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2, Vol. 43 ›› Issue (7): 1816-1824.doi: 10.16285/j.rsm.2021.1734
王智超1, 2,罗磊2,田英辉3,张春会4
WANG Zhi-chao1, 2, LUO Lei2, TIAN Ying-hui3, ZHANG Chun-hui4
摘要: 为研究部分饱和状态下高填方回填土工后长期变形,对非饱和压实土在可控基质吸力下分别开展率敏性和蠕变试验,并分析两者间时效对应关系。率敏性试验采取不同加载速率的三轴剪切,分析基质吸力(0、100、200、300 kPa)、加载速率(0.40、0.02 mm/min)以及超固结比(1、4和8)对土体强度和变形特征的影响,并确定三轴剪切蠕变的三级加载应力水平为抗剪强度的0.45、0.65、0.85倍;在4种可控基质吸力(0、100、200、300 kPa)下参考陈氏加载法,按三应力水平分级加载开展非饱和压实土三轴剪切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加,其率敏性参数ρ 减小,其率敏性降低;随着基质吸力逐渐增大,其蠕变初始最大速率、稳定蠕变速率以及蠕变变形量均显著减小;蠕变试验确定的应变速率−应变关系线与率敏性试验获得的应变速率−应变数据点基本吻合,证明两者间存在一定时效对应关系,且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大,这种时效对应关系更显著。
中图分类号:
[1] | 何冠, 姚仰平. 统一硬化模型与下加载面模型的理论关系[J]. 岩土力学, 2022, 43(S2): 11-22. |
[2] | 陈勇, 苏剑, 曹玲, 王力, 王世梅, . 基于数据挖掘的土−水特征曲线演化规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2): 23-34. |
[3] | 袁俊平, 陈龙, 梁艳, 丁国权, 殷宗泽, . 对欠固结土的超固结比的探讨[J]. 岩土力学, 2022, 43(S2): 85-94. |
[4] | 秦爱芳, 孟红苹, 江良华. 电渗−堆载作用下非饱和土轴对称固结特性分析[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97-106. |
[5] | 曾立峰, 邵龙潭, 郭晓霞, . 土中有效应力概念的起源与发展[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127-144. |
[6] | 汪磊, 张立婷, 沈思东, 徐永福, 夏小和. 分段循环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土轴对称固结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203-212. |
[7] | 翟张辉, 张亚国, 李同录, 肖书雄, . 考虑边界效应的非饱和土圆柱孔扩张问题解析[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301-311. |
[8] | 邓波, 杨明辉, 王东星, 樊军伟, . 刚性挡墙后非饱和土破坏模式及主动土压力计算[J]. 岩土力学, 2022, 43(9): 2371-2382. |
[9] | 陈宾, 邓坚, 胡杰铭, 张建林, 张涛, . 钙质砂一维蠕变分形破碎特性宏微观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7): 1781-1790. |
[10] | 赵云, 杨忠方, 凌道盛, 陈鹏, 肖昭然, . 垃圾土中排水柱孔扩张问题弹塑性解[J]. 岩土力学, 2022, 43(7): 1825-1832. |
[11] | 王海曼, 倪万魁, 刘魁, . 延安压实黄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快速预测方法[J]. 岩土力学, 2022, 43(7): 1845-1853. |
[12] | 高游, 李泽, 孙德安, 于海浩, 陈波, . 考虑初始孔隙比影响的单/双峰土−水特征曲线 模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6): 1441-1452. |
[13] | 冷伍明, 邓志龙, 徐方, 张期树, 董俊利, 刘思慧. 基于路基土蠕变效应的路基预应力损失模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6): 1671-1682. |
[14] | 胡惠华, 贺建清, 聂士诚, . 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一维固结蠕变模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5): 1269-1276. |
[15] | 仉文岗, 顾鑫, 刘汉龙, 张青, 王林, 王鲁琦, . 基于贝叶斯更新的非饱和土坡参数概率 反演及变形预测[J]. 岩土力学, 2022, 43(4): 1112-11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