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 Vol. 37 ›› Issue (8): 2359-2365.doi: 10.16285/j.rsm.2016.08.031
邓 建1, 2,肖 明1, 2,谢冰冰1, 2
DENG Jian1, 2, XIAO Ming1, 2, XIE Bing-bing1, 2
摘要: 基于预应力锚索作用和锚固界面力学传递机制,建立了锚固界面应力计算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锚固界面剪切滑移的锚索应力计算方法;基于锚索预应力损失机制,对造成预应力损失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各种因素影响下的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基于锚索应力求解的基本理论,同时考虑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预应力损失量,将洞室群开挖过程中锚索应力的变化量作为锚索初始张拉的安全余量,提出了一种预应力锚索初始张拉吨位计算方法。并据此编制有限元计算程序,以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为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
TU 457
[1] | 马鹏杰, 芮瑞, 曹先振, 夏荣基, 王曦, 丁锐恒, 孙天健, . 微型桩加固长大缓倾裂隙土边坡模型试验[J]. 岩土力学, 2023, 44(6): 1695-1707. |
[2] | 李然, 王圣涛, 张顶立, 陈平, 潘红桂, 李奥, . 小净距隧道中夹岩对拉锚杆控制机制与工程应用[J]. 岩土力学, 2022, 43(7): 1865-1876. |
[3] | 冷伍明, 邓志龙, 徐方, 张期树, 董俊利, 刘思慧. 基于路基土蠕变效应的路基预应力损失模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6): 1671-1682. |
[4] | 徐鼎平, 郭广涛, 夏跃林, 柳秀洋, 江权, 李邵军, 李治国, . 高应力强卸荷下双江口花岗岩岩爆中间 主应力效应宏细观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9): 2375-2386. |
[5] | 冯忠居, 江冠, 赵瑞欣, 龙厚胜, 王政斌, 张正旭, . 基于多因素耦合效应的锚索预应力长期损失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8): 2215-2224. |
[6] | 安彩龙, 梁 烨, 王亮清, 邓 姗, 孙自豪, 范斌强, 郑罗斌. 岩质边坡楔形体锚索加固方向角三维优化设计[J]. 岩土力学, 2020, 41(8): 2765-2772. |
[7] | 徐毅青, 邓绍玉, 葛琦. 锚索预应力初期与长期损失的预测模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5): 1663-1669. |
[8] | 李剑, 陈善雄, 余飞, 姜领发, 戴张俊. 预应力锚索加固高陡边坡机制探讨[J]. 岩土力学, 2020, 41(2): 707-713. |
[9] | 贾志波, 陶连金, 史明. 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锚索边坡的稳定性分析[J]. 岩土力学, 2020, 41(11): 3604-3612. |
[10] | 杨庆光, 柳雄, 刘杰, 何杰, 梁凌川, 陈斌. 自由段先注浆对预应力锚索抗拔试验结果影响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10): 3317-3325. |
[11] | 余 瑜, 刘新荣, 刘永权, . 基坑锚索预应力损失规律现场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5): 1932-1939. |
[12] | 李 宁, 杨 敏, 李国锋. 再论岩土工程有限元方法的应用问题[J]. 岩土力学, 2019, 40(3): 1140-1148. |
[13] | 丁潇, 谷拴成, 何晖, 张玉, . 单/多离层作用下锚杆受力特性分析[J]. 岩土力学, 2019, 40(11): 4299-4305. |
[14] | 严敏嘉,夏元友,刘婷婷. 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锚索加固顺层岩坡极限分析[J]. , 2018, 39(7): 2691-2698. |
[15] | 刘永权,刘新荣,谢应坤,余 瑜, . 基坑预应力锚索初始张拉锁定值取值规律探讨[J]. , 2018, 39(6): 2164-21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