宇, 王修山, 胡星星, 熊志奇, 张小元, . 地聚合物固化淤泥强度增长影响因素及机制分析[J]. 岩土力学, 2021, 42(8): 2089-2098. |
[2] | 杨爱武, 徐彩丽, 郎瑞卿, 王韬, . 冻融循环作用下城市污泥固化土三维力学 特性及其破坏准则[J]. 岩土力学, 2021, 42(4): 963-975. |
[3] | 卢锋, 仇文革, . 基于能量演化理论的多参数非等比例折减的 安全系数求解方法[J]. 岩土力学, 2021, 42(2): 547-557. |
[4] | 杨春和, 张超, 李全明, 于玉贞, 马昌坤, 段志杰, . 大型高尾矿坝灾变机制与防控方法[J]. 岩土力学, 2021, 42(1): 1-17. |
[5] | 郤保平, 吴阳春, 王帅, 熊贵明, 赵阳升, . 热冲击作用下花岗岩力学特性及其随冷却温度 演变规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S1): 83-94. |
[6] | 徐晓冬, 孙光华, 姚旭龙, 梁学健, 邵陆航, . 基于能量耗散与释放的充填体失稳 尖点突变预警模型[J]. 岩土力学, 2020, 41(9): 3003-3012. |
[7] | 姜景山, 左永振, 程展林, 潘家军, . 不同密度粗粒料强度特性的大型真三轴试验[J]. 岩土力学, 2020, 41(8): 2601-2608. |
[8] | 蒋长宝, 魏 财, 段敏克, 陈昱霏, 余塘, 李政科, . 饱水和天然状态下页岩滞后效应及阻尼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6): 1799-1808. |
[9] | 韩超, 庞德朋, 李德建. 砂岩分级加卸载蠕变试验过程能量演化分析[J]. 岩土力学, 2020, 41(4): 1179-1188. |
[10] | 孟庆彬, 钱唯, 韩立军, 蔚立元, 王丛凯, 周星, . 极弱胶结岩体再生结构的形成机制 与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3): 799-812. |
[11] | 姜景山, 左永振, 程展林, 潘家军, 张超, 韦有信, . 应力状态对粗粒料力学特性影响的大型真三轴试验[J]. 岩土力学, 2020, 41(11): 3563-3572. |
[12] | 翟明磊, 郭保华, 王辰霖, 焦峰, . 法向卸荷下贯通裂隙岩样压剪破坏特征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S1): 217-223. |
[13] | 金爱兵, 刘佳伟, 赵怡晴, 王本鑫, 孙浩, 魏余栋, . 卸荷条件下花岗岩力学特性分析[J]. 岩土力学, 2019, 40(S1): 459-467. |
[14] | 彭守建, 岳雨晴, 刘义鑫, 许江, . 不同成因结构面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剪切力学特性[J]. 岩土力学, 2019, 40(9): 3291-3299. |
[15] | 雷江, 陈卫忠, 李翻翻, 于洪丹, 马永尚, 谢华东, 王富刚, . 引红济石引水隧洞围岩力学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9): 3435-34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