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2, Vol. 43 ›› Issue (9): 2539-2549.doi: 10.16285/j.rsm.2021.1971
丁瑜1,贾羽1,王晅1, 2,张家生1, 2,陈晓斌1, 2,罗昊1,张宇1
DING Yu1, JIA Yu1, WANG Xuan1, 2, ZHANG Jia-sheng1, 2, CHEN Xiao-bin1, 2, LUO Hao1, ZHANG Yu1
摘要: 重载铁路路基翻浆冒泥病害广泛存在且危害性极大,严重影响了轨道的稳定性和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铁路路基土体性质,如颗粒级配、孔隙比等对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翻浆冒泥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发的试验模型对粉质黏土与不同含量高岭土重塑试样进行翻浆冒泥试验,研究了不同颗粒级配(高岭土含量)、不同初始干密度(孔隙比)对循环荷载作用下试样的轴向应变、超孔隙水压力以及细颗粒迁移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岭土含量以及初始干密度的增加,动荷载作用下试样产生的轴向应变、超孔隙水压力均减小,细颗粒迁移的平均高度降低,路基翻浆冒泥的程度减轻。通过试验发现,动荷载作用下试样内部的超孔隙水压力梯度是驱动路基土体细颗粒迁移的主导因素,试样产生的夹层对路基翻浆冒泥病害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
[1] | 赵再昆, 王铁行, 张亮, 金鑫, 鲁洁, 阮嘉斌, 邢昱, . 高温作用下非饱和黄土裂隙演化及其定量分析[J]. 岩土力学, 2024, 45(5): 1297-1308. |
[2] | 金丹丹, 鲁先东, 王炳辉, 施展, 张雷, . 冲击荷载下含夹层饱和砂土孔压变化规律分析[J]. 岩土力学, 2024, 45(4): 1081-1091. |
[3] | 杨奇, 王晓雅, 聂如松, 陈琛, 陈缘正, 徐方, . 间歇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累积塑性变形及孔压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6): 1671-1683. |
[4] | 张延杰, 何萌, 宋萌, 曹立, 赵海涛, 李梅. 富水砂卵石地层力学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6): 1739-1747. |
[5] | 陈平山, 吕卫清, 梁小丛, 周红星, 王婧, 马佳钧, . 含细粒珊瑚土抗液化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2): 337-344. |
[6] | 苏新斌, 廖晨聪, 刘世奥, 张璐璐, . 基于预制滑动面的饱和黏土−结构物界面强度特性 三轴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10): 2852-2860. |
[7] | 尹小卡, 杜思义, 王涛涛. 砂土液化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参数 关系的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9): 2518-2524. |
[8] | 王静, 肖涛, 朱鸿鹄, 梅国雄, 刘拯源, 魏广庆, . 透水管桩现场试验光纤监测与承载性能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7): 1961-1970. |
[9] | 张小玲, 朱冬至, 许成顺, 杜修力, . 强度弱化条件下饱和砂土地基中桩−土 相互作用p-y曲线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7): 2252-2260. |
[10] | DAO Minh-huan, 刘清秉, 黄伟, 项伟, 王臻华, . 膨润土加砂混合物干燥收缩特征及缩裂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3): 789-798. |
[11] | 吴琪, 丁选明, 陈志雄, 陈育民, 彭宇, . 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珊瑚礁砂地基中桩-土-结构 地震响应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2): 571-580. |
[12] | 阎凤翔, 白晓红, 董晓强, . 土工格栅−建筑渣土界面摩阻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12): 3939-3946. |
[13] | 赵红芬, 周志鑫, . 利用铝−有机质絮状物降低渗透系数的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12): 3947-3956. |
[14] | 张治国, 黄茂松, 杨 轩, . 基于衬砌长期渗漏水影响的隧道施工扰动 诱发超孔隙水压消散及地层固结沉降解[J]. 岩土力学, 2019, 40(8): 3135-3144. |
[15] | 张升, 乔春晖, 李希, 沈远, . 考虑级配多样性的颗分试验取样质量理论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7): 2555-25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