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3, Vol. 44 ›› Issue (6): 1811-1825.doi: 10.16285/j.rsm.2022.0995
胡伟1, 2,王辉1, 2,姚琛3,郝冬雪4,史旦达5
HU Wei1, 2, WANG Hui1, 2, YAO Chen3, HAO Dong-xue4, SHI Dan-da5
摘要: 水平矩形锚板竖向拉拔属于典型的三维问题,但极限状态下锚周土体滑动面形态受锚板长宽比、埋深比两个变量共同影响,表征难度大。结合ABAQUS软件三维数值模拟和二维滑动面分析结果,三维滑动面在其埋深范围内任一水平剖面上的几何形态可用4段分别与锚板长边、短边平行且相等的直线段以及4段1/4圆弧线组成的闭合图形描述;直线段与对应锚边的水平距离由长边中心竖向对称面内的滑动面决定,该二维滑动面形态仅取决于埋深比,可使用对数螺旋线形态函数进行表征。构建出了水平矩形锚板竖向拉拔承载三维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该模型存在的4种工况。结合模型的分解与合并开展隔离体的力学极限平衡分析,推导建立了水平矩形锚板竖向拉拔承载力计算方法,该方法可在长宽比和埋深比全域范围内使用。通过与5个试验案例,3种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新方法在各种密实状态砂土地基中均表现最好,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
[1] | 何杰, 郭端伟, 宋德新, 刘孟鑫, 张磊, 文奇峰, . 循环荷载下楔形劲芯水泥土复合桩工作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5): 1353-1362. |
[2] | 江杰, 付臣志, 柴文成, 欧孝夺, . 砂土地基中桩顶竖向-水平加载路径下柔性单桩水平承载力分析[J]. 岩土力学, 2023, 44(5): 1375-1384. |
[3] | 黄炜, 简文彬, 杨坚, 豆红强, 罗金妹, . 多支盘锚杆的原型试验与荷载传递特征分析[J]. 岩土力学, 2023, 44(2): 520-530. |
[4] | 钟紫蓝, 韩春堂, 李锦强, 赵鑫, 缪惠全. 浅埋管道水平横向作用下砂土极限承载力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2): 95-103. |
[5] | 张文莲, 孙晓云, 陈勇, 金申熠, . 基于岩体抗压强度折减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J]. 岩土力学, 2022, 43(S2): 607-615. |
[6] | 杨肖锋, 鲁祖德, 陈从新, 孙朝燚, 刘轩廷, . 板裂结构顺层岩质边坡滑移−弯曲破坏 机制的力学模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258-266. |
[7] | AHMAD Hussein, MAHBOUBI Ahmad, NOORZAD Ali, HOSEINI Mohammad Hosein, . 包裹式土工格栅−砂土相互作用对条形基础承载 力−沉降特性的影响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9): 2550-2567. |
[8] | 宋二祥, 陈星屹, 林世杰. 关于偏心荷载下地基承载力的验算方法[J]. 岩土力学, 2022, 43(7): 1925-1932. |
[9] | 袁宇, 刘润, 付登锋, 孙国栋. 结构性海洋黏土损伤模型的二次开发及应用[J]. 岩土力学, 2022, 43(7): 1989-2002. |
[10] | 朱鸿鹄, 高宇新, 李元海, 倪钰菲, . 土工格栅加筋砂土中水平锚板抗拔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5): 1207-1214. |
[11] | 焦钰祺, 贺林林, 梁越, 刘旭菲, . 考虑结构性黏土应变软化效应的 桩靴竖向承载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5): 1374-1382. |
[12] | 汪嘉钰, 刘润, 姬永红, 杨旭, 陈广思, 王晓磊, . 筒型基础水平向和抗倾承载力的极限分析上限解[J]. 岩土力学, 2022, 43(3): 777-788. |
[13] | 周航, 余昊, 曾少华, . 饱和黏土中螺旋桩安装效应对抗拔承载力影响 的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12): 3249-3258. |
[14] | 史旦达, 俞快, 毛逸瑶, 原媛, 郝冬雪, 胡伟, . 松砂中双叶片螺旋锚上拔承载 及土体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11): 3059-3072. |
[15] | 屈春来, 付迪, 刘世伟, 冷先伦, 李建贺, 孙熇远. 非均质成层边坡极限承载力上限分析[J]. 岩土力学, 2022, 43(10): 2923-2932. |
|