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1, Vol. 42 ›› Issue (6): 1485-1492.doi: 10.16285/j.rsm.2020.1692
• 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 下一篇
刘飞禹1,江淮1,王军2
LIU Fei-yu1, JIANG Huai1, WANG Jun2
摘要: 为研究砾石?格栅界面在循环剪切过程中的软化特性以及循环后直剪特性,利用动态直剪仪对砾石?格栅界面进行了一系列位移控制的单调直剪试验、循环次数达2 000次的循环直剪试验和循环后直剪试验。对20、40、60、80 kPa 4组竖向应力作用下,筋?土界面在持续的循环剪切过程中强度特性、体积变化、剪切刚度和阻尼比等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比分析了循环剪切前后筋?土界面的直剪特性。结果表明:循环直剪试验中,砾石?格栅界面的平均峰值剪应力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界面表现出剪切软化特性;筋?土界面的竖向位移增量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剪切刚度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阻尼比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最终趋于稳定;同一竖向应力下,循环后直剪试验相较于单调直剪试验峰值剪应力增大,残余剪应力减小;循环剪切作用使得界面的似黏聚力显著增大,内摩擦角有所减小。
中图分类号:
[1] | 李家平, 朱克超, 周旋, 陈衍力, 李昱洋, 马雯波, . 深海富稀土沉积物的流变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348-356. |
[2] | 高要辉, 张春生, 苏方声, 邱士利, . 深部硬岩剪切边界下应力诱发片帮的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4): 1103-1111. |
[3] | 侯娟, 邢行, 徐东, 陆向前, . 土工膜-土工布界面动力剪切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2): 365-376. |
[4] | 庄心善, 周睦凯, 陶高梁, 周 荣, 彭承鸿, 林万锋. 循环荷载下发泡聚苯乙烯改良膨胀土动弹性 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9): 2427-2436. |
[5] | 周远, 韦昌富, 周家作, 陈盼, 魏厚振, . 气体水合物喷射合成与直剪试验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 岩土力学, 2021, 42(8): 2311-2320. |
[6] | 范祥, 邓志颖, 崔志猛, 何忠明, 林杭, . 一种新的软−硬节理峰值剪切强度模型[J]. 岩土力学, 2021, 42(7): 1861-1870. |
[7] | 王柳江, 刘斯宏, 赵志杰, 沈超敏, 鲁洋. 土工袋界面动力特性的循环直剪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6): 1625-1634. |
[8] | 雷华阳, 许英刚, 缪姜燕, 刘旭. 动渗耦合作用下软黏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3): 601-610. |
[9] | 郭金刚, 李耀晖, 何富连, 陈见行, 赵光明, 张俊文, . 基于残余剪切强度的全长黏结锚杆拉拔模拟[J]. 岩土力学, 2021, 42(11): 2953-2960. |
[10] | 蒋长宝, 魏 财, 段敏克, 陈昱霏, 余塘, 李政科, . 饱水和天然状态下页岩滞后效应及阻尼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6): 1799-1808. |
[11] | 孙静, 公茂盛, 熊宏强, 甘霖睿, . 冻融循环对粉砂土动力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3): 747-754. |
[12] | 涂义亮, 刘新荣, 任青阳, 柴贺军, 王军保, 余佳玉. 含石量和颗粒破碎对土石混合料强度的影响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12): 3919-3928. |
[13] | 唐丽云, 王鑫, 邱培勇, 金龙, . 冻土区土石混合体冻融交界面剪切性能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10): 3225-3235. |
[14] | 梁珂, 何杨, 陈国兴, . 南沙珊瑚砂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1): 23-31. |
[15] | 芮圣洁, 国振, 王立忠, 周文杰, 李雨杰, . 钙质砂与钢界面循环剪切刚度与阻尼比的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1): 78-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