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3, Vol. 44 ›› Issue (9): 2495-2508.doi: 10.16285/j.rsm.2022.1433
高志傲1, 2,孔令伟1, 2,王双娇2, 3,刘炳恒1, 2,芦剑锋1, 2
GAO Zhi-ao1, 2, KONG Ling-wei1, 2, WANG Shuang-jiao2, 3, LIU Bing-heng1, 2, LU Jian-feng1, 2
摘要: 富含裂隙是膨胀土的重要特性之一,原生裂隙以及受力过程中的裂隙扩展对土的力学行为影响显著。为了调查裂隙对膨胀土的变形规律与破坏模式的影响,借助改进型真三轴仪,对不同原生裂隙主方向角的原状膨胀土(I型裂隙试样长轴垂直优势裂隙方向、II型裂隙试样长轴45º斜交优势裂隙方向、III型裂隙试样长轴平行优势裂隙方向),开展固结排水平面应变剪切试验,并利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简称DIC)技术分析变形规律,重点研究裂隙影响的变形局部化特征。结果表明:同一围压作用时,II型裂隙试样的峰值应力最小,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软化型,其破坏类型为滑动破坏;I型裂隙试样峰值应力最大,且I型裂隙试样与III型裂隙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硬化型。I型裂隙试样的破坏类型为压缩剪切破坏,III型裂隙试样的破坏类型随围压不同而存在差异。同一围压作用下,I型裂隙试样产生的剪切带倾角较其他裂隙类型样品小,且基本不随围压变化。II型裂隙试样的剪切带沿原生裂隙面发育形成,其倾角大小随围压变化并无明显规律,围压影响II型裂隙土试样剪切带发育的数量。对于III型裂隙试样,围压影响剪切带发育类型,且随着围压增大,主剪切带倾角减小。利用Roscoe理论得到不同裂隙方向土样的剪切带倾角大小与试样实际破坏时剪切带的倾角较为符合。该试验为研究裂隙性膨胀土力学特征各向异性奠定了基础。
中图分类号:
[1] | 彭阳, 高永涛, 王文林, 甫尔卡特, 温建敏, 周喻, . 单侧限压缩煤岩组合体的破裂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增刊): 387-398. |
[2] | 赵凯, 邵帅, 邵生俊, 魏军政, 张少英, 张玉. 平面应变下原状黄土的剪切带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2): 433-441. |
[3] | 彭守建, 张倩文, 许江, 陈奕安, 陈灿灿, 曹琦, 饶豪魁, . 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砂岩渗流-应力 耦合变形局部化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5): 1197-1206. |
[4] | 史旦达, 俞快, 毛逸瑶, 原媛, 郝冬雪, 胡伟, . 松砂中双叶片螺旋锚上拔承载 及土体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11): 3059-3072. |
[5] | 孙文进, 金爱兵, 王树亮, 赵怡晴, 韦立昌, 贾玉春, . 基于DIC的高温砂岩劈裂力学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2): 511-518. |
[6] | 徐浩淳, 金爱兵, 赵怡晴, 王本鑫, 韦立昌, . 高温层理砂岩劈裂力学特性及裂隙演化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11): 3069-3078. |
[7] | 金爱兵, 王树亮, 王本鑫, 孙浩, 陈帅军, 朱东风, . 基于DIC的3D打印交叉节理试件破裂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12): 3862-3872. |
[8] | 史旦达, 毛逸瑶, 杨勇, 原媛, 郝冬雪, . 基于DIC技术的砂土中圆形锚板上拔土体 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10): 3201-3213. |
[9] | 张伏光,蒋明镜, . 基坑土体卸荷平面应变试验离散元数值分析[J]. , 2018, 39(1): 339-348. |
[10] | 张 玉,邵生俊,陈 菲,丁 潇,张少军,. 不同应力路径条件下原状Q3黄土的强度特性及破坏方式试验研究[J]. , 2017, 38(S2): 99-106. |
[11] | 王志杰,Felix Jacobs,Martin Ziegler,. 土工格栅横肋对加筋砾石强度与变形特性的影响[J]. , 2017, 38(8): 2234-2240. |
[12] | 张 玉,何 晖,赵 敏,李宝平,丁 潇. 平面应变条件下原状黄土侧向卸载变形与强度特性分析[J]. , 2017, 38(5): 1233-1242. |
[13] | 马永尚 ,陈卫忠 ,杨典森 ,杨建平 ,龚 哲,. 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脆性岩石破坏试验研究[J]. , 2017, 38(1): 117-123. |
[14] | 罗爱忠 ,邵生俊,. 新型卧式土工平面应变仪研制[J]. , 2015, 36(7): 2117-2124. |
[15] | 宋新江,徐海波. 平面应变条件下水泥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 , 2011, 32(8): 2325-23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