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1, Vol. 42 ›› Issue (6): 1669-1680.doi: 10.16285/j.rsm.2020.1710
齐飞飞1, 2,张科1, 2,谢建斌2, 3
QI Fei-fei1, 2, ZHANG Ke1, 2, XIE Jian-bin2, 3
摘要: 为研究节理密度对岩体强度特征及破坏模式的影响,以石英砂和呋喃树脂为打印基材,采用3D砂型打印技术制备含有不同节理密度的类岩石试件。对3D砂型打印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进行非接触式全场变形测量,从细观力学角度定量分析裂纹萌生、扩展以及贯通行为。试验结果表明:3D砂型打印完整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压拉强度比与真实岩石相似,属于一种类岩石材料;不同节理密度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过程大致相似,可划分为初始压密、线弹性变形、破裂发展以及残余强度4个阶段;试件力学参数随着节理密度εf的增加而减小,两者之间呈指数衰减关系;通过计算试件表面应变场和位移矢量分布,发现试件变形场分布、裂纹扩展演化均与节理密度密切相关;随着节理密度的增大,试件破坏模式由轴向拉伸破坏(?f = 0.280%)过渡到混合破坏(?f = 1.193%),最后转变为拉贯通带破坏 (?f ≥ 1.712%),而当节理密度超过阈值2.739%,拉贯通带内的块体发生转动,重现了书斜式断层旋转这类地质构造。
中图分类号:
[1] | 岑夺丰, 刘畅, 黄达. 灰岩层面拉剪力学特性及层面起伏效应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77-87. |
[2] | 刘学伟, 刘泉声, 汪志强, 刘滨, 康永水, 王传兵, . 基于格栅拱架的软岩巷道分步联合控制技术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469-478. |
[3] | 张箭, 戚瑞宇, 宗晶瑶, 丰土根, . 盾构隧道环向开挖面破坏机制及剪胀效应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7): 1833-1844. |
[4] | 王刚, 宋磊博, 刘夕奇, 包春燕, 吝曼卿, 刘广建, . 非贯通节理花岗岩剪切断裂力学特性及 声发射特征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6): 1533-1545. |
[5] | 唐旭海, 许婧璟, 张怡恒, 何琦, 王正直, 张国平, 刘泉声, . 基于微观岩石力学试验和NWA13618陨石的 小行星岩石力学参数分析[J]. 岩土力学, 2022, 43(5): 1157-1163. |
[6] | 姜玥, 周辉, 卢景景, 高阳, . 空心圆柱砂岩真三轴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4): 932-944. |
[7] | 程坦, 郭保华, 孙杰豪, 田世轩, 孙崇轩, 陈岩, . 非规则砂岩节理剪切变形本构关系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1): 51-64. |
[8] | 李地元, 高飞红, 刘 濛, 马金银. 动静组合加载下含孔洞层状砂岩破坏机制探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8): 2127-2140. |
[9] | 黄娜, 蒋宇静, 程远方, 刘日成, .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复杂三维粗糙裂隙网络 渗流特性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6): 1659-1668. |
[10] | 武东阳, 蔚立元, 苏海健, 吴疆宇, 刘日成, 周键. 单轴压缩下加锚裂隙类岩石试块裂纹扩展试验 及PFC3D模拟[J]. 岩土力学, 2021, 42(6): 1681-1692. |
[11] | 李欣慰, 姚直书, 黄献文, 刘之喜, 赵翔, 穆克汉, . 循环加卸载下砂岩变形破坏特征与能量演化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6): 1693-1704. |
[12] | 刘新荣, 许彬, 周小涵, 谢应坤, 何春梅, 黄俊辉, . 软弱层峰前循环剪切宏细观累积损伤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5): 1291-1303. |
[13] | 陈曦, 曾亚武, . 基于Grasselli模型的一个新的岩石节理三维粗糙度指标[J]. 岩土力学, 2021, 42(3): 700-712. |
[14] | 王力, 李高, 陈勇, 谭建民, 王世梅, 郭飞, . 赣南地区人工切坡降雨致灾机制现场模型试验[J]. 岩土力学, 2021, 42(3): 846-854. |
[15] | 王本鑫, 金爱兵, 孙浩, 王树亮, . 基于DIC的含不同角度3D打印 粗糙交叉节理试样破裂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2): 439-4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