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2, Vol. 43 ›› Issue (4): 1041-1047.doi: 10.16285/j.rsm.2021.1217
蒋中明1, 2,肖喆臻1,唐栋1, 3,何国富4,许卫5
JIANG Zhong-ming1, 2, XIAO Zhe-zhen1, TANG Dong1, 3, HE Guo-fu4, XU Wei5
摘要: 准确预测洞室涌水量和库区渗流场的空间分布特征是确保地下水封油库施工期安全性和运行期经济性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为真实地反映地下水封油库围岩随机分布裂隙的渗流效应对涌水量预测和渗流场空间分布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裂隙单元模型(EFE模型)的裂隙岩体渗流分析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湛江水封油库的三维渗流场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对比工程实测资料,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进而预测了实例工程在运行期的涌水量。计算结果表明,EFE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裂隙对洞室岩体局部渗流场的影响,反映库区渗流场及洞室涌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特性。研究成果可为水封洞库渗控措施的精准设计以及运行期污水处理设施配套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
[1] | 张虎元, 王赵明, 朱江鸿, 周光平, . 混合型缓冲材料砌块渗透性及其各向异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3): 573-581. |
[2] | 刘洋, 于鹏强, 徐硕. 基于微形态理论的各向异性散体波动分析[J]. 岩土力学, 2022, 43(3): 635-648. |
[3] | 宋磊博, 亢倩倩, 杜时贵, 钟振, 王刚, 王兴开, 韩观胜, 赵金帅, . 基于表面微凸体磨损特征演化规律的节 理剪切强度各向异性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9): 2331-2343. |
[4] | 阙相成, 朱珍德, 牛子豪, 黄浩楠, . 不同截面柱状节理岩体变形及强度各向异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9): 2416-2426. |
[5] | 乔趁, 王宇, 宋正阳, 李长洪, 侯志强, . 饱水裂隙花岗岩周期冻胀力演化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8): 2141-2150. |
[6] | 崔溦, 王利新, 江志安, 王超, 王枭华, 张社荣, . 基于修正立方定律的岩体粗糙裂隙网络 注浆过程模拟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8): 2250-2258. |
[7] | 傅鹤林, 安鹏涛, 李凯, 成国文, 李鲒, 余小辉, . 围岩非均质性对隧道突涌水的影响分析[J]. 岩土力学, 2021, 42(6): 1519-1528. |
[8] | 时振昊, 黄茂松, 倪雨萍, . 基于颗粒间应变的饱和黏土小应变各向异性 非线性本构模型[J]. 岩土力学, 2021, 42(4): 1036-1044. |
[9] | 陈曦, 曾亚武, . 基于Grasselli模型的一个新的岩石节理三维粗糙度指标[J]. 岩土力学, 2021, 42(3): 700-712. |
[10] | 刘炳恒, 孔令伟, 舒荣军, 李甜果, . 湛江结构性黏土在三维应力下的 力学特性与强度准则[J]. 岩土力学, 2021, 42(11): 3090-3100. |
[11] | 邹宇雄, 马刚, 李易奥, 陈远, 周伟, 邱焕峰, . 抗转动对颗粒材料组构特性的影响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8): 2829-2838. |
[12] | 洪陈杰, 黄曼, 夏才初, 罗战友, 杜时贵, . 岩体结构面各向异性变异系数的尺寸效应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6): 2098-2109. |
[13] | 徐杰, 周建, 罗凌晖, 余良贵, . 高岭-蒙脱混合黏土渗透各向异性模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2): 469-476. |
[14] | 张进鹏, 刘立民, 刘传孝, 孙东玲, 邵军, 李扬, . 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深部裂隙 岩体锚注加固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11): 3651-3662. |
[15] | 肖瑶, 邓华锋, 李建林, 支永艳, 熊雨. 长期浸泡作用下灌浆加固裂隙岩体劣化效应[J]. 岩土力学, 2019, 40(S1): 143-1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